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營銷這個“攻心計”, 90%餐飲人都不懂玩!

    公益營銷,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國內外早已有人使用,許多營銷專家將企業的營銷戰略與非營利組織(或公益活動)聯系在一起,實現了有效的市場營銷目的。但餐飲界的經典案例,甚至涉水案例尚少,如何通過營銷撬起公眾的情感支點,并將情感變現加分,值得實踐。

    1
    公益營銷,玩的就是“攻心計”!

    公益營銷的本質在于企業借助公益活動與消費者溝通,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并借以良好的企業形象營銷消費者,使其對企業的產品產生偏好,在做購買決策時優先選擇該企業的產品的一種營銷行為。

    勞動人民,尤其底層工作者,比較容易撬起公眾的情感支點。向這類群體加以些許關懷,喚起大眾固有卻不表露的良知,樹立品牌的社會責任感,對品牌形象會有意想不到的加分效果。

    底層工作者,比較容易撬起公眾的情感支點

    2
    公益營銷模式

    3
    案例透析:意念傳播+行動榜樣

    繼國慶節發起“新國人運動”公益營銷活動后,“餐飲瘋人院”在今年五一勞動節發起“不勞而獲”多渠道、形象性導入公益營銷活動。

    國慶“新國人運動”


    “不勞而獲”主形象頁

    在3個創意營銷內容——“錢來伸手”“瓜來張口”“白吃了那頓飯”的基礎上(此處不贅述,上圖自行了解),增加了“低調”公益活動,實現“走腎又走心”兩只腳并行的營銷策略。

    餐飲界的公益營銷活動尚少,既沒有經典試水案例,又要保證精力與財力保守投入的前提下,采取“形象性導入”的方法最為保險。“形象性導入”秉持著——“能用產品不用現金”“純公益,微添加”的原則。然后,通過事件性新聞和終端物料宣傳的形式,來放大活動的公益價值。

    如果把傳統營銷比喻為“降龍十八掌”,那公益營銷應該是“太極拳”——柔其外,剛以內,力道無形施于其間。

    借助餐廳服務員和送餐員這兩類與餐飲行業息息相關的群體,喚起消費者對餐飲從業人員的尊重,也是餐飲從業人員自我價值的鼓勵和提升。

    剛好碰上四月份“順風小哥被打”事件,在大眾對快遞員工作現狀聚焦的熱點下,更能引起強烈共鳴,最終變現內容傳閱、轉發。不止建立起品牌的社會責任感,也為自身品牌打了一記柔情廣告牌!

    公益營銷不止是搗弄噱頭,除了某種意識的傳播,行動更能讓大眾對公益營銷“虛”的觀念轉變。此次活動還搭配“午餐行動”,為底層勞動者送去午餐或邀請進店用餐。類似這種令人動容的公益舉動,即使不自發宣傳,也能得到旁觀者的點贊、傳播。

    “多一點套路,也多一點真誠”是這個快消時代,除產品外,唯一能讓消費者對一個品牌保持長情的途徑。雙贏甚至多贏局面,何樂而不為?

    挑逗“閱讀原文”,攻下更多營銷方案!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237.html

    (0)
    上一篇 2016年7月1日 21:31
    下一篇 2016年7月1日 22: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