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人奔走相告:反碰瓷法出臺了!

    餐飲人普大喜奔,因為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的《關于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首次明確界定何為“碰瓷”,且明確了“碰瓷”的法律適用及定罪量刑,聯合嚴懲“碰瓷”行為。

    01

    首次明確定義“碰瓷”

    這次出臺的《指導意見》第一次對“碰瓷”行為作出了準確界定——行為人通過故意制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采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

    • 《指導意見》將碰瓷分為兩類:

    一、詐騙類。即制造假象,采取欺騙、蒙蔽手段誘使被害人上當,從而獲取財物的情形,其關鍵點是“騙”,主要涉及詐騙罪、保險詐騙罪、虛假訴訟罪。

    二、敲詐勒索類。即不僅制造假象,而且對被害人或其近親屬實施輕微暴力、軟暴力或者以揭露其違法違規行為、隱私、揚言侵害相要挾,從而獲取財物,其突出特點是“敲詐”,主要涉及敲詐勒索罪。

    敲詐勒索已經涉及“輕微暴力或軟暴力”范疇,請大家留意并區別。?

    明確“碰瓷”的定義和類型后,《指導意見》還全面構建了懲處“碰瓷”行為的制度框架,對公檢法機關辦理此類案件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針對性地處理“碰瓷”類事件。

    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長李文勝表示:“這是第一次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指引。”

    作為一個專治“碰瓷”黨的法規,餐飲人可以認真學習并宣法講法護法,保護自己的權益。

    02

    再也不怕“碰瓷黨”了

    很多餐飲老板最擔心:好好一盤菜出現了蟑螂、“顧客”吃到一半故意倒地裝病、糾集一幫人惡性投訴索賠、強行打折、吃霸王餐,還有上平臺給惡性差評等等。

    開門做生意,誰都想圖個吉利,有競爭對手或職業碰瓷黨就看中餐飲商家都不愿把事情鬧大,擔心黃泥掉到褲襠——不是shit也是shit。

    不少餐飲老板都是異地他鄉謀個活路,沒有當地背景,所以種種原因,往往選擇消財免災,息事寧人。

    這就助長了“碰瓷黨”的囂張。

    在各地強力“打黑除惡”之后,加之這次反碰瓷指導意見正式出臺,碰到類似的情況,大家可以理直氣壯“宣講”法律條款,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類似海底撈女店長,帶領全體員工沖出店面斗“惡霸”的場景不會經常上演,但遇事不要怕事,該報警就報警,該打官司就打官司,要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03

    “碰瓷”黨的典型案例

    “碰瓷”黨有各種表現形式,來看幾個新聞報道的案例:

    1、7月17日,黑龍江哈爾濱,一男子在譚先生開的飯店里用餐時,稱自己突犯心絞痛。

    譚先生夫婦將他送醫,又陪護了三天三夜,隨后打車送他回嫩江老家。

    途徑一防疫卡點時,該男子卻下車逃跑。

    經查,該男子常年在外裝病,騙吃騙喝,每年至少有十回被派出所或民政局救助站遣送回家(類似的案例8月在濟南也出現過)。

    這種是“裝病”騙吃騙喝型。

    2、5月在杭州市有一名男子來到飯店點菜吃飯,而在吃飯的過程中男子看看四周沒人,便從自己的口袋中拿出早已從糞便中抓到的蛆往自己飯菜里面放,可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男子為了獲得更多賠償或令人更信服居然把連同飯菜和蛆往嘴里送,嚼幾口后又吐出來(從事后網上視頻曝光)。

    這類案例比放頭發、蟑螂、鋼絲球等更惡劣,因此加裝視頻是一個防備措施,以便取證防備這種極端行為。

    3、競爭對手的下三濫行為

    剛剛上市的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就遭遇過。

    2004年秋天,劉會平去查看正在裝修的新店面,一位同行老鄉跑過來對他說:“劉會平,你不能在這里開(店),你在這里開,我到時候沒生意了。”劉會平自然不會接受這種要求。

    談判未果,對方便氣急敗壞掏出了一把剪刀,趁劉會平沒反應過來朝他臉上刺了過去。劉會平很多年后接受采訪時回憶起那一幕仍舊心有余悸:被刺傷后他下意識用手捂住傷口,到醫院把手放下時,由于血流得太多,手心里竟然是個大血球,嚇得他以為是自己眼睛掉了!

