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菜品,如何賣出品質感,并同時賣出顧客感覺更值的好價錢?在臺灣,《餐飲時報》小時有深刻的體驗:
臺灣餐飲同行特別擅于將菜品包裝得更有儀式感和體驗感,
這種巧妙的包裝,不僅讓菜更好吃,顧客記憶更強,
最重要的,當一盤菜上桌后,一看上菜的架勢,顧客從內心更愿意認認真真品味這道菜。
這些,值得我們學習,并請把這篇文章轉給咱們的大廚們!
——《餐飲時報》實地采訪臺灣原創系列報道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發現地:臺灣欣葉101食藝軒·前菜
這是臺灣欣葉餐廳的一道前菜——冰鎮鮑魚,吃法相當隆重,不僅用特質木盤呈上,而且專配四種小菜佐味,就像鮮花出場,必配紅地毯、而且有綠葉相稱,無形中提高了身價,吃出了儀式感。這也成為欣葉餐廳的招牌出場菜。
發現地:臺灣藝奇新日本料理·前菜
同樣,在臺灣旗下的日本料理品牌,前菜也是包裝得相當隆重:四道普通小涼菜,上桌時放在專用木質盛器中,精致漂亮,讓普通小菜不再普通!一上桌,顧客都趕緊看,什么樣的菜有如此陣勢?
發現地:臺灣紅毛港·陶板牛肉
這是臺灣有20多年歷史的海鮮餐廳的一道特色菜——陶板牛肉,陶盤直徑足有40厘米,牛肉上桌時陶板被烤熱,滋滋冒著熱氣,服務員現場邊磨玫瑰鹽,邊講解陶板的對身體的益處。大器型、現場互動操作,兩者顧客記憶深刻!
發現地:臺灣新日本料理·巖燒櫻桃合鴨
臺灣王品集團旗下日本料理品牌的兩道特色菜——巖燒櫻桃合鴨、巖燒牛肉,都是如此上桌:巖板高溫加熱,顧客自己動手烤肉。高端精致的料理,再讓顧客體驗動手的感覺,記憶深刻。
發現地:臺北君品酒店中餐廳·針管蝦餃
這是臺灣君品酒店中餐廳的蝦餃,插著針管吃。吃蝦餃一般蘸紅醋,這家餐廳將紅醋注入針管,顧客吃時把紅醋打進去,不僅味道別致,而且體驗感極強。
發現地:臺灣紅毛港·海鮮卷
這是臺灣紅毛港餐廳的海鮮卷,本來已經卷好的海鮮卷,這家餐廳把最后一道工序留給了顧客:外面包一層海苔,而且分兩種盛器盛裝上桌,小菜一下變大菜!
發現地:臺灣藝奇新日本料理·鱸魚一夜干
這同樣是在王品的日本料理品牌,烤好的海鱸魚放在加熱的鐵板上上桌,不僅觀感強大,而且增加了菜品本身的分量,比放普通盤高貴很多。最重要的是,吃到最后一口,魚肉依然是溫熱、鮮香的狀態。
發現地:臺灣藝奇新日本料理·照燒雞肉釜飯
這道釜飯,同樣上的隆重,不僅用特質的鍋做并直接上桌,而且分兩種不同佐料,也是分裝上桌。確確實實讓普通米飯不再普通!
發現地:臺灣紅毛港海鮮餐廳
這是臺灣高雄一家海鮮餐廳普通的刺身,不同之處在于,吃完后,甜蝦的蝦頭被服務員拿下去,又重新做了一道相當有含金量的菜上來——酥香蝦頭!讓顧客頓覺驚喜——花了一份菜的錢,吃了兩道菜!
發現地:紅毛港海鮮餐廳·沸騰米條
米條是臺灣的特色小吃。臺灣這家餐廳上這道普通小吃時,咕咕沸騰著上桌,而且米條比一般更粗,一根足有成人的小手指粗!
大陸也有海鮮湯,臺灣這家餐廳一定是放在酒精爐上上桌,服務員說,熱的,才更鮮!
發現地:臺灣欣葉餐廳
餐后的甜品,也是成一組上桌,不僅有紅茶、紅豆湯、還搭配糕點和放入紅豆湯的煎米,是不是顯得更為隆重?
發現地:臺灣藝奇
一個普通的果盤,還要加一個木盤并擺上裝飾再上,品質感油然而生!
發現地:臺北日料餐廳
臺北的一家餐廳,布丁,分量少的可憐,但是照舊一絲不茍注重水果顏色搭配,讓每一口越發金貴!
發現地:臺灣藝奇
普通的餐后茶,不僅有茶壺、茶杯,還搭配一個小茶點。
發現地:牛爸爸牛肉面
這是牛爸爸牛肉面館的一道小菜——蹄花(豬蹄),就是一家牛肉面館,依然配多種佐味小菜,吃的相當有陣勢!
最后——
一路采訪下來,小時覺得,
與其說臺灣餐飲同行更有創意
不如說他們更為“用心”!
一位臺灣老餐飲人說:臺灣的廚師,將自己的菜品視為自己的臉面,如果不好看、不好吃就端到顧客面前,他們覺得比丟了自己臉更嚴重。
這句話,所有餐飲人共勉!
——《餐飲時報》永遠和餐飲人一起進步!
本篇文章是《餐飲時報》原創,其他微信平臺轉用請聯系微信:18668979692同意方可,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餐飲時報》,在公眾平臺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0215” | 采訪臺灣:臺灣這種顛覆式酒店開到大陸,后果將極具殺傷力!餐飲人趕緊看! |
回復“0214” | 獨家采訪:大陸“餐飲二代”普遍不愿接班做餐飲,臺灣“餐飲二代”為何喜歡繼承父業、接過餐飲接力棒? |
回復“0202” | 360度無死角廚房長什么樣?“閑人免進”到“歡迎參觀”、向顧客開放廚房,成2016年餐飲新趨勢 |
回復“0201” | 實拍最優秀酒店經理人的一天:《餐飲時報》獨家跟拍舜和國際酒店總經理一天工作內容 |
回復“0130” | 經濟不景氣時,恰恰是優秀餐飲企業發展的好機會! |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