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很市井、顧客可下廚、無菜單的新模式餐廳
——酒鬼食堂,很吸客
《餐飲時報》/報道
一、沒有紙質菜單,所有酒品和小吃都寫在墻上的小黑板上
是否刻意如此?酒鬼食堂的工作人員說,這種放松和安心的氣氛不是刻意達到的,但這種精神體現在店里很多細節上。
比方說,有時候店主之一的BONO會忽然在店里唱幾首歌,顧客都不知道他是老板,還有客人會積極地主動獻唱,他們就在邊上給客人彈琴伴奏。又比方說,相比大部分生意不錯的酒吧,酒鬼食堂的座位相當寬敞。這里也沒有紙質菜單,所有酒品和小吃都寫在墻上的小黑板上。如果需要更新菜單,BONO就在黑板上寫寫畫畫,隨心所欲地加上各種小插圖 。“沒有紙質菜單是為了消除距離感,你跟服務員在點酒的這個過程里,可能就會有很多交流,他能更好地了解你的口味,為你推薦,直接帶你走到相應的區域。”
二、菜品很“市井”,半夜十二點有“驚喜模式”
酒鬼食堂的食物跟大多數上海酒吧有點不一樣,相比各種美式酒吧,這里的食物格外“市井”:生火腿、大腸面、鹵肉飯……跟大腸有關的一切已經成為店內的特色,最近他們還發明了炸大腸。據店主說,他們這種“酒鬼”喝了酒就想吃點重口味的東西下酒“都是大叔的口味。”店里的幾個合伙人基本上都是酒鬼,喝了酒就想吃點重口味的東西。
除了菜單上的東西之外,酒鬼食堂半夜十二點偶有“驚喜模式”,“本來是我們的員工餐,”店長 Sasa 說,“發現做多了吃不完,就問客人吃不吃,結果大家都想吃。”既然是“驚喜模式”,自然一切免費。后來這成了一個傳統,如果當天十二點冰箱里有剩余食材的話,就拿出來隨機做幾個菜,請客人吃 。“不一定天天有,都是隨機的。”
三、開放式廚房可供顧客下廚體驗
另一個讓你感覺像家一樣的設定是——酒鬼食堂周末的開放廚房。如果你想給朋友燒幾個菜但沒有足夠空間,可以提前預約酒吧正中央的開放式廚房,周末下午就可以帶材料過來燒燒。一切免費,但拒絕包場。店主希望顧客能在店里其樂融融的氛圍下展示廚藝,如果燒多了自己人吃不完,還能分給其他客人一點兒。
四、不像服務員的服務員
服務員也算是酒鬼食堂的一個特色,他們都不太像服務員——事實上本來也都不是。店長之前是攝影師,吧臺的女孩子原本是個設計師,因為喜歡這里的氣氛開始全職做吧臺。另一個男店員過去是寫程序的。大家偶爾還是會兼職做些之前的工作。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種篩選機制。店主對記者坦白說,酒鬼食堂的待遇不算特別好。“如果是那種傳統的酒吧的服務員他們可能服務非常周到,但很模式化,因為他覺得這是工作是為了掙錢。這一類的人肯定是哪里工資高去哪里,他不會來酒鬼食堂,他也不會享受這種和客人交朋友的感覺。”
《餐飲時報》報道
NO.20150316期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