    萬幸的是,因為劉會平戴了眼鏡,那一剪刀稍有偏離,并沒有直接捅進眼睛。當然更隱蔽、更可惡的是競爭對手幕后指使一幫人隔三差五地來門店找茬、“放毒”、裝醉、不買單鬧事。

    遇到類似的情況,趕緊報警:

    1、首先不要硬碰硬,特別是有備而來、蓄意鬧事的,先穩住場面,趕緊報警。因為在用餐期間,餐廳內人員密集,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

    2、接待快,處理慢。出現問題,一定要有負責人第一時間出現。但是處理的時候要穩住,不要著急,慢慢來,穩住顧客情緒。

    《指導意見》出臺前,法律對類似的“碰瓷”案件并沒有明確的定義,也沒有針對這類案件的相關處理法條。

    執法機關在接到類似的報案時,常常難以定性處理。

    若涉及金額較小,一般就會讓雙方和解,最終餐廳仍然是吃虧的一方;

    若涉及金額較大,餐廳走法律途徑上訴維權,在上訴時,往往又容易因為證據不足等原因落于下風,勞民傷財后甚至還可能敗訴。

    隨著《指導意見》類似的法律條款逐步實施,相信類似的惡性案例會越來越少,畢竟行業競爭的根本還是在于內功的提升。

    04

    惡意差評和付費刪帖

    相對直接上門找茬,現在互聯網時代更隱秘、更“先進”的是暗戰———惡意差評。

    比如一家餐廳,店還沒開業,點評網站上就有了差評,把出品、環境、服務全批了個遍。從天而降的差評到底怎么回事?原來開業前做的預熱活動引起了競爭對手的不滿,對手買了“水軍”來發布惡意差評!

    比起這些,職業差評更可惡。

    根據曝光的信息,他們手法專業,團伙作業,專挑連鎖品牌門店下手,利用惡意差評勒索商家,然后開條件刪除一條“付費刪差評”要260元。據報道,這些職業差評師靠勒索商家賺黑心錢,月收入能高達8萬。

    對餐廳來說,收到上述任何一種差評,都是飛來橫禍。

    因為目前大部分平臺都不支持商家舉報或刪除惡意差評,多了一個差評,原本評分5分的五星店鋪,可能就變成4.7分,銷量馬上也會跟著下滑。

    要恢復原來的評分有多難呢?據了解,一個差評帶來的“降分”,需要15~20個好評才能恢復。

    小結

    不管遇到何種情形,首先打鐵自身要硬——比如切實貫徹5S五常法,保證餐廳的食品安全;其次有條件安裝監控,做到有備無患。

    隨著《指導意見》這樣的法律條款逐步實施,相信類似的惡性案例會越來越少。

    -end-
    作者| Lilo
    來源 |餐飲O2O
    整編|小貝

    餐飲O2O“重啟2020”專題文章

    ↓↓↓
    — 自救案例 —
    • 滬上阿姨單衛鈞:疫情或成分水嶺,茶飲行業將現兩級分化

    • 餐飲行業如何開啟2020年下半場?數字化!

    • 西貝賈國龍:災難改變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穩定性是未來競爭關鍵項

    • 云海肴日虧百萬自救戰疫: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萬,南城香汪國玉:要讓水龍頭一直流水

    • 疫區免費餐食、賣自熱飯、試水數字化,鄉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后是同一個秘密

    •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 20天進駐236個社區!日買500單的社區拼團你會玩嗎?

    • 西貝、云海肴的自救:大廚化身李佳琦視頻直播,新零售還會遠嗎?

    • 門店大廚變美食導師!視頻直播是餐企新機遇?

    • 復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團長”、探索“社群”、玩直播…

    • 樂凱撒戰疫:營收降50%,董事長CEO不領工資,經營團隊半薪

    • 喜家德疫情做戰計劃曝光: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分析與報告 —

    • 相對疫情損失,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費變化!

    • 后疫情時代,餐企必須修煉的三重能力

    •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 現金流抗過了2月的餐企,三四月該做什么?

    • 餐飲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報告的數據驚到你了嗎?

    • 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 復工后,生意降了7成!現在輪到餐飲企業被抄底了

    • 大數據預警: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

    •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 銷量增長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2020餐飲的2大新趨勢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73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19日 16:00
    下一篇 2020年10月19日 22: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