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上海,原本我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一套餐飲管理系統,結果到上海的第二天,我就到包哥的西餐廳去,與在上海的高中同學碰面,就在這天晚上,我烹飪了十多斤龍蝦,結果到場的同學們都吃的很盡興,尤其是包哥的合伙人托米,一個原本不吃麻辣的香港人,居然吃的很暢快。
包哥和托米在上海做西餐廳已經十三年,通過餐飲,他們賺到了足夠的物質回報,兩個人都在上海最繁華的地方購買了房產,價值在2000萬以上,除此之外,他們也獲得了足夠的名氣,在上海餐飲圈,尤其是西餐這個領域,也算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以至于上海最頂級的商超,都主動邀請他們入駐。
但是,隨著最近幾年國內經濟的艱難,曾經老外人滿為患的上海,這幾年老外離開的非常好,以至于牽連到包哥他們這些做西餐的商家,一年多以前,包哥他們就在考慮如何轉型,或者說引入什么新的項目,最終,他把目標放在了龍蝦上面,覺得這個可能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向。
一方面,上海是個成熟的龍蝦消費城市,每年夏天,大街小巷都有鋪天蓋地的龍蝦餐廳出現;二方面,作為上海目前最出名的龍蝦館,滬小胖龍蝦館的總店就在包哥他們膠州路店背后,相隔只有幾分鐘路程,包哥是看著他們做起來的;第三個方面的原因,當然也就是他認識我,希望能把我們鹵煮龍蝦引入上海。
在3月份,包哥帶著合伙人托米來了一次成都,當時我正在裝修郁金香店,于是只能安排他們在紅牌樓品嘗我們的味道,并順便把鹵煮龍蝦的烹飪方法給他,然后送了兩包調料給他,讓他回上海自己做味道測試,從那以后,因為忙于新店開業等事情,我也就沒有過問包哥在上海的味道測試情況。
直到我前幾天在包哥店里做龍蝦,同學們對比以后才發現,我做的龍蝦和包哥在店里做的龍蝦味道完全不一樣,我后來了解才知道,原來他們是把其中幾個步驟弄錯了,導致香味完全揮發掉了,同學們吃到我做的龍蝦后,才知道真正的鹵煮龍蝦味道,同時也給了包哥和托米以信心。
結果就在我考察的這幾天,包哥和托米就商量要把手里的一家西餐廳徹底改成龍蝦管,并且立即想好了名字,動手安排相關事宜,同時也讓我從成都發了6桶調料過來,給我的感覺是他們要大干一場,原本我前天就考察結束,準備離開上海,結果看到包哥他們的熱情,我擔心他們的廚師做不好這個味道,于是決定留下來,等調料到了后,再按照標準流程給他們教一次鹵煮龍蝦的全套烹飪方法。
于是我這兩天就一直在上海等鹵煮龍蝦調料,原本這批調料昨天就到了,但物流公司沒有給包哥聯系,我們是實在等不及,主動聯系物流公司,對方才說貨物已經到了,于是今天上午我和包哥開車去把調料拉回店里,為晚上的龍蝦烹飪教學做相關的準備工作。
包哥和托米這次感覺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當然,也可能是他們做事的一貫風格吧,做什么事情都感覺執行力非常強,比如我這次來上海考察的這套餐飲管理系統,他們僅僅因為聽了我介紹,居然就在今天給上海河邊的公司簽訂了使用協議,而且,一簽就是四家門店一起簽,讓我大吃一驚。
要知道,這套系統我是要回成都測試的,到底它能否達到我們所想要的效果都還是未知數,而且我對這套系統的了解,目前也僅停留下理論階段,現實中到底如何,還需要我回成都后,把這套系統運用起來了才知道,但包哥這家伙,僅僅因為我的一面之詞,就直接選擇信任這家公司,并且連測試都不做,直接簽四家店的使用協議。
