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諷刺,而是現實。如果沒有餐飲業,中國的商業地產的泡沫,可能已經破了。
零售業都因為網絡沖擊沒了生意,餐飲業卻為購物中心帶來了人氣。但餐飲業其實并不好過。去年下半年,北上廣深四個城市161287家廳,上海每天關閉350家。雖然不賺錢,房租還是要交的,餐飲人最后都去拯救了房地產。
餐飲愛上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里餐飲業越來越多已經不是新聞,以往餐飲業會占據購物中心的10%-20%,如今,30-40%甚至50%都有可能。很多購物中心進入市場時,最先開業的往往也是餐飲區域。
這種情況無可厚非,餐廳的社交功能被一次次提起,環境自然不能太差,與高大上的購物中心形成天然的默契。
購物中心里,餐飲所占的面積越來越多
中國人天生喜歡扎堆兒,不管是吃飯的還是做餐飲的,所以有人的地方肯定就有生意。長期以來,購物中心的客流量相對而言有保證,而且基本都是年輕人,是消費主力,這對餐飲人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
當然,地鐵口、新的社區旁這些地方,同樣是吸引了很多餐飲店。
大眼想說的是,對于其中很多的餐飲老板來說,進入餐飲業賺不賺錢難說,卻拯救了中國的商業地產,尤其是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的泡沫
從南到北,商業地產項目一個又一個上馬,早就有人喊,商業地產泡沫要破了。
應該是2010年之后,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里,商業地產項目一個跟著一個出現了。大眼以京廣線為軸,選了三個城市作為樣本,匯總了2016年將要開業的購物中心數量。
在很多城市,大體量的購物中心都在大批出現
在首都北京,2016年度擬開業的商業項目共有26個,主要以購物中心、城市綜合體類型為主,包括北京豐臺萬達廣場、北京佳兆業廣場、we.mall新業廣場等,豐臺區和朝陽區開業項目最為密集。
在廣州,2013年底體量在1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購物中心156個,其中有46個在建。全長約2.8公里的天河路,集聚了太古匯、正佳廣場、天河城、萬菱匯等8家大型商業綜合體。2016年將要投入使用的大型購物中心,在30個左右。
在河南鄭州,2015年有萬象城、大衛城爭搶200米的繁華,2016年,則將有11個購物中心投入市場,熙地港、惠濟萬達、杉杉奧萊、高新數碼港等商業的面市將揭開鄭州商業發展的“另一優美篇章”。
在其他城市,這種情況都有發生。有了這些重磅的大家伙,街道邊、地鐵口這些位置的商鋪,我們暫且不說。
省長也急了
每一個購物中心里面都附帶了數十甚至上百家餐廳。或許,這些購物中心應該改為“吃飯+娛樂中心”。
差不多整整一百年前,中國第一個百貨大樓在上海誕生。長期以來,購物中心唱主角的都是服裝和化妝品,即使在現在,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綜合商場里面,服裝占據五六層的位置。
少量購物中心會有美食廣場,但飯菜質量一般,其主要顧客也是逛街逛累的人。在那個時代,購物中心的運營方似乎也沒打算從餐飲這個領域謀得多少利潤。
在購物中心崛起的同期,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式到來,網絡購物變得越來越普遍和方便,于是,購物中心的服裝店淪為了試衣間,利潤一步步下跌。
就在這幾天,有公司針對河南鄭州的購物中心做了一份數據報告,顯示2015年鄭州22個重點商業項目有14個項目的業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家公司做的鄭州購物中心業績報告(未經數據主體證實)
這甚至引起了河南省省長的警惕。正在召開的河南兩會上,河南省省長謝伏瞻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防控商業地產風,鼓勵房地產企業跨界發展”。
為什么要勾搭購物中心
然而,幸虧還有餐飲業。
在河南鄭州的中原萬達廣場,大眼采訪過一位做火鍋的李老板,他的店就在萬達影院的下面,但不幸的是,背對上樓的樓梯。即使每天進出萬達影院的人眾多,看到他的店的人并不是太多。
線下的零售業,正在走下坡路
生意不好,但上述的原因只是一方面。李老板說,購物中心里的餐飲同質化太嚴重了。“你看這一層,做時尚火鍋的有三家,再加上烤魚這樣的類火鍋,六七家。再多人,生意能有多好。”
然而讓李老板驚訝的是,仍舊有很多人愿意進到購物中心來。“我這個店面位置不好,但也是好不容易搶過來的。想做餐飲的太多了,他們感覺人氣這么旺,來了不賺錢都不可能。”
大眼也曾和購物中心負責招商的人交流過,服裝不是不招,大牌還是要引進幾個的,但餐飲業是必須要引進的。“我們不能否認,服裝、化妝品這些傳統零售業的明星吸引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如今最吸引客流量的是餐飲,其次是娛樂。所以,對于餐飲大牌,即使是免租,也要引進過來。”
該負責人說,有零售有人來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有餐飲人有人來,之后才能吸引服裝等其他業態的入駐。
餐飲業拯救商業地產
因為有了前赴后繼的餐飲人,即使空置率在上升,購物中心的租金也沒有下降。
以廣州為例,在2015年,廣州全市主要優質購物中心的空置率有所上升,達到3.9%,環比增長1.2%。但首層平均租金保持穩定,環比和同比分別微升1.2%和0.8%,達到人民幣每平方米每月707.1元。
從2013年開始,大眼總是聽到這樣的話餐飲老板在為房東打工、為員工打工,不賺錢,還感到很累。應該的,因為你做的不是一個行業,商業地產的壓力,也在餐飲老板們的身上。
表現在數據上,餐飲業看上去很紅火,但數據并不好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在2015年下半年一共新開了20余萬家,也關閉了161287家,其中上海下半年一共關閉了63296家,占據39.2%。
這意味著上海平均每月有1萬多家餐飲關閉,平均每天就有350多家關閉。北京緊隨其后占30.8%,而廣深則是北上的一半,分別是16.9%和13%。
然而,購物中心繼續開,進入餐飲業的人也依然很多,即使已經過剩也不退縮。大眼也總能看到勸餐飲從業者謹慎的消息,然而好像并沒有起到什么卵作用。
所以,餐飲老板和未來的老板們,那就來吧。回到開篇的話,飯店不賺錢,起碼可以拯救商業地產。
來源:餐飲領袖世界(canyinlxsj)
編輯:紅餐網_Bella
紅餐網,超過60萬餐飲人共同關注!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