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旬,CoCo初來大陸。到2011年初,在江浙滬地區已遍地開花。
2013年,皇茶在江門誕生。到2016年時,已更名喜茶,并融資一個億。
2016年,眷茶在鄭州誕生。至2019年,已成為當地高端茶飲的代表品牌。
……
3年,可以讓一個品牌從默默無聞變為家喻戶曉,從區域慢行到全國飛奔。
而在茶飲行業的另外一個端口——供應端,新貿易商“頌禮國際”也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實現了從負債70萬到營業額1.4億元的完美逆襲。
實現原料差異化
茶飲連鎖面臨的新問題
2016年,新茶飲時代的到來給無數茶飲品牌帶來機遇。
通過對產品原料、門店形象升級,戰略發展重新部署,品牌重新定義,流傳出一段段從草創階段一躍成為區域性強勢品牌,或是從區域品牌步入全國優質品牌行列的傳奇佳話。
但是,大躍進、大發展中的茶飲品牌們也面臨著形象相似、產品雷同、加盟商管控等系列問題。
除了以品牌定位、區域發展部署去制造差異化外,“供應鏈”被眾多茶飲老板視為建設品牌壁壘的重中之中。
尋求與工廠合作進行定制化,或者自建工廠實現特色產品的“絕對話語權”成為了不少品牌的選擇,但這一方法,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做到,能做到的也僅能是少數。
以產品定制為例,品牌想對產品的口感、顏色或者形態進行改變需要有足夠數量,廠家才愿進行生產。
而對于許多還達不到定制要求的品牌來說,只能退而求其次,改為OEM,行業俗稱貼牌。
品牌定制專屬產品或貼牌,其意義均在實現加盟商原料管控,避免私自采購。
“如何實現茶飲連鎖原料差異化”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卻成為了創立之初負債70萬,營業近1年虧損50萬的貿易商“頌禮國際”的救命稻草。
負債、虧損
心存壯志的頌禮國際命運多舛
2016年6月,李忠俊、宋信坤、李峰、宋高杰,四個老男孩在鄭州創立了以他們姓氏組合而來的貿易公司。兩人姓宋、兩人姓李,取名頌禮國際。
在創業前,四人之中,只有李忠俊一人接觸過茶飲行業。
他接觸茶飲行業是2010年,做了一家原料生產企業的銷售員直至銷售總監。
在這一段歷程中,他用了4年時間入行,這4年里幾乎沒有積蓄。用了2年時間成為區域經理,生活逐漸步入“小康”,卻因打牌耗盡那年的年終獎。
也就是這段經歷,讓李忠俊的觀念開始發生轉變——要將有限的精力投入至創造更大的效益之中。
確立目標后,2016年,李忠俊與三個老家“兄弟”在鄭州開設了河南頌禮國際咖啡餐飲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希望結合身后自有原料生產工廠的優勢,以實現他們打造“新貿易”的目的。為了夢想他們四處籌錢,即使抵押房產后仍貸款70萬。
當時頌禮國際的體驗館中有6個業務人員、4個研發人員、5個后勤保障人員、2輛金杯車,人員配置堪稱豪華。
頌禮國際的選址也頗為講究,選在了鄭州市中心的“裕豐市場”。該市場以酒店用品為主,其創始團隊的戰略是,將頌禮國際變為自有工廠的專賣店,同時提供設備、器具以及其他非工廠同類原料的配套服務。
并且要求設備、器具均要高于當地行業水平,以此為特色進行引流,帶動工廠原料銷售。
有工廠、有人、有策略,但客戶卻少得可憐。即使做到了設備故障24小時內解決問題,貨物配送量0門檻這些讓人心動的服務,這一年,頌禮國際虧損仍然達到了50萬。
轉變策略
做同行沒有或不愿做的事
虧損50萬,是頌禮國際沒有努力嗎?不是,他們很努力,公司成立初期,鄭州頌禮國際負責人宋信坤帶隊“掃街”。
鄭州的奶茶店、餐飲店幾乎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和觀察的雙眼。
▲從左到右依次為宋信坤、宋高杰、李忠俊、李峰
宋信坤表示,那時他們的原則就是只要你用,價格好商量。但對于并不知名的產品,許多單店老板或者連鎖負責人并不買賬。
根據宋信坤的反饋,李忠俊再次細細回憶自己與客戶打交道的這些年,悟出一個道理: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適合的產品。
結合自有工廠、不做網絡渠道銷售等優勢,頌禮國際團隊開始轉變策略,決定以小規模定制化、定向應用研發的服務滲透“連鎖體系”。
▲頌禮國際自有工廠——冠領食品
“別人不愿改果粒大小,我們改;
別人不愿調果汁酸甜度,我們調;
別人200箱起訂量,我們根據連鎖需求做最大讓步。”
講到新策略時,李忠俊格外激動,此時的頌禮團隊急需銷售量激發團隊士氣。
一番向市場妥協后的調整,為頌禮國際打開了局面。而工廠產品堅持不開放網絡渠道和線下代理,也給他們在業內帶來了口碑。
