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小面再獲2500萬注資,一碗小面2年四次融資秘密何在?

    重慶小面徹底火了,因為《舌尖上的中國2》,和孟非這個“重慶崽兒”開的小面館,神州大地忽如一夜春風來,躥出無數小面店,大有趕超蘭州拉面的架勢。

    但進入到2016年,這些曾經瘋狂生長的小面店,又如秋風掃落葉,開始成片死掉。不過,就在這一地枯黃背后,枝頭上依然留有新鮮的綠芽。

    ?

    弘毅投資入股遇見小面發布會

    11月16日,遇見小面宣布獲得2500萬元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弘毅投資旗下香港上市公司百福控股。遇見小面2014年6月創立,是經營重慶小面為主的川渝風味面館,目前在廣州擁有10間直營店。

    遇見小面此次融資比較讓人吃驚的地方在于:

    1、融資的時機。正是小面品類在全國走低之時。

    2、近兩次融資時間非常接近。2016年初才獲得著名餐企九毛九的Pre A輪投資,11月又獲得2500萬元投資,這在投資界來說比較少見。

    3、額度大。眾所周知,餐飲業通常融資難,獲得大額融資更難,這樣一個單一品類餐企能獲得2500萬元融資,怎么也得讓人側目一下。

    1

    正宗和規模化的平衡

    “一碗香氣撲鼻的小面下肚,重慶人才真正醒來。”《舌尖上的中國2》如此描繪小面。

    可能只有重慶這個火辣的城市,才會把重辣重油的小面,當做早餐。這也是這么多年重慶小面“走不出去”的原因之一——太重口味。

    重慶小面最獨特之處,在于調料的多樣,油辣子、花椒、醬油等十多味作料的搭配、味道的平衡,全靠手上拿捏。這是重慶小面“走不出去”的另一原因——太難標準化,也就太難規模化。

    ?

    《舌尖上的中國2》中的重慶小面

    按慣常的邏輯,把地方特色美食拿到外地,賣的就是正宗,很多小面店也都是這么做的。

    但這么做,意味著每家門店至少要有一個小面師傅,如果用兩個師傅,他們下料的手感還得一模一樣。要想進行規模生產,幾乎不可能。

    而遇見小面一開始就沒有刻意追求極致的正宗,用其創始人CEO宋奇的話說就是,正宗不一定等于好吃。

    ?

    遇見小面招牌產品豌豆雜醬面

    有的東西對當地人來說好吃,但外地人可能接受不了,要把特色美食推廣到全國,關鍵就在于做好“正宗”和“規模化”的平衡。

    宋奇從香港碩士畢業后,沒去大公司做白領,反而到肯德基、麥當勞打工。正是這段經歷,讓他學到了世界頂尖連鎖品牌的精髓,包括做標準化、本地化。

    所以,做遇見小面的一開始,宋奇就以品牌連鎖為基調,所有環節都按連鎖的流程去操作。

    ?

    遇見小面創始人 CEO 宋奇先生

    那么,口味就一定要穩定、可標準化。對此,遇見小面每年都會投入過百萬元做研發。

    一方面,研究外地人對小面辣味的接受程度、口味傾向等,比如,在重慶人和廣州人眼中,微辣、中辣的概念完全不一樣,這就需要在不影響小面本味的情況下,不斷改良。

    沒有投入足夠精力、財力做改良,也是一些小面店倒下的原因,消費者獵奇后很難再光顧。

    確定了辣度,但每個辣度該放多少辣椒? 這就是研發的第二個方面,盡量標準化。遇見小面甚至歸納出了油溫210度、加入20g鹽、30秒這種精確術語。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便于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遇見小面所有門店無廚師,所有配料都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

    這種研發,不僅幫助遇見小面把重口味的小面開出了重慶,還開在了以飲食清淡著稱的廣州。

    2

    需求端變化露出的機會

    盡管如此,遇見小面以10家門店,拿到2500萬元融資,多少還是讓人意外,但往另一個角度想,如果它能拿下小面這個品類的冠軍,那這2500萬元融資可能也沒這么邪乎。

    ?

