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奴的黑馬之路:用毛肚打垮海底撈的服務

      如今的餐飲業,像是一場針對餐飲人的大考。在這場考試里,是憑借實力逆勢上揚,還是跟風搭車保住底褲,亦或是解題錯誤被罰出場……

      但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我們為你講述一位“考生”的故事,他就是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

      11年抗戰,在河南火鍋市場,巴奴與"無法撼動"的海底撈平起平坐。海底撈講服務,巴奴則打出了菌湯和毛肚,走上了“產品主義”之路。

    考生資料卡

    考生姓名:杜中兵

    備考時間:11年

    答題內容:打造巴奴毛肚火鍋品牌

    自我打分:個人70分

    2012年12月:挑戰海底撈

      2003年12月,首家巴奴火鍋店安陽籌備完畢,從2004年元旦開業算起,11年間巴奴成功實現了“三級跳”。

      2004年至2008年,巴奴在牢牢占領安陽之后,試探性地北上邯鄲,南下鷹城,雖然有所斬獲,但是畢竟都是三四線城市,實非用武之地。

      想走向全國,必先拿下鄭州。然而,鄭州作為兵家必爭之地,有一個巨頭讓杜中兵望而卻步,它就是“人類無法撼動”的海底撈!

      不過,反復掂量后,賊心不死的杜中兵還是來了。2009年8月,巴奴火鍋正式亮相鄭州市經七路,廣告語是“本色,本味”。

      三年過后,巴奴火鍋店面在全國超過100家。別的火鍋冬天排長隊,巴奴夏天都能排長隊,可謂風頭正勁。

      2012年年底,“國八條”來襲,加上宏觀經濟下行,餐飲行業陷入新一輪調整和洗牌。機緣巧合,此時的巴奴火鍋也突然“變臉”:更名為巴奴毛肚火鍋,廣告語變成了“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

      傻子都知道這個廣告語的含義,也不難感受到隱藏其后的冰冷刀鋒。只是不少人疑惑,以區區一家地方年輕品牌之力,巴奴準備如何向行業大佬發起挑戰?

      彼時,海底撈已經穩居全國餐飲百強前列,布局全國,年銷售額達數十億,擦鞋,美甲,服務無所不用其極,品牌影響力可謂如日中天。在鄭州市場上海底撈也占盡先機:早來三年不說,在鄭州市區的布局基本完善,沒有一家店不排隊。

      網絡數據也可見一斑:2012年年底,鄭州市各大點評網站上,品牌火鍋推薦指數海底撈是50%,巴奴僅有百分之十幾。這確實是一個讓人不寒而栗的對手,也似乎是一場沒有懸念的競爭。

      然而,三年過去,鄭州各大點評網站上,巴奴推薦指數已經超過其他品牌,穩定在40%以上。巴奴在鄭州的直營店面,從當時的5家,變成了現在的14家,幾乎是海底撈的兩倍。翻臺次數、排隊指數、人均客單等等各項重要指標,均實現反超。

      成績上的加法,卻取決于操作上的減法。從2013年開始,杜中兵開始往品牌的“根部”用力,砍掉多余的枝干。當年,巴奴把全國的加盟店壓縮了50%。2014年,又砍掉了剩余的2/3,目前僅剩六七家,明年七八月份前將全部取消,實現巴奴品牌全直營。

      從2012年年底到2015年年底,巴奴在全國的門店從100多家下降到40家左右,但是直營店卻從12家上升到34家。就直營店的業績而言,巴奴早已是河南餐飲當之無愧的冠軍,即便放眼全國,也足以排在靠前的位置。

      越來越多的人從疑惑轉為期待:巴奴挑戰海底撈,未來還會上演哪出好戲?

    2014年12月: 頓悟!產品主義才是根!

      “曼哈頓新店的裝修在我看來還是太重了,產品永遠是品牌最大的核心,裝修、服務、環境等關聯性東西,要講究適度,錢跟精力一定要花在桌面上。”談起最新開業的這家店的裝修,杜中兵似乎并不滿意。

    巴奴毛肚火鍋曼哈頓新店內環境

      產品、品牌、品牌力,這是三個小時的交談中,杜中兵提到最多的字眼。說起自己提出的“產品主義”,他認為更多的源于自己的挑戰心理,挑戰市場發展亂象、挑戰行業品牌權威、挑戰自己對于品牌的認知。

      近年來的餐飲市場,各種理念可謂眼花繚亂,裝修、服務、互聯網思維……而且每一種理念的提出和風行,都會引來一群粉絲頂禮膜拜,爭相效仿。

      2012年,巴奴進入鄭州市場已經三個年頭。雖然祭出了“本色本味”的大旗,但是生意并未有想象中的火熱,在與外界的競爭中甚有些力不從心。這讓當時的杜中兵陷入了沉思與迷茫。

      本色是什么?本味又是什么?品牌傳達出的認知就不清晰,如何讓消費者記得你,認可你呢?