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著。
會分錢 分出了11家直營店
截止2019年2月,頌禮國際在鄭州、太原、石家莊、西安、合肥、徐州、信陽、蚌埠、晉中、新鄉等地已開出10家直營店。山東飲品發達城市青島也即將開店。
直營體系,對于頌禮國際而言是以小型定制化打開市場局面后,能讓公司快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從已開出的10個直營店來看,均是以河南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周邊省市,這樣的布局方便形成物流配送網,為該區域內的連鎖體系形成更優質的服務。
而直營店的打造,則是為了更加規范的進行服務,并統一安排市場資源調度的保障性發展模式。
窮過、苦過甚至面臨企業無處安放的四個頌禮國際創始人,深知茶飲市場的競爭,所以他們更希望有一群有著共同夢想,并且對目標極具渴望的伙伴一起創造未來。
據李忠俊介紹,所有直營店的利潤都將拿出來作為員工分紅。
凡在頌禮國際工作一年以上的員工,且通過考核的,都會與之簽訂合伙人協議書。簽訂合伙人協議書的員工,在不出資一分錢的情況下,除去提成、獎金還可獲得2%的分紅。
除此外,員工也可參與直營店入股,根據出資比例進行年終分紅。
他表示,事在人為,但做事也要有動力,相比“你最棒、你是好樣”的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實際利益更具推動力。
頌禮國際要做的不是提供給他們一份工作,而是利益捆綁在一起的事業。
江湖沒有打打殺殺
只有人情世故
在總結頌禮國際的神速發展原因之時,李忠俊和宋信坤思考了近10分鐘,在他們看來只是堅持做到了想做或者要做的事。
每周會有一天時間做內訓,業務與研發能夠及時相互反饋信息,為工廠產品與應用研發制定方向。
不定時組織員工進行拓展訓練、北上廣深的前沿考察,使他們開闊眼界,并能與公司共同進步,形成相同目標。
在與客戶接觸前,對其現有產品以及他的市場對手進行研究,能夠給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從而讓做服務變為做需求。
通過直營體系去拓展市場,讓服務、管理變得穩定、可復制。
高舉高打。即使是新區域,地級市的體驗館人員配備都不低于12人,保證為客戶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同時在氣勢上體現企業的成熟度,簡單講你得讓人入眼。
而更為重要的則是用工廠小規模定制的服務和不做流通品的“新貿易思維”取得市場口碑。
正因為這些在實戰中摸索出的打法,讓頌禮國際在3年內與業內不少業內知名茶飲連鎖進行合作。
并經過專業定制方案實現了與多個跨界品牌的合作,比如飲品以套餐形式售賣,每天銷售杯數達到數百杯,甚至超過不少奶茶店的河南知名餐飲連鎖“姐弟倆土豆粉”,就是其合作客戶。
▲姐弟倆土豆粉
“江湖沒有打打殺殺,只有人情世故!”一路風雨走來的李忠俊認為,頌禮國際從負債到虧損再到2018年銷售額1.4億元,并非在市場中與同行拼殺而來,而是在研究客戶需求后做出可行方案逐漸產生合作機會。
這些合作機會需要不斷的交流、觀點碰撞。在交流中與客戶逐漸找到共鳴甚至成為朋友,而最終的合作就建立在平時的人情世故,你來我往之中。
關于頌禮國際的未來,李忠俊早已有了答案,加大自有工廠建設“造槍、造炮、造子彈”,為早已摩拳擦掌干一番事業的團隊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李忠俊和其他三位創始人也有一個小目標,用他們“新貿易思維”在5年內開出20家直營店,營業額做到6億。而更渴望的是,每次開年會、拓展訓練時,員工數量與日增多,更值得他們驕傲。
中國飲品快報推出
“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想開奶茶店的,
先向成功的奶茶店老板學學,
可以大幅降低開店風險。
奶茶店老板,
你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已遇到了,
你正在傷腦筋尋找的解決辦法,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就找到了,
加入中國飲品快報“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和同行交流,事半功倍。
(入群辦法:請將本文轉發至你的朋友圈,
然后加小編老黃微信,掃下面二維碼)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