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后餐飲人很苦惱:辛苦20多年創下品牌,兒子不愿接班,咋辦?

    導語

    昨天,一做餐飲20多年的同行和小時聊天:兒子剛從國外回來,一心想去北京找個工作,對餐飲毫無興趣。自己打拼20多年,知道做餐飲辛苦不強迫兒子接班,但自己身體不好,開了這么多店,規模在當地也數一數二,不知如何安排……

    二代接班、品牌傳承,成了很多60年代餐飲人的心病。

    而在今年春節期間,《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到臺灣采訪,關于餐飲“二代接班”,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也希望把這篇文章轉給更多年輕人。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餐飲論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臺灣餐飲同行朋友帶小時去了多家菜品好吃、生意很旺、臺灣本地人十分認可、甚至吃了幾十年的老館子,他們給小時介紹時常常這樣說:這家店在已經經營40多年了!這家店是80年代就開始的!我小時候就常常來這里吃飯!

    驚訝于這些企業的長壽之余,小時總是不斷問一個問題:當年的創始人老板還在嗎?是誰在經營?

    臺灣朋友笑笑:當然是他們的兒子、孫子在經營啦!

    如果說是大品牌的餐飲企業有幾代的傳承,不足以驚訝,小時在臺灣的各大夜市也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小吃攤打出“30年老攤”、“始創于1964年”、“家傳味道40年”,這種招牌比比皆是。

    小時問:這些都是真的嗎?都是子孫在經營嗎?

    臺灣知名餐飲人——May姐說:“很多小吃攤,我小時候就常常去吃,現在很多都健在,那些在攤子前煎炸燒炒的年輕人,都是他們的后代接班人。”

    《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在臺灣采訪牛爸爸牛肉面創始人——王聰源先生

    臺灣“餐飲二代”為何愿意接班?

    當大陸的“二代們”對父輩從事的餐飲業唯恐避之不及時,臺灣的餐飲后代卻選擇接過擔子、發揚光大。這是為何?

    《餐飲時報》小時采訪多位臺灣餐飲同行朋友、并和多位臺灣二代、三代交流,總結如下:

    臺灣“餐飲二代”認為:

    家傳手藝是巨大財富

    臺灣一家海鮮餐廳品牌,22年前由父輩創立,現在由32歲的兒子在經營。這位32歲的“餐飲二代”,大學學的是金融經濟類,后來到歐洲游學兩年,回來后從餐廳服務生做起,各個崗位全部做過一遍,然后正式接班。

    現在,每天都會穿好工裝、按時守在餐廳,勤勉敬業,還經常幫服務生端盤子,完全看不出“富二代”的影子。

    對比國內大多數“餐飲二代”的就業選擇,小時直入正題問他:“大學時你學的是金融類專業,完全可以從事金融、證券、投資等行業,為何回家接班做餐飲了呢?”

    他說:“我從上大學時想著的就是回家繼續做餐飲,學金融經濟專業也是為了把餐飲做好。我們家傳的手藝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是父親那一輩人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如果從我這一代丟掉,他們的辛苦不就浪費了嗎?我們有自己家傳的、獨特的特色菜,是全臺灣最好吃的,這些秘方、這些技藝,都是我們家族的財富,如果我從事別的行業,這些就意味可能會消失,這是巨大損失!我應該把他們繼承、發揚,這是我們的責任。”

    在臺北澇河夜市的一個“30年老攤”前,小時見到一位“餐飲三代”:爺爺那一輩創始的小吃攤,現在由這位28歲的孫子來繼承。這位“餐飲三代”很驕傲地給小時介紹:“我們家的豬血糕,是我爺爺親手創制的,全臺灣我們家的味道最不同!”

    ——在臺灣“餐飲二代、三代”看來,家傳手藝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不僅僅用來謀生的手段,更代表著家族的榮譽和使命感。不論是牛肉面、豬血糕這樣的街頭小吃,還是酒樓、飯莊里的看家菜,都凝聚了父輩長期的付出和心血,在他們看來,這都是他這一代人的榮譽。

    所以,很多“二代、三代”們帶著這樣的使命感,接過了父輩曾經抗過的擔子。

    臺灣餐飲父輩:

    從小身體力行引導后代

    在臺灣,小時有幸采訪到了世界級牛肉面品牌、唯一可以把一碗牛肉面可以賣到1萬臺幣(人民幣2000元)的頂級牛肉面館——臺灣牛爸爸牛肉面館的牛爸爸。子承父業,在牛爸爸這里也得到完美詮釋。

    牛爸爸和兒子王尹奇

    牛爸爸現年已經66歲。在店面精致卻打理得一塵不染的牛肉面館里,忙碌著除了牛爸爸、幾位員工,就是牛爸爸的兒子——王尹奇。這位讀書很好、留學歸來的小伙子,戴著一副黑框眼鏡,一副文質彬彬的IT男面孔,很認真的和爸爸煮著同一碗面。

    牛爸爸給小時介紹:“他的理想就是把牛肉面做到最好!”

