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參開放日|2016,把外賣和堂食關系看得最透的竟是他?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46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當下,無論何種體量的餐飲企業,在實際運營中,多數都無法繞過一個問題:外賣和堂食的關系。

    可能你會回答,這算什么問題,so easy啊:把堂食的產品放在打包盒里,找個物流小哥送給用戶就好了。

    如果你真這樣看待這個事,那么,或許,請你盡量,不要說自己餐廳提供外賣服務,某種程度來說,你提供的是“外帶服務”,而不是“外賣服務”。

    理想狀態的外賣和堂食關系是什么樣子?外賣對于多數餐廳經營者來說是不是然并卵?良好的二者關系,對餐廳經營者有哪些好處?

    聽聽黃太吉創始人赫暢做客內參開放日時是怎么判斷的。

    ?餐飲老板內參溫馨 發于北京

    1
    外賣業有三個痛點繞不過去

    ▲外賣痛點,繞不過去

    對于有堂食的商家,

    外賣多數時候只能是補充業務。

    換句話說,這個餐廳如果中午座位都坐滿了,廚房忙不過來,他會想做外賣嗎?不可能的,他為什么要做外賣呢?

    商家外賣的生產效率不可控。

    它有可能今天上了一半人,或者沒人,這些餐廳所有的產能供應是不穩定的,非標準化的。

    生產和配送之間的數據沒打通,

    這是導致生產效率不可控的重要因素。

    很有可能人來了,菜沒做好,或者菜做好了,人沒來。

    2

    對于外賣的本質

    你千萬別想low了

    對于餐飲行業來講,一定要有兩個底層思維的變革。

    外賣不是外帶。

    不能單純地認為餐廳的東西打個塑料袋出去,就叫外賣。外賣和外帶是兩種需求,事實上,在餐廳里面想吃到的東西,和在辦公室里拿著一個iPad看電視劇想吃的東西不一樣。商戶把堂食的東西送到消費者餐桌,這是降低用戶體驗的過程。

    ▲外賣不是打個塑料袋出去那么簡單

    舉個例子:我去一個很高級的SPA,在享受的過程中,商戶把精油賣給我說,你回家自己做吧,且收一樣的錢。和外賣一個道理,不能說我買了香薰回去自己搞,也叫SPA,這是兩碼事。外賣的核心是場景屬性,產品屬性是第二位。

    外賣一定要有場景提供能力,

    而不僅僅是一種便捷的需求。

    外賣能夠帶來更多的自由度,用戶在吃飯時可以做更多事情。我一直強調那句話,沒有社交屬性,就像沒有開過光的佛像一樣。

    如果你要做線下餐廳,社交屬性是第一位,如果做外賣,場景屬性第一位。所以,研發出符合外賣場景屬性的產品,要從包裝開始,產品選型到標準化口味,再到包裝,它的搭配與堂食應該不一樣。

    未來外賣盒子一打開,iPad就要能架著,消費者能在辦公室里顯擺。當然,這都是想象,但未來的外賣會是這樣。

    3

    BAT外賣平臺燒錢

    目前還沒燒出真正價值

    BAT背景下的外賣平臺燒錢燒得厲害,但沒有解決多少問題,反而燒出新問題:

    ▲他們不拿工資,卻無條件幫助企業

    餐廳通過外賣平臺賺錢了嗎?

    好像沒有。

    幾大平臺燒了這么多錢,但沒有燒出一個獨立供給的市場,沒有人愿意提供獨立產品給這些平臺。換句話說,平臺燒了這么多錢,沒有解決最根本性的問題:他們能讓餐廳賺錢嗎?

    與當年的團購類似,燒了那么多錢,也許用戶覺得有價值,因為吃飯便宜,但是餐廳如果沒有賺到錢,請問餐廳怎么能夠給平臺提供更好的產品?

    用戶體驗更好了嗎?

