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2015年餐飲業里千億級的最大單品市場是什么嗎?
沒錯,就是小!龍!蝦!
在2015年,傳統龍蝦館生意火爆,O2O品牌大出風頭,造就了小龍蝦在中國3萬億餐飲市場里5%的份額。
小龍蝦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大江南北,成就千億級的最大單品市場。這背后少不了小龍蝦群眾基礎、互聯網、精明商家的力量,這三股力量形成合力,將小龍蝦熱潮推至巔峰。
也許精明商家們都意識到了小龍蝦在今年的發展不是很被看好,所以2016年小龍蝦之戰的第一槍早早就打響了。在帝都北京,在江城武漢,在霧都重慶,在金陵南京……傳統龍蝦館把“第一口蝦”的時間提前,在3月中上旬提前開啟,比往年足足早了半個月到一個月。
那么在2016年,小龍蝦是否還能再次上演去年的瘋狂呢?本文將從3個方面去分析小龍蝦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眾所周知,小龍蝦最肥美的季節是在5-9月。而3月份,正是小龍蝦食材價格的高峰期,那為何諸多龍蝦館還要爭先提前上市呢?
圈內人分析,“由于小龍蝦的季節特性,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沉寂,為了提前培育消費者形成小龍蝦季節性消費的習慣,商家不惜成本也要提前啟動,越早越占先機。而小龍蝦O2O品牌的新鮮玩法,是為了迎合現在的年輕人,猛挖線下引流。”在筆者看來,商家們在非小龍蝦旺季時間段搶先上市,無疑是飲鴆止渴的行為。這可能也是因為小龍蝦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家們不得不提前上市來拉攏消費者從而占據市場先機。
季節性的限制除了導致競爭更加激烈外,還會導致小龍蝦的消費斷檔。當小龍蝦消費旺季過去,餐飲行業剛好又進入了下半年的餐飲消費旺季。這時,主打小龍蝦的餐飲企業已經失去了小龍蝦這根支柱,該以什么產品、能以什么產品來度過沒有小龍蝦的日子將成為他們頭疼的問題。
當然,季節性的限制還會導致小龍蝦的成本升高,此問題在第三點集中討論。
那現在有沒有什么技術可以解決小龍蝦的季節性限制這個問題,就像大棚蔬菜一樣一年四季都有產出?
技術,有,海鮮冷凍技術就可以解決小龍蝦得季節限制問題,使用冷凍技術可以保證小龍蝦冷凍之后還是活的。但是,冷凍后的小龍蝦口感到底如何,到底能不能得到消費者歡迎,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目前而言,季節性限制是一個繞不過的關卡,對小龍蝦的發展還是很不利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雖然小龍蝦餐飲店一個接一個,但真正能叫得響的小龍蝦品牌并不多。為什么?以為小龍蝦的加工烹飪過程并無太高技術含量,可復制性太高,準入門檻又低,瘋狂擴張后面臨的自然是殘酷的淘汰競爭。
餐飲行業從來不缺盲目跟風最后慘淡收場的例子。小龍蝦作為近年來的流行菜品,成為經營者和消費者追逐的潮流,尤其今年掀起了近年的高潮。許多經營者看見人家的店火了,沒做市場調研就簡單復制抄襲,整個市場是比較混亂的,且尚屬于稚嫩階段,急功近利者居多,這種模式難以面對市場的嚴峻考驗和消費者喜新厭舊的心理。任何流行事物都有個周期,餐飲也不例外。如果蜂擁而上,盲目跟風,式微的局面就會來臨。之后,隨著消費者對小龍蝦新鮮感的逐漸喪失,口味上沒有創新和突破,就無法繼續刺激消費者的食欲和購買欲。
一提到龍蝦價格,估計大家心里不自覺地就會想到當初38元一只的青島大蝦。不管是大蝦還是小龍蝦,作為海鮮食品,價格確實是比較高。
近日就有媒體報道,今年3月中下旬提前上市的小龍蝦,個頭大的買到了近90元一斤,個頭稍小的也賣到了近70元一斤。
是什么原因促使小龍蝦價格迅速上漲呢?歸結起來就是供給﹤需求。
第一個原因是季節性限制。現在還不是小龍蝦的捕撈旺季,供應量有限,所以價格自然就漲上去了。
第二個原因是市場需求。商家們提前搶“鮮”上市一是為了搶占先機,同時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提前品嘗小龍蝦的需求。
第三個原因是養殖困難。大部分地區的人工養殖龍蝦尚未形成規模,龍蝦的肉質也在下降,小龍蝦的供給吃緊。
以上三點可以說是阻礙小龍蝦發展的重要因素,當然也不排除在今年這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甚至,今年也許會有其他單品出現,替代小龍蝦成為下一個爆品。
所以,關于小龍蝦在2016年還能不能火這個問題,您可以在文章結束留言發表您的觀點。
—END—
精彩內容推薦:點擊圖片查看活動詳情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