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日前宣布:正式進軍無人零售。
會議現場還公布了兩款終端設備——無人咖啡機和售貨機。瑞幸咖啡希望借助無人零售實現和現有門店形成互補,進一步提升網點布局密度,同時更接近用戶把咖啡消費需求攔截在源頭。
而無人零售戰略的推出,瑞幸從咖啡新零售企業轉向新零售平臺的戰略也隨之明確。
據官方表述,瑞幸的無人咖啡機“瑞即購”采用的是瑞士Schaerer咖啡機,從外形上看,采用黑色的立柜式整體式設計,用戶通過app下單,掃碼制作和自取咖啡,整個制作過程在1分鐘左右,口味與瑞幸咖啡店的口味一致,產品價格也相同。
而無人售賣機“瑞劃算” 會與瑞幸的智能系統無縫對接,瑞幸希望運用IoT物聯網、大數據和人臉識別等先進科技,創造全新客戶消費體驗。
“瑞劃算”會覆蓋辦公室、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社區等各個場所,“數量沒有上限”,最大特點是“線下買到電商價”。
據了解,瑞幸咖啡的無人咖啡機成本為十幾萬元/臺,遠高于傳統的自動咖啡機設備。截至2019年底瑞幸咖啡直營門店達到4507家,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
此前有機構曾預測瑞幸快取店的單店成本在48.73萬元左右,后續運營中單店運營費用在25萬每年,其中租金占到營業費用的20%到30%。雖然瑞幸咖啡無人零售終端的成本也并不低,但遠低于門店投入。
瑞幸咖啡首席執行官錢治亞在會上說:“瑞幸咖啡的無人零售、線下門店和電商渠道,組成了瑞幸咖啡全渠道的自有流量體系。瑞幸咖啡正在致力于構建集合自有流量和自有產品閉環的智能零售平臺。”
但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瑞幸的階段性戰略選擇。盈利和減虧是瑞幸始終要對資本有所交待的,無人零售可以解決兩個現實問題:一方面,無人零售省去了高昂的人工費用和租金,降低了成本。
▲截止2020年1月7日,瑞幸股價
另一方面,一直以來,快速增長的開店數也是瑞幸咖啡高速增長的原因之一。瑞幸咖啡要進一步快速增加收入,則需要更多的門店和新消費者,或更高的消費頻次和客單價,而無人新零售模式無疑是有效補充。對于亟需走出虧損的瑞幸,這也是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但無人零售真能如瑞幸所愿么?
首先,無人零售并不是一個新風口,此前還有咖啡零點吧、友飲、咖啡碼頭、咖啡之翼、連咖啡等先行者。但由于運維成本、安全監管等多重因素,市場遲遲未能打開,甚至出現無人問津、撤柜等現象。
因此,瑞幸要講好關于無人零售的新故事,必須要解決好三個問題:一是模式過于單一加上盲目擴張;二是成本高且盈利空間小;三是智能化不成熟導致服務體驗差。
對瑞幸而言,無人零售在國內需要進一步探索,其模式的可行性也許注定在技術革新和資金投入的長期博弈中才能尋找出最優解決方案。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