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微記錄(二)

    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小時微記錄】

    經常和全國餐飲同行朋友一起,他們的一言一行,他們的思想、觀點,他們的敬業精神和行動力,都深深感染著我。

    隨時用手機記錄,第一時間發到微信朋友圈,已經成為我的工作習慣,更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今天,就把優秀同行的觀點、做法以及我的感悟,和大家共享。

    ——《餐飲時報》小時

    未來市場會被為數不多的品牌餐飲占據?

    現在的餐飲市場,就像十多年前的小賣部市場,那時候街上到處都是零散的小賣部、小百貨店,街坊鄰居有個臨街窗戶就可以隨便開個小賣部。十多年后的今天,全國市場完全被幾個屈指可數的大超市、shoppingmall所代替。不管你的小賣部產品有多全,都抵不過大型超市統一采購低成本、低價位銷售的侵蝕。

    也許,未來餐飲市場也是如此,開在家門口的都是seveneleven超市這樣的連鎖餐飲品牌,開在商場里的都是全國開餐廳的連鎖品牌,整個市場被“多少大”餐飲集團占據。單店餐飲再也敵不過那些可以統一采購而產生價格優勢、標準生產而保證產品安全、全國開店而拿到最低房租的連鎖餐飲的競爭。

    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想保住一個店,必須開十家店。前進,是這個時期餐飲人無法逃避的唯一選擇。【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再好的產品,沒有模式創新,也很難突破

    包頭還有很多火鍋品牌,光我認識的就有四五家很不錯的,品牌創立開始就是沖著“走出包頭,全國連鎖,成為全國品牌”來的,而且不少在全國各地設立加盟擴張機構,但是幾年下來都萎縮了,沒有完成夙愿。其實,他們的產品品質、底料技術和物流配送都不輸于小肥羊,唯一競爭不過的,就是品牌和影響力。

    這是一個品牌為王的時代,如果模式是跟隨別人的,模式沒有創新,再好的產品,也很難突破。目前火鍋市場,一是以呷哺呷哺為代表的商超休閑火鍋,一是以翠峰苑為代表的社區家庭火鍋,他們就是靠整體定位模式的創新,成為新式火鍋品牌代言。可見,以后競爭的焦點,不單是產品,更是模式的創新。【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感染調動團隊,靠的是企業文化

    北京宴的企業文化無處不在。跟北京宴董事總經理楊秀龍楊總聊天學習感受到,要感染調動一個團隊,靠的是內在的、根本上的企業文化和體系,沒有這些,再大的企業也是小企業,員工越多越危險。。【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商超餐飲不好吃,為什么還排隊?

    今天早上,大家聊商超餐飲時,提出一個疑問:為什么商場里很多品牌,菜做的根本不好吃,為什么年輕人都愛吃,而且還排隊?

    南京夜上海董事長夏明龍說了一句話:我們不能用專業的眼光去分析現在的客戶,因為現在的孩子對“好吃”、“不好吃”的判斷,和我們已經不是一個標準,他們很多就沒吃過真正好吃的東西。。。偶覺得有道理!【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北京餐廳:鼓勵顧客拍照發微博微信

    今天在北京各大小餐飲品牌餐廳,沒有任何聯系和打招呼的情況下,我拿著相機、手機左拍右拍,遠拍近拍,對服務人員也溫柔拍幾張,幾乎沒有被阻攔的情況。。如果在其他二三線城市,阻拍率差不多百分百(不打招呼情況下)。這就是意識問題。

    在新媒體營銷盛行的今天,餐飲老板應該意識到,能有顧客拿起手機給你的餐廳拍照并上傳到微博微信,這是應該偷著樂、使勁鼓勵的事。有多少餐廳,就是靠鼓勵顧客這種“自愿”的拍照和上傳網絡,造就了營銷傳奇。他們使勁的創造故事,就是吸引人來拍照傳播。。那些捂著不讓拍照的餐廳老板,做法真過時了,不論你是在北京,還是在五線城市。這個時代的餐飲經營,已經沒有任何秘密,如果你的商業機密能被拍走,那就不是機密了。【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京城餐廳流行“吃了帶走”營銷

    吃了帶走!——時尚餐廳的外賣營銷做得很足。不多占用經營面積,不額外占用人力,利用現有廚房生產,利潤高于餐廳普通產品,而且成為餐廳一面形象廣告,一舉多得。。————我在北京大悅城。【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外婆家與ZARA

    今天去恒隆廣場的ZARA專賣店,進去嚇一跳,熙熙攘攘,跟逛菜市場一樣,每個試衣服的女顧客手里都提著四五件衣服在試衣間外排隊。。而恒隆廣場的其他女裝品牌,相比之下,顯得冷清。那場景,讓我一下想到了外婆家排隊。

    ZARA在服裝業的定位,就像外婆家在餐飲業的定位:

    1.產品都有兩個特點,一便宜、二時尚;

    2.都面向追求時尚、但經濟收入還一般的年輕客戶群;

    3.選址都在環境好、標志性的大型商場,甚至與奢侈品大牌比肩;

    4.都沒有太多附加服務,客戶靠自助較多,ZARA除了收銀和試衣間外的看管員,沒一位導購服務人員,客戶看好款式,自己找號碼;

    5.靠量取勝,價格便宜,但注重產品設計,“翻臺率”高;

    6.客戶都很“乖”,沒服務,仍舊愿意排隊、愿意自己滿場找衣服號碼,而且樂此不疲,享受這種“自由”。。【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新銳客戶對服務的理解,和傳統完全不一樣

    我們現在面對的客戶群是一群吃漢堡、喝可樂長大的孩子,他們對圓桌餐越來越沒有興趣,甚至排斥;他們渴望不被約束,自助式、半自助式、娛樂餐更迎合他們對自由、自主的需求;如果有服務員站在旁邊倒茶、換骨碟,他們不覺得這是服務,相反,他們認為是被打擾了,約束了他們的自由。

    ——今天和山東鼎好家常菜董事長韓震聊天,他這么說。韓總還透露,他的一個專門針對新銳客戶群的品牌馬上誕生,他定義為“餐飲業的798”,顧客進入餐廳發出第一個字將是“哇!”【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光頭強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現在每天看的唯一電視節目就是動畫片——《熊出沒》。越來越覺得,光頭強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極具職業精神,不管熊大熊二怎么搗亂阻撓,怎么折磨他打擊他,他依然每天信心滿滿、抗起木鋸去伐木。

    二、非常敬業,即使暴風驟雨“迫使”他在家休息,也念念不忘今天少伐了多少木,日省每天的工作量。

    三、心態積極。不管李老板態度多差,他頂多背后發發牢騷、甚至偷偷罵幾句,但絕不消極怠工,不拿自己工作開玩笑。

    四、越挫越勇。不管能否打敗熊大熊二,不管吃了多少苦頭,他永遠都會說“你們死定了!”

    ——這才是團隊中的優秀代表,是團隊精神的體現。動畫片真的很好!單純的人物,反映最純粹的精神!正是我們這些患得患失的社會人缺少的。【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不關注現在市場的新客戶群,你就是把市場送給別人了

    我們以往關注的消費人群,已經不是、未來更不是主流的消費人群了。如果你不關注現在市場的新的客戶群,你就是把市場送給別人了。采訪中我對這句話感受特別深。很多曾很成功的企業老板正在用過去的成功經驗,對付現在已經變化了的市場和客戶,而不自覺。【來自《餐飲時報》小時微信】

    《餐飲時報》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餐飲時報》QQ群:282756788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022.html

    (0)
    上一篇 2013年9月27日 12:35
    下一篇 2013年9月29日 09: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