    “我們大陸的孩子都不愿意做餐飲,很難愿意呆在面館里煮一碗面。”小時說。

    牛爸爸說:“孩子需要被影響,孩子的熱情需要被培養。我的兒子王尹奇是我們自己一手帶大的,不管工作多忙、不管有多么重要的事情,我們都堅持把他帶在身邊。他從3歲起,除了上學時間,都呆在店里,吃飯在店里,寫作業在店里,玩樂也是在店里,晚上我們打烊回家,他就和我們一起回家。我們小小的牛肉面館專門給他設了一張桌子,這張桌子是屬于他個人的,不接待客人。如果有客人想坐到他的桌子上,需要征求他本人的同意。就這樣,他每天接觸餐飲,每天看到爸爸在干什么、每天看到顧客來來往往,他就會把工作當做一種生活,潛移默化也更了解了餐飲,也更懂得父母的努力所在。后來,他去臺灣另外一家牛肉面館兼職打工,非常吃苦,經常晚上做到凌晨12點還沒吃晚飯。有一次我去他打工的地方看他,那家面館老板見到我,很吃驚,說‘這么能干、吃苦的孩子竟然是你家的兒子?!’那時候我們牛爸爸牛肉面已經相當有名了,這位老板不相信我們會有這樣懂事的兒子。后來,兒子為了更好的學習,又一個人跑到日本最好的拉面——花月嵐,打工三年,在這期間,他和其他普通員工無異,苦心學習拉面技術,而那時候我們也已經相當有名了!”

    ——牛爸爸說:“小孩子既要給他自由,也要給他正確的影響。”臺灣的父輩在兒女教育上,除了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更好的環境,更注意身體力行,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融入自己的生活、融入自己的事業。

    臺灣牛爸爸牛肉面,吸引了世界各地美食家去探秘品嘗

    臺灣孩子更理性務實

    站在前人肩上,更易成功

    小時采訪到另外一位同樣是留學歸來的臺灣“餐飲二代”,問他:“為何沒有留在國外?”

    他的回答更理性和現實:“父輩們在餐飲行業的長期打拼跟努力,已經站穩了腳跟,積累了品牌跟人脈,取得了知名度、美譽度和固定的客戶群,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努力和發展,顯然比進入一個陌生的行業白手起家更容易。如果留在國外,更是如此!”

    ——這是樸素的道理,但越是樸素的道理,越有力量。臺灣的餐飲后代們,顯然在事業發展上心智更理性成熟。

    臺灣年輕人踏實、勤奮不浮躁

    在臺北饒河夜市,很多小吃攤已經做了30年、40年甚至50年,是兩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的傳承,幾代人做一個小吃攤,守住一個家傳的手藝。

    臺灣餐飲朋友介紹,這些老攤都是自己的后人親手做。

    而這些辛苦的、在小吃攤一刻不停煎炸燒烤的人,很多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打扮時尚、談吐時髦,卻熱情好客、專心敬業,忙起來頭都來不及抬。

    臺灣餐飲朋友說:“這些孩子,其實家境都非常殷實,臺灣夜市是很大的市場,尤其他們做了幾十年,也是臺灣的富人。但是這些孩子們依然在親自做。”

    夜市里人頭攢動,很多小吃攤前都排起了長隊,這些年輕的攤主們埋頭操作,動作嫻熟,技藝精湛,即使人再多,也沒有任何不耐煩或著急的神態表現出來,服務態度也是出奇得好。小時親眼所見:一個大陸游客因手機沒電,聯系不上導游,向攤主借手機,攤主非常熱情的拿出手機讓對方打電話。打不通,他不厭其煩的給對方介紹停車場在哪里、如何聯絡,后來干脆讓這位游客在自己攤前坐等導游來接。整個過程,態度親切的像一個熟人朋友。

    ——這種從骨子流露出的高素質、高素養,體現出臺灣年輕人勤奮、不浮躁的心態和成熟,能夠踏實地繼承副業,更源于這種踏實的心態。

    客觀行情:

    臺灣餐飲行業地位高,消費理性

    在臺灣,經歷了社會四十年的變遷之后,從事餐飲業在社會地位上與其他行業并沒有什么差異,很多大的財團也會進入餐飲業。所以從事餐飲業并不是低一檔的工作,一樣被尊重。

    臺灣的餐飲消費也很理性,只有東西好吃才會有生意,賣的價格貴要有價格貴的道理在,如果僅僅靠炒作,也只會曇花一現。俏江南進入臺北的時候,大小S都去站臺,開業時也很火爆,但因為性價比低,臺灣人根本不買賬,所以很快就關門了。

    所以,在臺灣的餐飲業中,大家都憑手藝吃飯,只有東西好吃,生意才會好;反過來講,生意好的餐飲老板就會覺得很驕傲很光榮,一樣得到最高的尊重。高雄有家紅毛港海鮮餐廳,只有1家店,開了27年,但是因為東西好吃、生意好,服務員都覺得驕傲,不只是明星,連高雄市長陳菊都經常去吃飯。

    這種客觀因素,也讓臺灣的“餐飲二代”們愿意從事這個行業。

    最后——

    采訪完臺灣眾多餐飲創始人、餐飲二代、三代

    對比大陸如此多的“餐飲二代”們不愿意從事父輩們安身立命、甚至取得巨大成功的餐飲行業

    父輩們打造幾十年的品牌、幾十年的經營心得,面臨無人傳承

    小時深深覺得,

    這不僅是父輩們的惋惜

    也是餐飲行業的惋惜!

    臺灣的餐飲二代們,值得我們大陸餐飲二代們學習!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餐飲時報》永遠和餐飲人在一起!

    《餐飲時報》更多往期精彩內容,

    直接點擊下面題目即可閱讀!

    1.最牛電子灶:3小時培養一個廚師,全靠這款灶!廈門這家店有望做成品類老大!

    2.偏僻的位置、太小的店面,在強勢大品牌進攻下,如何生存?小店如何生存6法則

    3.打折不能提高營業額,但這些方法,可以!8個營銷好招,讓顧客回頭!

    4.又一知名餐企被“臥底曝光”,生意驟降!防不勝防的“臥底”,餐企遇到,如何公關?

    5.食材、廚具全部取自森林:賣天然,讓餐廳27年長盛不衰!

    6.2016年席卷餐飲界、超視覺震撼力的海鮮大菜——海鮮大咖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94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15日 12:55
    下一篇 2016年4月15日 16: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