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個鴨子”是做吃的鴨子的一個外賣品牌,如黃太吉、西少爺一樣,一群從事IT、廣告、營銷又有著餐飲夢的吃貨們,開始折騰鴨子了。不僅如此,他們的“叫個鴨子”還要取代全聚德,躋身“游京三件事”。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全新商業模式,趕緊關注吧!更多創意餐飲模式,可查看“歷史消息”。
叫個鴨子:外賣餐飲商業模式
——《餐飲時報》報道
互聯網思維下誕生的實體產業,總是惹人眼球。但并不像此前的黃太吉、西少爺那樣,東西還沒吃到嘴好評早已滿天飛。“叫個鴨子”基本靠互聯網圈的人士在社交媒體上“叫鴨”“吃鴨”的感受性傳播,大有一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這倒也匹配“叫個鴨子”自稱的品牌理念:不把精力和資金過度花在炒作和廣告上,保證產品本身食材的一級品質,有了第一批忠實顧客的良好口碑,銷量自不用擔心。也就是說,“叫個鴨子”要憑“口感”來征服“口碑”。
產品:別于傳統烤鴨
從產品本身來看,“叫個鴨子”以自制秘方烹制的鴨子為主打,也涉及鴨子周邊的美食。通過精選配料腌制過程,使互聯網基因的鴨子區別于傳統烤鴨吃法——不要脆皮,不需蘸醬,不用卷皮,打破傳統烤鴨的格局。“叫個鴨子”號稱不積壓不隔夜,白天現做現售,從出爐到配送不超過2個小時。兩種套餐,單飛和雙飛——不要想太多,就是1套和2套的性感說法。其產品原材料來自白洋淀的散養鴨,每只鴨子在采購時便有獨立的編號;所以你拿到入口即食的“叫個鴨子”,人家還附贈一句問候:“HI,我是來自白洋淀的小鴨子,編號NO.XXXXX”。X不是亂寫的,目前編號確實就是五位,這意思是,“叫個鴨子”目前規劃只需賣出10萬只。
傳統烤鴨在吃法上,比較繁瑣,而吃法單一。“叫個鴨子”將傳統拋開,追求的是“方便、便捷、好吃”。這就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影響下構想的產品雛形。而從飲食角度方面考慮,鴨肉比雞肉更富營養價值。市場上對于雞肉的做法也早已滿足了所有人對雞的幻想。所以,“叫個鴨子”有個性感的廣告語——滿足你對鴨子的一切幻想。
包裝設計充滿細節和關懷
、 “叫個鴨子”引發的性感幻想從產品出爐貫穿后期體驗。從品牌到包裝,從吊牌到標貼,處處體現著創新、有趣和性感的互聯網思維。餐盒外觀上來說,“叫個鴨子”黑色的包裝酷似一個輕奢品牌,盛放鴨子的盒子是一個在設計上很用心的保溫飯盒,為了保證密閉性與開啟的便捷性,盒子是從上用力開啟的。飯盒的內壁還特別用心的放置了一層華麗麗的錫紙,看上去非常顯高貴,保持飯盒的干凈以更好的重復利用,這算的上是一個環保主張,解開華麗的外衣后香氣撲鼻,瞬間引起了你的食欲。
每只鴨子的吊牌有產品編號和供“吃鴨后一樂“的俏皮段子,確實是在力圖滿足現代人對食物從吃到品的所有幻想,夠性感!
附贈品是雙黃流油的“土豪蛋”,而且在外送員上門后穿的工服很有特點,轉身離開后背后寫著“鴨子走了…”
除了贈送“土豪蛋”包裝中還有一個鴨子賣萌的鴨子肥皂,傳說客服人員不讓亂扔亂撿,突出互聯網思維的想法也是餐后洗手的必備……一切的一切充滿細節和關懷。這種細節會帶來極強的用戶體驗,而用戶體驗的良好又會使得產品具備較高的分享價值,這無疑是一個良性循環。
服務:外賣員配谷歌眼鏡送餐
GoogleGlass還未引入國內,但就被火爆京城的“叫個鴨子”外賣團隊開始使用了,為什么送餐員還要佩戴這么奢侈的裝備?原來老板認為外賣除了食品安全及產品本身,最關鍵的就是顧客開門的那一瞬間對他們的第一印象,這個關鍵點抓住就是品牌的價值,同時使用GoogleGlass還可以抓住顧客的第一表情,在產品初期很多顧客對他們充滿好奇,他們希望可以留下這個瞬間,后期可以制作成Video送給一直支持他們的顧客,當然在拍攝前,會提前與下單的顧客打招呼,得到顧客們的同意。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全新商業模式,趕緊關注吧!更多創意餐飲模式,可查看“歷史消息”。
本文屬于《餐飲時報》原創稿件,供餐飲從業同行朋友交流學習,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培訓公司及同類餐飲媒體轉載,請與本報(微信號18668979692)聯系,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相關自媒體及媒體不經同意轉載,將追究到底。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