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12年歷史、100多家門店的和合谷被記者暗訪,剩包子加熱后再賣、雞肉包裝保質期隨便改等現象被曝光。
同時,員工用擦完下水槽后的抹布擦餐盒,做飯和捅垃圾用同一把刮鏟等不衛生行為,也都被公開。
盡管和合谷有嚴格的生產流程和管理制度,處罰措施也不可謂不嚴厲,但還是發生了這樣的現象,連鎖企業員工難管理問題,再次為企業敲響了警鐘。
京華時報記者以應聘為由進入北京和合谷霄云路店,并發現了以下現象:
1、剩包子冷藏后或加熱再賣
4月1日上午,該店早餐賣剩下3個包子,員工將其放在操作臺上的一個餐盒里,經理讓一名員工把它裝入袋子,隨后放入冰箱。據一名員工介紹,“包子到店保質期是4天,一般加熱后賣不完,就再放入冰箱保存。而按照公司規定,加熱后賣不完的包子不能再賣,都要廢棄,但具體下來到店里怎么做,那都是領導的事。”
2、雞肉包裝保質期隨便改
同樣在4月1日,記者注意到該店使用的雞肉用塑料袋包裝,員工拆開包裝后,再用保鮮膜包裹雞肉,員工用筆在標簽上填寫生產日期、解凍日期和保質期等。
該店一名老員工介紹,雞肉拆開包裝放入冷藏柜后,一般保質期為2天,不拆就是6天,如果賣不完,重寫個標簽貼上,時間隨便填。同時,該員工告訴記者,按道理超過保質期就得扔掉,保質期隨意改,公司規定肯定是不允許的。
3、廚房清潔抹布沒有專布專用
記者暗訪發現,該店后廚邊上的清潔池上擺放4塊綠色抹布,但使用時未做到專布專用。
一名老員工教記者清洗水槽和濾水箱等程序時,順手拿起一塊抹布擦拭下水道水槽上面的不銹鋼蓋子。隨后,該員工把下水管道下面的濾水箱打開,把里面米飯等廚余垃圾倒出后,又用清洗布擦拭表面的臟物。
該員工表示,沒有分那么細,就這么一大堆,洗什么都是它。
4、做飯和捅垃圾同用一把鏟
一名員工用鐵板燒煎完雞肉后,看到旁邊垃圾桶里的垃圾快冒出來時,他隨身用鐵板燒刮鏟,直接把垃圾捅下去,隨后將刮鏟重新放回鐵板燒操作臺。記者注意到,類似這種情況,該店員工都是如此操作,即便是捅完垃圾后刮鏟上沾滿了灰塵,都不會進行任何清洗。
5、籠布直接搭在滿是油污的管道上
記者暗訪期間,該店經理讓記者將蒸包子的籠布洗凈后,搭到管道把手上。記者注意到,管道把手上落有很多灰塵,同時沾有發黑的油漬。而當記者質疑籠布會被弄臟時,反而遭到另一名員工批評:“領導讓咋辦就咋辦,不要管閑事。”
和合谷是一個怎樣的企業?
北京和合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底,2004年3月開出第一家店、目前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共有店鋪百余家。
公司于2006年4月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7年7月通過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在北京,和合谷有10000平方米的加工配送中心,嚴格按照HACCP食品安全體系和食品加工廠設計規范要求進行設計建造,實現了產品的統一標準、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統一管理。
和合谷也成為了國內首家獲得“全國營養健康餐飲示范單位”榮譽稱號的快餐企業,已連續三年榮獲“北京餐飲十大品牌”、連續四年榮獲“北京餐飲企業50強”,并有其他榮譽多項。
紅餐網記者留意到,在該報道中,員工多次提及“按照公司規定”、“不能讓公司知道”等字眼。根據報道描述,操作間也張貼有《北京市衛生監督所》頒布的“廚房衛生制度”、《食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制度》等文件,對于廚房衛生、員工衛生等都做了明確規定。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并不是和合谷不想管理,甚至不能說管理不嚴。該店一員工稱,去年12月份左右,店里因為發現有過期食品,被上級檢查過一次,店長、幾個助理全年的獎金都扣了。
然而,從記者暗訪的情況來看,這些管理措施沒有什么用處,仍有員工明知道公司的規定,卻依然在明目張膽地違反規定。
報道刊發之后,和合谷公司也發表了官方聲明,表示已經派人進入該店了解情況,并封存了監控錄像,進一步的情況還在調查中。
這應了很多餐飲企業老板說的,連鎖餐飲企業最難的已經不是產品標準化,而是員工管理。本次的暗訪也確實暴露了和合谷在員工管理方面的一些問題,比如招工很隨意,入職后也沒有完整的培訓機制,員工輕易就可以上崗操作。
這就導致了員工對于質量問題的漠視。在報道中,有員工直言,在店里做事不應太認真,否則會很累。
和合谷的案例絕不是孤立的,很多餐飲企業的分店,都存在山高皇帝遠的情況。沒有被曝光的餐廳,也不用感到慶幸,更不必看熱鬧,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趕快自查。
1、加強公司與地方人力的往來關系
例如,管理人員定期回公司總部開會、培訓、報告等;地方基層人員不定期的回公司進行提升素質的培訓;總部人員,定期或是不定期的下店詢訪,以及培訓。讓地方工作同仁見證公司的發展,同時總部也顯示強有力的凝聚力。
2、建立良好的晉升體系
例如,定期對店鋪同仁進行考核,尤其是領班級以上人員進行考核評比,能很好地拉升管理團隊的向心力!同時,完整的考核提升體系,可以提升公司的人力運營能力!
3、總部人力資源的整合與人才資源的補充
適當的人力調整,以及人才補充,可以加強總部的管理效力的保障,也可以最快地實現管理目標。例如,總部直接統一培訓,或是外聘優秀人才進行管理控制考核,然后再根據需要來下發到店鋪,直接實現公司行政管理的效率統一!
4、劃分片區,分區專項管理。
過多的店鋪數量出現后,再根據店鋪相互距離劃分區域管理,縮短總部與店鋪的管理距離,也讓店鋪可以在區域管理中分享公司總部的成長。公司總部也可以進行聚焦管理。
5、店鋪營運體系的分項管控
店鋪運營的分項管控,并不代表的這是無主腦的多頭馬車,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共同生存的良性合作團隊觀念!例如早期的上島咖啡運營體系就并存著管理部以及培訓部,其中管理部主要負責店鋪店長以及財務人員的營運、管理;培訓部主要負責外場、吧臺、廚房三大部門的人員考核晉升以及調動。兩個體系都是完整貫穿整個店鋪,相輔相成。
來源:綜合京華時報等,圖片源于網絡|編輯:紅餐網_孟北
?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