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之后,黑外賣商家從線上下了一大批。但是“餓了么”風波還沒斷,各地爆出的那些黑餐館搖身一變成了美團的客戶。美團是否成為“餓了么”的接盤俠?。
繼央視3·15晚會曝光“餓了么”藏黑餐館后,近日又有消息稱,大量假冒綠茶餐廳、周黑鴨店鋪順利進入美團,而美團對這些假冒餐廳照樣審核通過并收取提成。美團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未正面回應,只是表示,美團外賣對于商家資質有專門的投訴入口,發現不合規的商家,將會立即停止合作。
日前,杭州綠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一紙訴狀將廣州、合肥、南寧、貴州等地的22家“山寨”綠茶餐廳,及第三方網絡平臺美團網訴至法院。其中,美團網及其背后運營商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被列為此案中的第一被告。
“綠茶在全國的門店只有59家,但山寨餐廳卻出現了不下30家。”綠茶公司董秘于麗影告訴記者,“綠茶”沒有以任何形式開放加盟,但這些店鋪卻以“杭州綠茶”的商標或名義,在北京、安徽、廣東等地大舉開店,并且在美團網等平臺上提供餐飲團購務,“像廣州的3家店,就完全模仿杭州綠茶的裝修風格、桌椅款式、菜單色彩,連員工服飾都是照抄。”
于麗影表示,隨著網絡訂餐平臺的興起,這類冒充使用綠茶商標的餐廳愈演愈烈,并且交易額巨大。綠茶公司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顯示,自2014年初至2015年11月,涉嫌侵權的“廣州綠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及其連鎖經營的3家餐廳,在美團網被團購59465次,銷售額高達535.185萬元。也有山寨門店在百度糯米、大眾點評進行銷售,銷售金額分別為400萬元和900多萬元。
不過,于麗影告訴記者,綠茶公司從去年11月起進行維權,大眾點評、百度糯米在取證方面予以積極配合,并對侵權商家進行了下線處理,但美團網卻進展緩慢,在連續兩次寄送律師函后,仍未對全部“山寨綠茶”商戶進行下線處理。截至今年3月,美團官網及其手機端還有10余家涉嫌侵權的“綠茶餐廳”在經營。
綠茶餐廳的遭遇并非個案。3月28日,記者以“周黑鴨”為關鍵詞,在美團網上檢索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門店,分別出現312家、84家、191家店鋪,但根據周黑鴨官網公布的直營門店信息,北京為80家、上海為39家、廣州為77家。以此推算,僅北上廣三地的假冒門店比例便超過66%。在周黑鴨尚未涉足的陜西、新疆、青海、寧夏等地,也出現了87家門店。
記者注意到,這些門店均使用“周黑鴨”標志和商標,但其營業地址卻在官網查詢不到相關信息。如北京西城區鼓樓大街98號、朝陽區世貿百貨B1層兩家“周黑鴨”門店,在美團上共有近900條銷售,但并不在官網門店列表之列。
記者向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求證后,工作人員表示,在后臺系統中均查找不到上述兩家周黑鴨門店的信息,“是假店無疑,已經轉交給公司相關負責部門,將配合地方工商部門進行打假”。
除美團外,其他網絡平臺也是山寨餐廳滋生的土壤。浙江外婆家餐飲有限公司打假辦負責人瞿似龍感嘆,打了8年假,山寨店鋪越來越多,而侵權成本越來越低,“網絡訂餐平臺上出現的山寨店鋪,是最為頭疼的事。”
“外婆家”從2008年起成立專門的打假辦,對全國各地仿冒使用“外婆家”商標的餐廳發起訴訟,截至2015年底共打掉72家假冒門店,其中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的有68家,經當地工商部門處罰結案的有4家。這些山寨店鋪多曾入駐過口碑網、大眾點評網、餓了么等網絡餐飲平臺。
作為提供餐飲、團購等服務的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應對入駐商家資質進行合法性、真實性審核,但從實際落地執行來看,這種審核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出現了入駐商家偷拍正規餐廳證照,進而在網上掛出山寨門店的侵權行為。
記者以入駐商家名義聯系美團網,其客服人員表示,“像餐飲類商家,只需要提供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兩證齊全就可以”,對于品牌授權文書等詳細文件并未予以要求。而僅對“兩證”進行審核,導致部分侵權餐廳可以通過偽造正規地址、盜用門店照片,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假冒商戶進駐美團,其實受益的是美團方面。據了解,美團網的服務費一般在3%-3.5%。用戶在美團上下單外賣后,消費金額都會打入到美團賬戶,美團網在扣除服務費后向商戶返利。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平臺方需認真核實其證件原件、企業公章、品牌連鎖授權文書等詳細文件,同時還要對商家運營進行事中監管,對于侵權甚至違法的行為事后追責。“這一過程中,如果未盡到審核義務引發侵權問題,平臺必須承擔連帶責任”。
于麗影則呼吁,美團網、餓了么等第三方平臺,應積極與企業聯手解決這一新難題,加強并擴大對入駐商家資質的審核范圍,為餐飲企業維權開通“綠色通道”。
本文來源:新京報、京華時報
編輯:紅餐網_李曉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