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年15家門店,這個陜面品牌如何將傳統品類做火?

    一個傳統的地域美食品類,是否能變成都市人喜愛的創新型品牌?這過程中又會有哪些“訊號

    在下文中,紅餐網專欄作者王鹿鹿,將用深圳陜面連鎖品牌——老碗會biangbiang面作為例子,聊聊這個時代傳統品類蛻變中呈現出的“三個訊號”:“分化”、“簡化”、“進化”。

    ▲老碗會BiangBiang面

    那些地域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的品類,總是隱藏著值得挖掘、重塑的訊號。

    案例:

    品牌:老碗會(原名老碗會陜西面館,現名老碗會BiangBiang面);

    創立時間2014年,創立于深圳;

    門店位置:街店;

    現有門店數:15家;

    客單價:35-40元;

    平均翻臺率:8輪;

    2014年創立的老碗會,通過2年多的時間快速成長,從1家臨街小店鋪,成長為擁有15家連鎖門店的陜西面食品牌,2016年獲得深圳最具投資價值品牌獎。

    ▲老碗會biangbiang面

    通過關注這個深圳本土陜面品牌的發展,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它為何選擇這個品類?它做了什么?它對品牌的探索給我們以什么啟發?

    01

    發現品類的優勢,尋找品牌的機遇

    1.價值洼地:品類發展緩慢,品牌集中度低

    面食作為中式快永恒的主題之一,很多細分品類都經歷過高速發展期。比如川面中的小面走出了遇見小面這樣的風口品牌,晉面的品牌九毛九也已全國布局。而陜西面總體仍停留在上一代的粗放模式中,受關注度不高,也鮮有規模化的連鎖品牌。

    老碗會在陜西面上的選擇,不僅因為其品類老化亟需升級,更看重的是陜西面食所擁有消費者心智基礎,這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老碗會大堂

    2.文化沉淀:傳統底蘊深厚,可挖掘題材多

    文化與飲食從來密不可分。歷史文化-飲食文化-面食文化,一碗面,一個小吃,背后都有屬于自己的亮點。對于陜西美食的經營者來說,這是一個異常豐富的產品庫。經營了這個傳統品類,背后的美食技藝、故事傳說都成為了可挖掘的資源,只是看你怎樣去使用。

    3.市場接納:包容性好,適應性強

    談到陜西美食,面食小吃是一大特色。臊子面、BiangBiang面、涼皮、臘汁肉夾饃等等,在全國范圍內都有廣大的受眾。其口味的包容性,以及消費者的廣泛認知,使其在以外來人口為主的一線城市,省去了認知教育成本。

    02

    傳統的品類,新的品牌探索

    1.品類進一步“分化”

    品類的分化,帶來模式上的精簡。以前很多陜西面館,餐單大而全,品項涵蓋西北菜、羊肉、面食、小吃、涼菜等等。這種沉重的模式對快餐而言,不僅浪費后廚的產能、增加備貨成本,還會造成就餐時間延長,出品多而不精的局面。

    老碗會聚焦陜西美食的分支——陜面,圍繞面食+小吃的經營模式搭建菜品結構。不僅讓菜單變得更集約、靈活,還有效地提升菜品的標準化程度和品項地流轉效率。鹿鹿認為這種簡化+聚焦的模式,也為多地的陜西快餐品牌所嘗試,比如北京的鼎高高,蘇州的真老陜,深圳木馬勺肉夾饃。

    2.戰略思考,雙重“簡化”

    ①對產品結構的簡化:面食搭臺,小吃唱戲

    即便是陜西面,也囊括了非常多的品種。面對如此多的選擇,聚焦和做減法是一個很有必要的步驟。以老碗會為例,通過聚焦陜面與民間小吃,精耕面食來突出放大主要品種,通過傳統小吃輔助,做到多樣化和差異化,以及保持產品的新鮮感。

    ▲老碗會小吃烤羊肉

    ②對消費者認知的簡化:塑造爆款,強化記憶

    消費者對陜西面食擁有好感的同時,認知偏于模糊。如何通過產品跟品類/品牌產生強關聯,并成為消費者心中的記憶點?

    面這個產品,它既是陜面中的代表產品、銷售的前列產品,也是陜西飲食文化中的經典。它不僅兼具故事性和趣味性,更是視覺感最突出的面食產品之一,最終成為了品牌的核心部分。將認知簡化,就是為了實現對記憶的強化。

    3.時代進步,必須“進化”

    ①產品口味與形式的探索進化

    陜面在本地經營中一定是大油、大咸、大量的,但當來到深圳,吃陜面的消費者中很大比例是南方人,他們吃不了太油或太咸,也降低了對分量的要求。這時對陜面的本土化改良就非常有必要。如何在保留陜面特色的基礎上,調整口味,增加觀賞性,讓一碗面的呈現更加精細、美觀。改良只有一個目的,讓更多都市人能接受陜西面食作為日常的一餐。

    ②門店環境與服務的進化

    陜面是一個傳統的品類,拿早先在深圳街邊的陜西面館來說,可以用三個字形容:“土、亂、陋”。老碗會選址是街店,但在一開始就思考“如何將快餐休閑化”、“如何能讓年輕人進來、逗留”這些問題。于是將面館與都市感、休閑感相結合,呈現出休閑整潔的就餐空間,手作感的食物出品。同時將服務的理念進一步提升,在街店呈現出更優質而標準化的服務。

    ③契合消費需求的進化——吃的美,而不只是吃飽

    時代在發展,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傳統的陜面關注的是不是能讓人吃飽,但今天更需要讓消費者吃的好,吃出體驗感。老碗會提出“吃的美”,正是希望在消費者吃面時,達至一個更優的就餐體驗。當傳統的品類品牌在改變自己的時候,如何將傳統的品類屬性,結合與時俱進的消費者需求,做出“質”的改變,確實需要我們去思考。

    當今天我們去反思傳統品類一身是寶,苦有用武之地的時候,換一個思考角度,我們該如何去改變,可能更有效?筆者認為,對于傳統品類,我們可以深入探索,如何通過真正去“分化”、“簡化”、“進化”,去自我革新,找到一條更好的品牌創新路徑。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原創并授權首發

    王鹿鹿,餐飲品牌策略師。10年綜合領域品牌經驗,持續深耕餐飲領域,關注創新餐飲品牌,助推品牌成長升級。(微信公眾號:鹿鹿餐飲大白話< canyindabaihua >)

    編輯 | 紅餐網_白唐

    往期內容回顧

    靠品類聚焦和爆款突圍!這家餐廳火了!

    2016硝煙四起,如何打贏餐飲品牌的攻城戰?

    韓式烤肉風光不再,日式燒肉能否趁機崛起?

    小心,多少跨界餐飲人創業都栽在這三重錯上!

    想成為品類第一?餐飲品牌要找到這7個加速器!

    10年開了50多家餐廳,不靠炒作也能融入顧客“骨子里”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227.html

    (0)
    上一篇 2017年3月3日 21:40
    下一篇 2017年3月3日 22:5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