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說微信營銷,但是很多餐飲人卻表示——不好落地!尤其是非一線二線城市,執行起來更難!昨天《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和記者在濟南“偶遇”在“縣級市”做餐飲的同行——山東鄒城大唐餐飲的董事長唐總和總經理張麗:在山東鄒城有四個品牌,其中一個面品牌——小面鮮生,店面80平米,45個餐位,沒花一分錢做廣告,開業第一個月營業額就達18萬,全靠微信營銷;還有一個店——辣椒炒肉,從月營業額8萬做到48萬,也是靠全員微營銷……
張麗說,小面鮮生剛剛開始結合微信營銷時,和其他傳統企業一樣,全體員工都很排斥玩微信,覺得“沒時間”,但“堅決執行”一段時間之后發現“可行”!以下是她總結的微信實戰經驗——
1.不用公眾賬號,用個人微信
客源90%來自微信,用的卻不是公眾微信號。“現在每個餐廳都有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但是能起到維護顧客群目的的卻少之又少,”張麗說,“現在大多數餐廳、尤其是小餐廳,在維護微信賬號方面做得還是不夠,所以我們干脆放棄公眾賬號,用個人微信添加顧客!”
個人號,讓顧客感受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可以迅速拉近距離,公眾號則達不到這個效果。
2.全員玩微信:一線員工照樣可營銷
除了年紀大的阿姨級的員工之外,從一線員工到后廚廚師,小面鮮生的每一名員工都要玩微信,而且會玩微信!一般情況下,餐廳都會對工作期間不能玩手機做出明文規定,但是小面鮮生卻是例外,員工只要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隨便讓你玩!
另外,還有一點特別能體現微信在小面鮮生的普遍性——那就是,靈活的微信轉賬!顧客消費完畢后,可以用微信進行買單,方便快捷!
3.朋友圈發布內容:專人撰寫文案
既然是利用個人微信來維護顧客群,那么朋友圈的發布內容就格外重要了!朋友圈發布什么內容顧客愿意看?愿意跟小面鮮生的員工互動?張麗說,餐廳里有一名經理專門負責撰寫“文案”,一線員工工作量大或者在不知道發布什么內容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復制經理的朋友圈……
小面鮮生總經理張麗,她說:都認為微信營銷只適合一線二線城市,只要選準了顧客群、玩對了、玩起來,四五線城市一樣好用!
4.發布時間有講究
小面鮮生制定了5個發布時間——
早上7-8點:在朋友圈、群發問好內容。(限管理層發布)
10點半左右:微信朋友圈發布正能量或者搞笑的內容;不做硬性宣傳,那樣會引起顧客的反感。(管理層+一線員工都要發布)
中午12點:拍攝店面就餐的小視頻并附上感謝的話語發布。(限管理層發布)
下午4點點完名:發布餐廳相關內容即可,比如特色菜品等。(管理層+一線員工都要發布)
班后、晚上10點半左右:發布一些感悟性的內容。(周一至周四必須發送)
5.全員工作:加粉
管理層人員每周添加粉絲數:300人
后廚人員每周添加粉絲數:100人
基層員工每周添加粉絲數:50人
每周的周會上,大家一起匯報加粉的情況,而且每個月開展不同的PK、對賭、游戲,讓加粉成為大家的樂趣。
6.加粉有技巧,潛入其他微信群
現在,小面鮮生的管理層人員微信通訊錄已經有4000多人,廚師長有2000多人,怎么再繼續加粉呢?張麗向記者分享了一個加粉技巧——深入當地的各個微信群,棋友群、讀書群甚至是售賣電動車的群,員工都會添加,在群里與其他人進行互動,既能加粉又能達到宣傳餐廳的目的,一舉兩得!
7.如何管理微信群:發紅包
每家餐廳幾乎都有內部微信群,餐廳開設微信群的最終目的是什么?與顧客互動、維系顧客,沒錯!但是要怎么運行呢?
沒事發一下餐廳的活動內容,群里的人都不愛看,而且一旦發的頻率多了,還會引起顧客退群的現象,為了解決問題,小面生鮮的微信群是宣傳平臺的同時還是一個“紅包群”——可以在群里發廣告,但是發完廣告之后必須跟上一個微信紅包,紅包金額可大可小,這樣,顧客也會主動的拉自己的朋友進群搶紅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