這讓我更加想要把鹵煮味道給他們教會,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又讓包哥采買了雞翅,雞爪,豬蹄等食材,打算除了鹵煮龍蝦之外,其他依靠蝦油而衍生出來的配套產品,也一并教給他們,到下午四點過,我們就在他們陜西店,為包哥的廚師做全套技術展示和傳授。
煮蝦的過程就不多嘴了,現在已經全部吃完,包哥邀請的這邊幾個管事的人吃的非常滿意,我邀請來的源池和李總也吃的非常盡興,當然,我自己來說也很滿意,因為事實證明:豪蝦傳的鹵煮龍蝦味道,到上海以后,完全可以做出和成都完全一樣的味道,那種獨特的香味兒幾乎沒有差別。
今晚一方面還給廚師傳授全套烹飪技術,另一方面也算是讓包哥和托米他們再次確認這個味道,以讓他們考慮清楚,結果,因為大家對今天所做的這些菜品的一致好評,使得包哥和托米決心更大,在吃蝦的過程中,大家各抒己見,探討在上海,應該怎么來做這件事情。
這兩年我先后接觸了不下50個外地的合作商,發現溝通成本非常高,我講的很多餐飲行業常識性的東西,很多新手朋友完全不懂,比如,做特色美食,絕對不能去迎合客人的喜歡,而是相反,要讓客人來適應自家的產品,否則就思路一條;比如不要奢望讓每個人滿意,只需要找準自己的目標客人即可……
但遺憾的是,哪怕是我講干了嘴唇,當這些合作伙伴回到自己所在地后,在實際操作中也一下就變味兒了,使得我無法再做繼續溝通,感覺非常累,明明看到他們在犯錯,提醒又完全不起作用,最后也就只能聽之任之,不再白費力氣的多嘴,其結果,當然就是越來越不愿意溝通。
所幸的是,包哥和托米是老餐飲人,他們在上海做了這么多年的西餐,餐飲從業時間比我都要長很多年,對于與客人的關系,比絕大多數新手都要了解的多,尤其是托米,我感覺他做事比包哥還要堅決,不管是對新系統的使用,還是很有魄力的決定把他們最老的店更改成龍蝦店,都體現出義無反顧的決心。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深度認同我們的鹵煮味道,決定就用我今晚做的這個味道,不做任何改動,奉行和我一樣的掛念,那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要么上海喜歡吃正宗川味兒的過來我們店,要么我就放棄這門生意,堅決不為了迎合上海本地的口味兒而對味道做出任何調整和改變。
這樣情況下,我們溝通起來就非常暢快了,溝通成本也就非常低,在吃蝦的過程中嘻嘻哈哈的就把后面的事情全部定下來,而不需要我再苦口婆心的去告訴他們龍蝦經營的各種注意事項,因此,在我與這么多省外合作伙伴的溝通中,包哥和托米的溝通,算是最輕松的吧!
現實中,我是一個不迷信權威的人,但在很多方面,愿意相信專業,相信經驗,餐飲行業是一個需要專業經驗的行業,紙上談兵再厲害也沒用,就好比通過看書學習游泳一樣沒用,只有真正從事餐飲的一線工作,而且是很多年的減持后,才能對餐飲有更深入的了解。
單就這方面來說,包哥和托米是非常優秀的合作伙伴人選,不出意外的話,六月中旬左右,在上海靜安區的陜西路,就可以吃到我們標準的鹵煮味道,不是自夸的話,這應該算是最資格的成都味道了吧,因為我們今晚吃的情況來看,和成都的味道完全沒有任何區別。
我希望,以后來找我的合作伙伴,都能像包哥和托米一樣,首先大家能有最基本的信任,其次大家對餐飲的理解和認知最好高度一致,經驗值大家也都差不多,這樣的話,不管是合作也好,還是店內的生意也罷,能看到事情的本質,抓事情的重點,而不是在枝細末節的小事上耗費精力和浪費時間。
溝通,也是有成本的哈!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