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容量有限,每天一條足夠!
今天《餐飲時報》給大家準備了兩條內容:
一、面對餐飲業經常不辭而別的離職現象,《餐飲時報》真誠發出倡議:餐飲人,即使要離開,也請做一個完美的離職人!——如果覺得有道理,請轉給你的團隊和朋友看!
二、揭秘一款最近很火賣的象形點心——蘑菇包的具體做法,這個有意思,仔細看!
文/《餐飲時報》原創
人的一生,職場幾十年,中間換工作也屬人之常情。有一句話說得好:“演員最重要的不是上臺亮相,而是下臺的時候背影要優雅。”職場中也確實如此,離職并不是上一份工作的終結,而是下一份工作的開始。
因此,《餐飲時報》在此發出倡議:餐飲人,即使要離開,也請做一個完美的離職人!
一個真實的離職案例——
前幾天,《餐飲時報》總編小時熟悉的一家餐廳,一個在這家企業關鍵崗位工作的員工說“要辭職”,第二天就不上班了。之前沒有表現任何異常,也沒有產生矛盾,一直表現還不錯,從未提出過辭職的想法。所以,她的突然離開,讓公司措手不及,連招人都來不及。
公司好不容易打通她電話:
一、問她是否知道辭職應該提前2個月向公司提出,對方說“不知道,她有很多同學都是辭職后立馬就不干了”,講了半天道理,對方回復“大不了是我錯了”;
二、和她商量推遲一兩個月再離開,等公司找到新人并幫忙帶一下,對方說“我真的做不到……” 離職原因是想去大城市發展,對公司沒有任何異議。
這家餐廳老板談起此事仍然表示“不可思議”:暫且不說離開原因,就是離職前給就職單位提前打個招呼,這么簡單而且是最基本的要求,對這些年輕孩子都是“苛求”了嗎?很多人,讀了那么多年書,學會了各種“技能”,但卻沒有學會“做人、做事以及作為職業人起碼的準則”,實在覺得,這樣的年輕人,未來發展太危險了!
人的一生,職場幾十年,中間換幾次工作也屬人之常情。一位老藝術家曾說過一句話:“演員最重要的不是上臺亮相,而是下臺的時候背影要優雅。”
這句話語義深刻,職場中也確實如此,離職并不是上一份工作的終結,而是下一份工作的開始。如果處理不好離職的相關事宜,不對上一段工作畫一個完美的句號,不僅有可能影響到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更會平添人生的污點。所以,《餐飲時報》在此發出倡議:即使要離開,也請做一個完美的離職人!
那么,如何才是完美離職?
完美第一步:務必提前向公司打招呼
這是完美離職的第一步。現在餐飲業經常有這樣的現象:一說“辭職”,第二天立馬不見人。這種做法,讓公司措手不及,人事安排緊張,當然,這些你可以“坐視不管”;但是,這樣不負責任的離開,會讓身邊的同事朋友感覺“你不靠譜、不負責”。試想,當身邊人對自己產生這樣的印象時,誰還愿意跟你深交、甚至愿意為你介紹朋友或者下一個工作機會?
如果你決定離職,至少提前兩個月提出辭職申請,以確保餐廳能在這段時間找到接應的人員,給公司一個培養下一個接班人的時間。
這不僅僅是為你曾經工作過的企業著想,更體現你的職業素養。
完美第二步:一定第一個讓你的直接上司知道
如果決定離職,一定第一個讓你的直接上司知道,而不是在團隊中放風。
現實中,很多人的思維邏輯是,先通過其他渠道放出離職風聲,讓直接上司做好心理準備,認為這樣自己會更容易脫身。其實做個換位思考,如果你的上司不是首先從你嘴里聽到辭職的消息,而是從其他的同事或者渠道知道你要離職,他會作何感想?
雖然不一定會認為你不尊重他,但心里肯定也會不舒服,大家共事一場,一定要互相尊重。另一方面,如果提前將離職決定透露給直接上司以外的他人,相當于斷了自己的后路。大部分時候,即使已經做出辭職的決定,也需要再有一段時間來權衡利弊,如果單位里你離職的消息滿城風雨,即使最后你不想走,也留不成了。
完美第三步:真誠說出離開的原因
離職前,大部分餐廳的老板或者相應的負責人都會找你做次面談離職,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面:老板真誠地、誠懇地問你,離職的具體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對公司或者個人有什么抱怨、意見。
說還是不說呢?我們又該如何回答?
