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鬧市的“土掉渣”餐廳:中午無虛席,包房提前兩周訂

    你一定想不到,

    深圳市區會有這樣的一家店,

    用柴火來燒菜,用木桶來蒸飯;

    在灶臺上現炒現吃,

    把老家的手藝人請來深圳做小吃,

    餐館還有一個大院子,

    好似把農家樂搬到了深圳的市中心……

    這里連中午都是座無虛席;

    晚上?對不起,請排隊。

    包房?對不起,請提前兩周預定。

    “老湖南”的創始人自稱是肖三胖,這家店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集多年心血最終用85天時間創造出來的,開業僅僅30天就已經傳遍了深圳各個角落,客人絡繹不絕。

    這家店到底有什么神奇之處人氣如此火爆?《餐飲時報》帶大家一探究竟——

    他們家的大門是這個樣子的

    餐廳地處深圳白石洲鬧市,看這門面,確實是土得掉渣。

    每天,你會看到這樣的畫面

    每天上午,店里的服務員都會用堆在門口的這些柴火生爐子。

    一進門,一排開放式的柴火廚房

    這里的菜都是用柴火、灶鍋炒出來的,95%配料都是從湖南運過來的,穿著藍條紋的水手服的店員負責燒菜。

    是這樣燒菜的

    農村最原始的燒鍋方法,每天中午砍好的木柴的需求量很大,噼里啪啦的燒火聲鍋氣十足。

    想體驗,可以自己炒

    灶臺上現炒現吃,所有的原材料、配料當著食客的面一一放進大灶中炒制,完全透明化的形式還不是最關鍵的,如果你也想小露身手,可以自己炒一鍋動手體驗。

    畢竟,這種大鍋大灶可都不常見了。

    米飯也特別有“鄉火氣息”

    這里的米飯,都是用木頭在柴火灶上蒸出來的,比一般的米飯口感都要來的松軟。

    最“復古”的等位區

    如果你來晚了要排位,你完全可以在這些從鄉下收來的躺椅上躺著等位。

    這里的菜價很親民,豐儉由人

    這里的土菜按10塊、20塊、30塊、40塊四種價錢分類,沒有說哪一款是特別的主打,都是最家常的湖南土菜,不花哨、不擺盤,但真材實料。

    老手藝人現場做湖南小吃

    把湖南老家的一對從1988年就開始賣“燈仔油火”老夫妻都請來了深圳。據說當地人每天都在排隊買這個早餐。石磨的米漿,包裹著豆腐、蔥花和辣椒,用新鮮的豬油現炸,吃起來干嘣脆。

    男的叫三苛,女的叫大妹,有誰認識嗎?

    菜牌這樣做到人盡皆知

    地鍋柴火魚、鄉里土蒸盆、柴火黑山羊……他們家的菜牌都掛在柴火廚房的門口,每一個路過的人都能看到。

    湖南特產不隨便賣

    外面買不到的湖南土特產,想買? 對不起,沒在老湖南吃飯的客人餐廳不賣。

    圍灶而食,氛圍感強

    在這里吃飯,你要認真的實踐毛主席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理論知識……

    吃飯的包廂也不能免俗

    吃飯的包廂是這樣的:裸露的磚墻夾著石灰砂漿縫,

    未經任何修飾的杉木門和杉木玻璃窗,粗糙的水泥預制花格圍欄,水泥的室內地面,大廳的啞光瓷磚都特意用粗糙的工藝打造。

    紅磚墻,木質門,門口的對聯也都特別鄉土味……

    最原始化的墻面布置

    一走進店里,仿佛步入了哪一個小村莊。店面的墻壁就是這種灰色的水泥墻,上面還涂著各種大字,這種方式,省錢的同時還做到了親民!

    很多餐廳走的都是高大上的路線,尤其是在深圳這樣的城市,可是老湖南一家這么土的店,敢開到深圳市區里,餐廳土的掉渣,卻人氣爆棚!

    這是為什么?