    好像沒有。

    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講,用戶到底需要什么,點外賣的核心目的是什么,獲得了更好的用戶體驗嗎?

    這兩個問題背后反映的是一個問題,即供給問題,這包含三個層次:一是,如果外賣是增量,有專門為增量做服務的供給端嗎?二是,外賣平臺想活下去,一定是能夠讓餐廳賺錢,但是如果讓餐廳賺錢,肯定不是靠餐廳原本的產能去賺錢。三是,用戶如果想要更好的體驗,怎么辦?一定要脫離原有餐廳的供給,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

    現在有的人覺得“黃太吉”不是賣煎餅的公司,更像一個物流公司,實際上我們是為外賣產能和供給提供優質服務的公司。

    4

    黃太吉不是對煎餅抱有夢想

    是對改良行業抱有夢想

    我們不是對煎餅這個品類抱有夢想,是對改良餐飲行業抱有夢想,只不過當年用煎餅敲開了行業的磚而已。

    ▲和“黃太吉”不同,“黃太吉外賣”是另一種商業模式

    今天我們也堅持“黃太吉”品牌,它本身可以代表中國傳統快餐的一個新興企業,但是“黃太吉外賣”是另外一種商業模式。“黃太吉”和“黃太吉外賣”本質上是兩家公司,做的事情不一樣。

    黃太吉做這個事不只意在餐飲或者外賣,其實是琢磨去做更多其他的東西。比如說,我們考慮跟愛奇藝談一個合作:外賣場景下看什么電視劇。

    現在老老實實吃飯的人不存在,你吃東西的時候肯定會看電視劇。餐飲本身就是一個IP的東西,每一個產品都像IP一樣可以去運營,未來我們就是一個IP公司。現在愿意做這個外賣平臺,就是為那些愿意出品牌、出產品的人服務,你就是IP,我們來幫你去運行。

    未來的餐飲市場將出現“一國兩制”的局面:一是極具社交屬性和品牌體驗感的餐廳文化不斷發展,一是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外賣業不斷進化。

    5

    黃太吉在“開機場”

    明年重點是變身“航站樓”

    外賣行業,實際上可以看成是機場、航空公司、乘客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國航、攜程、波音、北京T3航站樓之間是共生和共贏的關系。

    ▲他們不拿工資,卻無條件幫助企業

    黃太吉負責建機場,把工廠店變成航站樓,各家外賣都能來這“設點”運營。黃太吉就圍繞一件事做——乘客吞吐。安檢、值機柜臺、行李托運、貨物流轉我們來做,但是飛機機型、航空公司、票價都歸不同合作方設置。

    不同類型的產品可以看做是飛機的艙位設置,無論是經濟艙、頭等艙搭配,還是一架飛機都是頭等艙或經濟艙,它是波音和空客的事情。黃太吉根據波音、空客的需求,提供跑道。比如我們和黃記煌的合作,雙方各有一個原則:我們要求對方不能把菜單上的東西賣給我,要針對外賣單做,黃記煌的原則是黃太吉配合其標準去做設備研發。

    明年“黃太吉”的重點是兩個:一個是產品的規模擴張,與更多品牌合作提高產品豐富度,一個就是城市布局上的擴張。

    我們的核心在于能否讓合作的品牌賺錢,讓它賺錢我就會永遠存在,只要能讓它賺錢它就會給我好產品,我有好產品用戶就會需要我,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外賣戰局已經看得很清楚了,黃太吉不是BAT那個賽道里的。我就做自己的“航站樓”,第一步從物上“送”,再往下就可以“送”人:我搞一個兩千平的工廠店,十個五星級大廚坐鎮,每天中午只做一百份盒飯,為什么不可以?你不是想點外賣嗎?我把人送去,加上食材去你家做。這些,未來的黃太吉都可以做。

    統籌:張琳娟|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申請大食貸請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806.html

    (0)
    上一篇 2016年2月15日 23:23
    下一篇 2016年2月16日 13: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