差異化經營:這家咖啡館如何靠鮮花、美女“打劫”鄰居漫咖啡?
在鄭州農科路上,不足1000米的街道大大小小分布著七八家咖啡館。
扼守街頭的漫咖啡,無論體量還是人氣,都是這條街上的“巨頭”。
街道的另一頭,是一家擁有700多平米體量的咖啡館。這家叫做咖咖奧的館子名頭雖不及漫咖啡響,但人氣卻絕不遜色。
在一個二線城市,面對人氣爆棚的全國品牌,這家咖啡館是如何“打劫”漫咖啡的?
你有可愛小熊,我有美女鮮花▼
“漫咖啡做得不錯,但我這邊方式更靈活,玩法更新更快。”手指不遠處的漫咖啡,這家咖啡館的老板自信滿滿。
700平米,同樣是一二樓打通,上下兩層高大通透,這家咖啡館與漫咖啡體量相當,分守一條街的兩頭。
一樓擺滿了鮮花、綠植,走進去,滿屋的花香。
和漫咖啡的各式可愛小熊相比,滿屋鮮花對女性顧客似乎更有殺傷力。
上樓喝咖啡前,好多女生都要在此流連幾十分鐘。
更有不少人把這里當成了拍寫真的最佳去處。老板說,幾乎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美女帶著攝影師在這里凹造型。
老板從中看出了商機。對那些沒隨身攜帶攝影師的顧客,咖啡館提供專業的攝影師。
一組199元,預約的人還挺多。
“咖啡店+花店”的復合式經營,除了營收上的考慮,二者在空間和客群上相互成就,成為吸引客流的最佳拍檔。
喝咖啡、賞鮮花、看美女,這也為咖啡館帶來了更多的男性顧客。換做你,難道不想去圍觀下嗎?
你有標準化微笑,我做本土式社群
▼
咖門記者剛一落座,服務員就遞來一片眼鏡布。這個典型的中式服務動作,讓人想起了中餐海底撈。
留學韓國8年,讓這家咖啡館老板對中國咖啡消費心理有著特別的認知。
老板說,相對于連鎖企業標準化的服務,他看重人與人的鏈接與互動。
每桌桌角上的二維碼,不止有咖啡館的官方微信,還有老板的私人微信,顧客的問題和想法都可以直達老板。
“顧客有意見,直接加我微信反饋,隨后會看到我們的改進。”
他還把點餐用的震動計時器進行了改良。每桌都有一個桌號牌,飲品會送到桌前,需要服務按鈴即可,無需再跑到吧臺自取。
這種更中式、更接地氣的服務理念,更符合當地“家常鄰里”式的社會關系結構。
這也讓咖啡館的顧客,慢慢變為“朋友”。老板也會按照“朋友們”的意愿來做社群活動。
他說,對于一家區域獨立咖啡館來說,本土化社群的高忠誠度,仍為發展客群屢試不爽的大絕招。
要有差異化,更要有核心產品▼
作為一家咖啡館來說,產品永遠是繞不開的核心競爭力。
令這家咖啡館在當地圈內名聲大噪的是,那臺號稱價值60多萬的3頭La Marzocco咖啡機。
當然,對咖啡館來說,業內叫好是一方面,顧客叫座才最根本。
與漫咖啡比,這家館子的產品更新更快,也更靈活。像韓式咖啡流行的紫薯拿鐵等產品,會在第一時間上新;也會根據顧客反饋,增加披薩等西餐產品。
他們還用洋酒與咖啡調配出一些新品,往往成為顧客喜愛的爆款。
另外,在咖啡行業,逼格是產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星巴克早期面對客群空白的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板說,他正打算換掉店里的馬克杯,改用開口較大的咖啡杯。
原因是,這樣更方便咖啡師拉出漂亮繁復的拉花。
“客人喜歡這個。”
結語:在冰冷的巨頭面前,做一家有溫度的咖啡館▼
與漫咖啡、星巴克這樣的連鎖巨頭搶生意,“差異化經營”,是眾多區域型獨立咖啡館的必經之路。
產品、服務、環境、營銷手段……一個系統的差異化經營,是日積月累沉淀與培養出來的,也不可被簡單復制。
在連鎖巨頭的黑暗森林籠罩下,這個世界從不缺大品牌,也不缺土豪店,缺的是一家特別的、有溫度的咖啡館。
授權:咖門(AD:kamenclub)文/朱萬龍;編輯/湯迪;統籌/咖sir
▲餐謀長聊餐飲 (AD:Canmouchang)
▲本平臺所推送的文章,部分采編于各大媒體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及作者投稿,有些文章作者不 詳所以未注明,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您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本文由趙俊亦重新整編,文章有增減轉載請注明出處。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