      2014年,鄭州餐飲市場火鍋業態異軍突起,最高時達到了3000多家的體量,除了數量激增之外,各類靠裝修、服務、創意取勝的火鍋店讓人眼花繚亂,其中一些更是受到消費者瘋狂追捧,一度成為微博熱點話題。

      “互聯網來了,市場很浮躁,每個人都很浮躁。人家都在玩裝修、拼服務、玩營銷,你還是榆木桌子、凳子,還是那幾樣產品,就好比一個老頭兒站在一堆時尚的年輕人中間,顯得是那么的扎眼,那么的不入流。”談起當年面臨的困惑,杜中兵坦陳自己的迷茫和承受的壓力。

      “尤其是互聯網思維,到底要不跟風?黃太吉、西少爺、伏牛堂、雕爺牛腩……看著這么多互聯網餐飲品牌一飛沖天,一點兒想法沒有是假的。”杜中兵回憶說,幸運的是,在沒有完全看準之前,他和團隊選擇了堅持,再等等看。

      結果,這一等就等來了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時代。

      服務顧客的嘴永遠比服務顧客的人更重要,這是他一直堅持的觀點。于是,從品牌創立之初就堅持的金牌毛肚此刻在腦海中清晰了起來——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這句后來傳遍大街小巷的廣告語就這樣跳了出來。

      在當時,這句廣告語被很多人看成是一種傍名牌的炒作,而在杜中兵心里,這就是巴奴將來品牌發展的核心所在。

      挑戰別人容易,難的是挑戰自己。他開始反思,十幾年來巴奴從來沒有倒退過,一步一個臺階的往上走,甚至“非典”、行業出現食品安全危機等特殊時期,巴奴的生意相比以往更加火爆,憑的是什么?就是自己面對外部環境、競爭壓力時所表現的堅守與冷靜,時刻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就這樣,杜中兵在看似一片喧嘩、浮躁的市場當中,以不變應萬變,按下了巴奴將要起來的“互聯網”化勢頭。

      也正是在這樣一段面對外部壓力、自我質疑、不斷反思的特殊時期,他想通了:產品與品牌、產品與裝修、產品與服務、產品與營銷、產品與體驗等的關系在他腦子里瞬間清楚了——“產品主義”概念一躍而出。

      產品主義,根在產品、重在主義。它不僅僅是好產品那么簡單,而是在產品這個基礎上附加了更多的價值和情懷,是一種團隊信仰、是一種品牌思維更是一種戰略方向。

      頓悟,時間是2014年下半年。“想通了之后,感覺非常暢快,就想著除了做好巴奴之外,還要有行業責任,把這種感悟分享給所有人,讓更多同行少走彎路。”

    2015年12月:今年說的多了,做的少了

      時間步入2015年,餐飲行業似乎越來越大勢不妙。而此時的杜中兵,覺得自己有講點什么的必要了。

      3月份,在武漢一次全國性的餐飲數字論壇上,幾百個餐飲大佬面前,杜中兵首次開講自己的產品主義。“我講的比較早,后面還有幾位嘉賓等著講。后來有人告訴我,我講完之后下面人就不敢講了。因為我講的時候已經把市場正熱的裝修、服務、體驗、互聯網等流行化思維批了個遍,而這正是他們原本要講的核心。”

      首秀不錯,半小時的演講讓杜中兵覺得暢快淋漓,非常舒服。而第二次出場,就讓這個正直的漢子多少有些憋屈。

      “后來又在杭州講,當時海底撈、外婆家、西貝等大佬都在下面,當天感冒發燒沒講好,頭上一直冒汗。想一句說一句也是得罪了不少人。”杜中兵說到。后來活動主辦方甚至找他談話,言語之中頗有微辭。

      本來是好事,處處受排擠,想為行業做點事就這么難?懷著一肚子委屈,杜中兵當天在微信上寫下這么一段話:難道老大做的都是對的?錯了就不讓人說話了?這么大一個中國餐飲不能接受點挑戰和批評?中國餐飲的發展只需要贊美?做大了就什么都對?我堅信行業的發展需要挑戰和被挑戰,才能更多更快的進入世界舞臺,我愿意為此作出努力和犧牲!