    有一位食客總結:在老湖南能夠讓你回歸自己,約上三五成群朋友喝喝小酒,聊聊天,一整天的煩惱壓力全都釋放了。

    《餐飲時報》記者也從經營方面分析,老湖南火在了以下幾點——

    1.土的掉渣,卻有私人定制感

    私人定制是近兩年常常被餐飲同行提起來的一個詞,可是記者為什么要把這一點形容在這家土的掉渣的餐廳?您接著往下看:

    這里的主菜都是大姐當著你的面現做的,少辣加辣加咸加紫蘇都由你說了算,而且這里的炒菜都是用很貴的茶籽油,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動手做頓飯。

    2.10元、20元、30元、40元的菜品讓你選擇無壓力

    除了幾道地鍋菜品之外,老湖南的其他菜品統一分為四個價位檔,

    菜單的設計也一目了然,不止就餐氛圍讓人放松,價格實惠也是讓人感覺不到壓力的重要一個因素。

    在其他“高大上”的餐廳就餐,結賬的時候往往自己掌控不了,但是在老湖南,點什么菜品、花多少錢,食客能做到心中有數, 這就是很吸引人的一點。

    3.差異化:鬧市中的土餐廳

    有同行稱,這是我見過最“土”的湖南館子,

    僅用一年的時間就躍居深圳湘菜界榜首,每座城市只開一家,但是不管是在深圳還是東莞,依舊“土到掉渣”直接在店里生火燒菜。

    燒火的灶臺土,吃飯的盛器土,餐廳環境更是土到沒法再土。

    老湖南店里的窗框、大門,都是創始人肖三胖從湖南老家拆房子運過來的,他告訴記者:只有這些真正經歷過時間洗禮的老物件,才能讓食客對餐廳產生情感。

    試想,你從鬧市中走來,走進這家土到掉渣的餐廳,滿眼都是木門竹椅、水泥桌、高度還原“土到掉渣”的農村景象。

    強烈的差異化就會讓你記住這里,并且愿意去傳播。

    4.產品也“土到掉渣”

    除了環境土,老湖南做的菜也是“土到掉渣”。在深圳,做湘菜的很多,但是做土菜的沒幾個,更別說用地鍋做菜。

    地鍋柴火魚是這里的鎮店招牌!每張桌子都是一個灶臺,用炭直接生火做飯,還原兒時的農村生活,突然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所有的地鍋柴火魚只用洞庭湖的水庫魚!魚有三種,大頭魚、黃骨魚和回頭魚,私心推薦水庫大頭魚。

    每桌會有一個服務員現場烹煮,活魚現點現殺、洗鍋、加茶籽油爆炒、再加入自家釀的米酒和高湯,告訴服務員辣度和咸度,坐著等吃就好。

    蓋上鍋蓋,燜煮大概10min左右,撒上紫蘇等香料,就可以開吃!

    燜煮后的水庫大頭魚肉質比較緊實鮮嫩,再加上湖南家鄉的茶籽油,一開鍋就能聞到滿滿的鮮香味。

    除了招牌地鍋魚之外,雞是衡陽的土雞,臘肉是湖南土臘肉,攸縣香干完全不是其他地方能吃到的,鄉里黃牛肉那把辣椒灰就是經典!香辣嗦螺是多少人的回憶,甚至油豆腐骨頭肉都與眾不同…

    5.勾起回憶:就像回到農村生活一樣

    館子里面還有一排開放式的柴火廚房,廚師們每天直接在店里燒柴起火,用大鍋做飯,就像回到以前的農村生活一樣!

    一個來自攸縣的大廚,在1500平的空間里,打造出了最奇妙的時光機器:滿眼都是木門竹椅、水泥桌、高度還原“土到掉渣”的農村景象。

    沒設計師,沒圖紙,走遍鄉村,收集無數湖南老房子的“破爛”,憑借記憶,一點一滴重現兒時場景。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打劫的又來了:王老吉開茶飲實體店,這是進餐飲的節奏?

    2.18分鐘,不用大廚烤熟一只雞,賣瘋了!

    3.顧客造謠中傷、瞬間網絡發酵,餐廳如何見招拆招?

    4.怪事:花錢裝修后,生意反而下降了!原因: 顧客有一種消費心理在作怪!

    5.“謝師升學宴”全攻略來了!高考中考結束,千萬別等,立馬行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72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7月28日 08:05
    下一篇 2017年7月28日 16: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