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咖啡不靠咖啡賺錢還能靠什么來贏利?美國的綠山咖啡開創了一種咖啡的全新營銷模式:不僅賣咖啡,還賣杯子,其所售賣的“咖啡K杯”一年能賣掉10億個!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創意營銷方法,趕緊關注吧!更好實用創意營銷可查看“歷史消息”。
咖啡經營新模式:賣杯子的綠山咖啡
—《餐飲時報》報道
在外行人看來,綠山咖啡的名頭跟星巴克完全無法相提并論,但事實上,這家公司2006-2010年來股價狂飚了九倍,遠超星巴克!它賣的一種咖啡機及“咖啡K 杯”,是它近兩年來持續發展的最大驅動力。能即刻煮出口感很棒的咖啡,價格卻是星巴克的十分之一。它賣咖啡機不賺錢,但一年能賣掉10 億個K 杯!更酷的是,它允許其他飲料生產商生產K 杯,這樣,不僅顧客有更多選擇,自己也能獲得權益金。
但這種咖啡機,只能和綠山申請專利的“K 杯”配套使用。所謂“K杯”是一個外表像紙杯的容器,里面有一個小一點的紙杯狀的滲透裝置,只能滲透液體,里面裝的是咖啡或茶,上面用鋁箔蓋封口,以保證咖啡的香味不會散發。
24 杯裝的K 杯通常賣12 美元,相當于每杯0.5美元。這不僅搶走傳統咖啡機的客戶,還搶了星巴克的生意。越來越多美國人,在經濟危機中放棄了咖啡廳5 美元一杯的咖啡,而選擇0.5美元一杯的“K 杯”。
“K 杯”只能在這種咖啡機上使用。咖啡機全部外包給中國的供應商生產,每臺售價通常在100 美元以上,據說只是以成本價銷售,根本不賺錢。而真正賺錢的是K 杯。2008 年,綠山賣了98 萬臺咖啡機,但你知道K 杯賣了多少嗎?10 億個!如今,北美的家庭和辦公室,每天都會消耗掉300 多萬個K 杯。這種經營模式使綠山咖啡在一年的銷售收入中,約有四分之三來自于咖啡機和K 杯。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