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文化的差異,造就了南北餐飲模式的不同。都說北方創新,南方務實,到底哪一種模式更適合當下餐飲業的大環境呢?
A:南方太悶騷,能扔點新招一起耍,就好咯。
B:北方忒浮夸,耍花樣沒味道,遲早要滅噠。
C:愛怎么著怎么著,大家越不一樣,越好玩。
南北餐飲模式狠很不同,咱是要打新碟,還是煲老歌?
北方:酒吧12點的碟,輪流打
這四五年,北方餐飲的商業模式,就像是酒吧每晚12點打的碟,各種新招狠招,輪流打。
赫暢的黃太吉,從煎餅果子切入,從2012年利用互聯網營銷走到現在,從創業工場幾百萬投資,到去年18 億人民幣的B輪,剛在4月10日,又爆出驚人消息:黃太吉獲得餓了么戰略投資,化行業競爭為合作,準備拿下外賣市場。
▲ 餓了么戰略投資外賣平臺黃太吉
宋吉的很久以前,在他的烤串店里,實施打賞制度,半年以來,不僅讓他31家店的服務員,熱情與工資齊飆,就連全國老大老二,西貝、海底撈也都在抓緊學習,在他看來,打賞做好了,整個餐飲業服務體驗將被提升。
當然,是不是所有餐飲店都適合打賞,這個有待探討。
劉正的人人湘,在中國第一家“未來餐廳”賣一碗湖南米粉,4月11日,北京霄云路店正式對外開放,以智能實現無人,跟收銀員、服務員、大廚、采購通通說拜拜。如果未來餐廳的試驗成功,他覺得這套系統將刷新快餐業業態。
找到一個切入點,創建新的商業模式,才是重點。而餐飲自身,只是一個載體!
這些在餐飲界玩出新花樣玩出大聲響的,都是些什么人?搞金融的,搞IT的……是的,互聯網迅猛發展 + 跨界資本大量涌入,使北京嘩啦啦刮起了餐飲跨界風。
南方:Only了十年,還是一個You?
南方是個什么狀況,先來段中國老聲音,《大話西游》唐僧“Only You”,Only了十年,還是一個You。
這一個You,是堅挺的商業模式,堅挺的餐飲品牌,堅挺的中流砥柱。毛錯了,就是這個“堅挺”,讓我們死心塌地、靜雞雞地做自己的生意,歐了。
一提起,餐飲品牌:廣州酒家、炳勝、半島、勝記……一提起,老板+大廚:曹嗣標、利永周、歐錦和、譚國輝……一提起,新的餐飲品牌,多數還是老品牌旗下的副牌,比如炳勝旗下的小炳勝,唐苑旗下的開飯。
▲時尚氣息很濃的小炳勝
我們膜拜這些餐飲品牌、餐飲人,是他們的堅守,才有了南方餐飲的根,只是,這么多年過去,這片土地依舊很少新生力量,很少新鮮面貌。
哪怕廣州有了“客語”、“遇見小面”、“祿鼎記”,深圳有了“樂凱撒”、“木屋燒烤”,可是真正有突破意義的,還是少之又少。
南方有南方的餐飲氛圍,和北方截然不同。相比活躍的北方,南方在互聯網餐飲興起的這四五年里,大的波瀾掀起不多,更別說波浪。這樣“規矩”做餐飲,南方人都怎么看自己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撩了100個南方人,一半吃貨,一半餐飲老板。
90%的吃貨:“只要好吃,出不出名,玩不玩花樣,我才不在乎。”
餐飲老板:他們的回答可就有意思了。↓↓
A.遲早要滅的,北方那些花里胡哨的。
B.南方的市場,已經被甩了10條街了。
C.其實我也想火,可是怎么火,你告訴我啊。
更有意思的是,我一直以為A類的回答會占主導,沒想到B+C類的總比例,居然高達70%!也就是很多餐飲老板,其實還是希望能夠突破一把的。
▲ 很多餐飲老板還是希望能有所突破
至于南方人為啥很少去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大家又這樣說:
1.南方人性格天生務實,不愛玩炫的。
2.南方人小家子氣,只愛跟自己玩。
3.南方缺乏互聯基因,對新的模式反應較慢。
南北商業模式差異,你怎么看?
最后,想和正在滾動手機屏幕的您互動,關于南北方餐飲商業模式的差異,您支持哪個,請投票!↓↓
歡迎在文末留言區,留下您的看法~
作者:凌凌星
編輯:紅餐網_白唐(圖片來自網絡)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