    遇見小面花城匯南區店面

    現在正值整個中國消費升級,消費者越來越看重食品安全、就餐品質。

    對快餐簡餐而言,越來越多人覺得桂林米粉、蘭州拉面那樣的小鋪,用餐環境實在有些砢磣,他們更愿意多花一點錢,吃好一點,吃健康一點,特別是CBD的白領們。而隨著麥當勞、肯德基、真功夫等老牌快餐吸引力逐漸降低,中間就出現了一個供需不平衡的縫隙。

    遇見小面正是看準這個縫隙進入市場,不去和街邊小鋪競爭,主打追求一定生活品質的廣大白領、上班族市場。

    現在遇見小面的10家門店,幾乎都開在廣州各大CBD、商業地產,裝修風格干凈、小資,每個服務員穿著“做好自己這一面”的T恤,統一打造“做自己”的品牌形象,給人干凈、規范、又有個性的體驗。

    而且其30元的客單價,在一線CBD,可以算得上性價比產品。

    這也是宋奇在肯德基、麥當勞學到的“快餐文化”:找最龐大的市場,用標準化做最大眾化的產品,讓消費者在最快捷、最方便的渠道購買產品。

    就像麥當勞、肯德基賣的不是最好吃的漢堡,必勝客賣的也不是最正宗的披薩,但卻是全球最頂尖的快餐品牌。

    同時,能成功復制10家門店,也證明遇見小面的口味,及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恐怕這也是投資方肯大方拿出2500萬元的原因。

    而遇見小面這輪融資的主要用途之一,也正是開店,他們希望3年內能在珠三角開出50家門店。

    3

    行業競爭才剛剛開始

    就像宋奇形容遇見小面:前兩年都在熱身,在想著怎么活下去,在驗證商業模式,現在才準備起跑。

    這個比喻放在小面這個品類,也很適用,這輪清洗過后,可能才是小面要真刀真槍拼出品類老大的時候。

    前期進入小面品類的主要有兩類人,一是玩票性質,中國這個喜歡跟風的社會,大家很容易看見什么火就做什么,加上餐飲本身進入門檻比較低,很多人沒想好怎么玩就進來了。

    二是做了準備的,比如遇見小面這樣的。

    ?

    遇見小面花城匯南區店面

    這兩年小面店過于飽和,加上小面的重口味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在“網紅效應”熱潮消退后,市場回歸冷靜,玩票的門店自然會被清洗掉。

    同時被清洗的,還有做了準備,卻沒做好準備的,在迅速火爆后,沒能解決好供應鏈、口味、本地化等問題,逐漸走低。

    很明顯,第一類門店會在這次洗牌中大量被洗掉,第二類的生存率則要高很多,這正應驗了那句話:潮退了,才看清誰沒穿底褲。而接下來,才是這些“穿了底褲”的比拼的時候:

    首先,消費者對小面品類有了認知,大家都知道了重慶小面是怎么回事,喜歡的、不喜歡的,已經站好了隊,不會因為獵奇心理,盲目進店,帶來虛假繁榮。

    其次,客源相對穩定后,更有利于連鎖品牌搜集消費者信息做標準化,加速小面企業的發展、擴張,打造品牌。

    第三大面積清理過后,像遇見小面這樣活下來的,也驗證了自己的商業模式,正好可以開始發力搶占市場。

    ?

    遇見小面聯合創始人

    在一片混亂的時候,誰能快速占領市場,誰就能占得先機,讓消費者形成消費習慣。目前看來,遇見小面已經在通往小面這個品類冠軍的路上先開跑了。

    未來的小面,依然會有街頭小攤,但也會有品牌連鎖,它們將是兩條互不干涉的平行線,在品牌連鎖吃方便、吃健康、吃性價比,到街頭小攤嘗百味,吃下那口“極端正宗”。

    號外!號外!點擊“閱讀原文”遇見小面”的心路歷程,11月28日與遇見小面創始人宋奇面對面交流。

    記者 | 紅餐網_陳南

    編輯 | 紅餐網_白唐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969.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16日 20:36
    下一篇 2016年11月16日 21:3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