我們的建議是,應該誠懇地說出離開的原因,甚至誠懇的提出對公司有益的意見和建議。作為一個職業人,我們生活在職場里,每一個晉升,不僅是努力工作、勤奮上進的結果,更應該是成全他人、為所做的職業創造價值的結果。即使離開,你還是一心期待自己的上一家企業發展的更好,這是職業素養的高級體現。
完美離職第四步:站好最后一道崗
在和企業談妥了具體離職意向并征得同意之后,再著手交接工作。在餐廳還沒找到合適的接替者的時候,我們應該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崗。而即使在接替你的人來了之后,也應該將手頭的工作交接完畢才能離開公司,以盡到自己的最后一份責任。
完美離職第五步:給下位同事交接好工作
那么,如何才是完美離職?
仔細認真地做好工作交接,將你良好的職業精神留在舊同事的記憶中。盡己所能完成你手頭上余下的工作,告訴接任你的同事你在做什么,哪些工作可以在你離職之前完成,哪些工作需要留待新接任職員完成,同時搞好與客戶的交接,把接任者介紹給經常聯系的業務單位和業務人員。
在日本,職業界都通行這樣的法則:沒一個離開的人,都會為接任工作的人留下一份備忘錄,讓他能夠容易接手,并迅速開展工作。 這一點,我們應該好好學。
完美離職第六步:保守原公司商業機密
在辭職前,我們應該將平日客戶資料、工作資料等用文字記錄下來,儲存在檔案或電腦里,離職時全部移轉出去,即使離開了公司,也不將公司的客戶資源帶走。將原本自己負責的工作資料等原封不動地交給上一級,尊重并保守原公司的商業機密,不對外泄露。
完美離職第七步:離開后,也永遠說原單位的好
很多人離開了原有的公司,就不惜用最壞的詞語來評價原來的工作單位。試想,如果你原單位像你說的那么差,你曾在那里工作,只能代表你很差,是不是這個道理?
如果我們以曾經在那里工作為榮,那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企業、非常有潛力的企業,老板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而你來自那里,是不是別人對你更會刮目相看?
所以,即使離開了,也一定永遠說原單位的好!
最后,
《餐飲時報》再次發出倡議:餐飲人,即使要離開,也請做一個完美的離職人!
——如果覺得有道理,請轉給你的團隊和朋友看!
《餐飲時報》給大家推薦一款最近很熱門的蘑菇包,很多餐廳都有這款造型逼真,人見人愛的象形點心,令無數女性顧客和小朋友爭相必點,微博、微信更是成了它的“露臉”平臺!想知道具體做法嗎?《餐飲時報》為大家詳細奉上——
看這造型,像不像剛剛采摘下來的新鮮小蘑菇,還散落著星星點點的“泥土”……
還可以是這樣的……
甚至這樣的……
把蘑菇包翻轉過來還能看到栩栩如生的蘑菇棒,太贊了!
被一分為二時也能保持造型不亂……
將蘑菇棒拔下,能隱隱約約看到里面的餡料。
現在揭秘具體做法:
主料:
香菇十朵,自制叉燒一塊,紅蔥頭五六個(多點也無妨)。叉燒,香菇,蔥頭都切成小丁。另外調一個碗汁,蠔油,老抽,糖,鹽和一點葛粉(淡味藕粉或者紅薯淀粉也可以)
制作過程:
1、鍋里放少許油,將蔥頭煸炒到透明,香味出來。
2、下香菇繼續煸炒,再下叉燒,倒入碗汁,翻炒到所有醬汁包裹住材料。湯汁手干即可,放涼或放冰箱備用。
3、餡料放涼后,面發好(普通中粉500克,水260ML,酵母1.5克)。分劑子,蘑菇頂的部分50克,蘑菇桿子25克,蘑菇桿面團搓成圓柱體。
4、將50克的面團搟成四周薄中間略厚的圓皮,包入餡料,包成包子。
5、杯子里必須抹油,將搓好的“蘑菇桿子”放入杯中,將包好的包子褶子朝下輕輕地扣在杯子上。
6、均勻撒上可可粉后,放入籠屜醒發后就可以蒸了。
關注《餐飲時報》,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1” | “女神、顏值”成營銷關鍵詞,濟南旺店大廠房“女神營銷法”,后果嚴重到“排隊排隊……” | |||
回復“2” | 人均四五十元的大眾餐飲已飽和,人均消費80—100元的餐飲市場有巨大空間 | |||
回復“3” | 四兩撥千斤的營銷妙招,餐廳設一個新職位:快樂天使 | |||
回復“4” | 做20年餐飲,再開店不賺錢! 房租啃掉你的骨頭,團購吃掉利潤 !餐飲門檻,越來越高! | |||
回復“5” | 三四線城市餐飲營銷落地方案7招 |
加《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微信 18668979692 了解更多新鮮一手干貨 與中國餐飲企業家直接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