      既然外面的人不愛聽,那就先回家門口講清楚了再說吧。4月份,杜中兵將這種想法告訴了井田傳媒的胡建強。兩人一拍即合,但是在具體組織方式上,胡建強還是表達了自己的擔心。

      “河南餐飲行業的論壇很多,都是多個嘉賓參與,一個品牌的負責人單獨講一天,還沒有先例。”胡建強回憶說。還有一點讓他也很為難:杜中兵想打造一場有門檻的課堂,所有聽課的必須交費。盡管這個費用注明將用于公益事業,但是有多少餐飲人愿意掏錢聽課,毫無把握。

      最終,出于對行業發展有利的考慮,胡建強還是決定支持杜中兵干這一票。“當時我做了最壞的打算,報名聽課的可能只有二三十個,杜總說有多少算多少,不追求人數。”

      然而,結果超乎想象,最終交費到場的餐飲人超過120人。

      產品就是品牌的“1”,裝修、服務、互聯網等流行化趨勢都是后面的“0”,這個“1”是根本,沒有這個“1”后面再多的“0”都毫無價值。只有具備了這個“1”,后面不斷增多的“0”才有價值,品牌才有生命力。這是演講當中,杜中兵對于“產品主義”的形象概括。

      6月份,還是在鄭州東區魯班張酒店,杜中兵就“產品主義”二度開講,共有150多位同行交錢聽講。此后數月,河南餐飲乃至食材供應商,產品、聚焦成為主流共識。即便是國內的一些餐飲大佬也已成為“產品主義”的擁躉……

      “昨天夜里剛從安陽檢查一天回來,盯門店供應鏈管理、產品研發、區域制度規劃。總的來說,講課這事兒對自我精力消耗還是挺大的。”

      時至中午,陽光透過窗戶打在這個中年男人滄桑的臉上。杜中兵抿了一口咖啡,仿佛自言自語說,“今年說的有點多了,做的就顯得有點少了,今后一段時間要少說多做。”

    對話杜中兵

    餐飲老板是難度最大的“導演”

      問:“國八條”三年里,餐飲市場競爭形態發生很大變化,你怎么看?

      杜中兵:國八條”的出臺讓餐飲行業發展從感性回歸了理性,這三年的市場競爭其實就是對品牌、品牌力的考驗。都說高端餐飲不行了,為什么大董活得很好能逆市上揚,別的品牌就不行呢?這時候,就愈發能看出一家品牌的積淀與品牌用力方向,你的品牌是“根部”用力還是“枝干”用力,看這三年的表現就一清二楚。

      問:你是“產品主義”的發起人,在你心里,好的產品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杜中兵:我認為好的產品不僅在產品本身,它是以產品為基礎,由此引發的產品體驗,這從消費者進入門店就開始,包括產品食材、制作方法、展示形式、呈現方式、上桌氛圍,到消費者離開店面為止,一系列的產品體驗過程。

      問:現在很多人對餐飲市場比較悲觀,你對未來的行業走勢怎么看?

      杜中兵:除了“國八條”政策影響之外,行業目前形勢與市場經濟走向也密不可分。

      中國經濟下行,遍地開始集資融資,但是卻缺乏相應的市場規范與管理,集資案時有發生,老百姓錢沒了著落,存款受到了威脅。其實很多人還是具備消費能力的,只不過存款受威脅,消費信心降低了。這時候,市場就出現了“口紅效應”,微消費流行,很多人通過這種小額消費來追求心理的滿足與幸福。

      市場不景氣,消費信心受打擊,市場潛在微消費旺盛,所以真正專注于餐飲的人沒有必要過度擔心。

      問:你對餐飲同仁有何忠告?

      杜中兵:很多人認為餐飲的準入門檻很低,我覺得餐飲是百行之首。開餐飲店就像拍一部沒有結尾的電視連續劇,餐飲老板就是最難當的導演。他不僅要有做好的愿望,還得有各種能力,管理產品的能力,管理門店的能力,管理團隊的能力,還得懂品牌、懂人性,差哪一樣,都不可能做好。

      問:過去三年,巴奴可以說是河南餐飲最大的黑馬,你給自己打多少分?

      杜中兵:勉強打70分吧,嚴格來說只能打60分。

      問:巴奴未來下一步的發展目標呢?

      杜中兵:我們不給自己定硬性指標,比如一年開多少家店,營業額多少之類的。但是總的目標是讓巴奴更健康,讓品牌更強大,讓毛肚火鍋走向世界。

    來源:河南餐飲(hncy63828292),有改動

    作者:謝進輝、郝俊峰,井田傳媒

    編輯:紅餐網_孟北

    紅餐網,超過60萬餐飲人共同關注!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0266.html

    (0)
    上一篇 2015年12月25日 21:32
    下一篇 2015年12月25日 21: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