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餐廳生意火爆,但問題是你根本學不來

    幾年,無人餐廳逐步興起,德克士、五芳齋、海底撈、京東都在試水無人餐廳,并且生意火爆。

    到底無人餐廳是真的降低了企業的成本,還是僅僅是一種噱頭呢?

    注意,狼來了!

    京東在天津濱海新區,開了一家未來餐廳,主打高科技:配菜、傳菜全部由機器人操作,炒菜機器人可以烹調40多道菜。

    火爆程度通過一組數據就可以反映:下午5點正式晚餐營業時,400平米的店內,已經排起長龍;每天僅晚餐的顧客平均流量就高達300位,翻臺率約為3.0……

    盡管外界關于京東開設無人餐廳的理由眾說紛紜,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是,隨著德克士、五芳齋、味多美、海底撈等多業態餐飲品牌試水,智能化無人餐廳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

    1

    無人餐廳出餐效率更高

    出餐效率提高,是無人餐廳被青睞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7年11月,快餐品牌德克士在上海開設了一家無人餐廳。顧客通過掃描餐桌上的二維碼,可以在微信界面點餐、支付,然后根據自己的取餐號,在智能貨柜中拿餐。除了后廚負責食品加工以外,從點餐到取餐,基本沒有多余的人員。

    △ 德克士無人餐廳

    在德克士母公司副執行長邵信謀看來,普通德克士門店只有4條取餐通道,而無人餐廳多達12個智能取餐貨柜,能讓顧客減少排隊時間,從而提高點餐、取餐的效率。

    更重要的一點還在于,自助式的手機點餐方式,“更自由,也更好玩”,容易吸引年輕的消費者,而他們正是德克士主要的消費群體。

    無獨有偶,今年2月份,盒馬鮮生在上海南翔的機器人餐廳也正式對外營業。

    據了解,通過使用更先進的設備,比如空氣炸鍋、自動化炒菜機等,盒馬機器人餐廳的烹飪速度比傳統方式快50%。一條正常需要15分鐘蒸制的鮮魚,在這里只需要4分鐘,平均送餐時間也在40秒左右。

    2

    省掉6個服務員,一年節省36萬元

    出餐效率高的另一面,是對人力成本的節約。

    五芳齋文三路店坐落于杭州西湖區商業中心,靠近華星時代廣場、黃龍國際中心等辦公寫字樓。

    △ 五芳齋無人餐廳取餐貨柜

    2018年1月份,這個擁有90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也開始試水無人餐廳,將文三路店改造成以機器點餐取代人工服務的店鋪。

    與德克士類似,用戶在五芳齋文三路店可使用手機完成點單、支付環節,后廚人員將制作好的餐食放入智能貨柜,顧客可憑有效信息取餐。

    據五芳齋總經理吳大星介紹,正式營業一個月之后,文三路店營業額同比增長超過40%,門店員工數也由之前的13人,減少至7人,“以每人5000元月工資計算,省掉的6個員工,一年可節約36萬元”。

    離杭州一千多公里的北京,烘焙品牌味多美,也嘗試通過科技手段,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北京朝陽華普大廈一樓,味多美開設了一家可24小時營業的自助智慧面包坊,顧客可以自助掃碼付款,購買面包。

    味多美方面表示,隨著智能設備的使用,智慧面包坊的員工數量,會比傳統同等大小門店少40%,而24小時無人售貨的模式,還能延長門店經營時間,提高坪效,一舉兩得。

    3

    無人餐廳的黑科技——增強用戶就餐體驗

    10月28日,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智慧餐廳,等位區呈階梯狀,最多可容納100多位客人。一個寬13米、高3米的影院級巨幕投影屏是最大亮點,除了播放3D動畫影片之外,還可支持20人同屏競技玩游戲,獲勝者將得到海底撈折扣券。

    △ 海底撈智慧餐廳投影屏

    海底撈智慧餐廳的就餐區環境,也別有一番特色:通過360度環繞立體投影,星空、桃園仙境、雪山、油畫、治愈系六大主題輪番播出,給顧客帶來一種新的沉浸式就餐體驗。

    據店經理介紹,開業僅一周,海底撈智慧餐廳就異常火爆,“下午3點就開始叫號,不到兩個小時,當晚的預約號碼就全滿了”,小編現場體驗發現,前來消費的顧客,大多以年輕人為主。

    沒有在海底撈智慧餐廳排上號的用戶,一臉失望。但轉過身,他們就開始拍攝店內裝飾,儼然一個新的打卡網紅店就此誕生。

    注重用戶體驗感,也在京東未來餐廳得到體現。

    在京東天津濱海新區餐廳大堂內,同樣擺放有兩臺體感游戲機供用戶玩耍,在一個可容納20人就餐的包間里,也裝有投影設備,可180度展示櫻花、草原、山谷等主題風景。

    4

    無人餐廳是噱頭or潮流?

    不過,就在無人餐廳吸引顧客眼球的同時,餐飲行業從業者卻表達出不一樣的聲音,某資深餐飲人士表示:“不管是海底撈,還是京東,無人餐廳只是一個噱頭,宣傳成分更大。”

    在他看來,高昂的成本費用,比節省的人力成本更大,中小企業根本就沒有試水的可能。

    據了解,海底撈智慧餐廳籌備時間近3年,耗資約1.5億元,而財報數據披露,一家普通海底撈門店投資成本為800萬~1000萬之間。這也就意味著,開一家海底撈智慧餐廳的資金,可以用來開15~19家普通海底撈餐廳。

    另一方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盒馬鮮生CEO侯毅透露,盒馬機器人餐廳僅設備投入就高達700萬元。這對普通餐飲品牌來說,可能是一個無形的高門檻,難以跟進。

    △ 盒馬南翔機器人餐廳

    一位二線城市餐飲老板說:“海底撈是火鍋行業的標桿,無人餐廳模式更多是一種探索。”他在東南某省會城市,有7家火鍋店。不過,在他看來,這些新穎的形式,成本高昂,不太適合他們這種中小企業采用。

    三全食品研發和產品總監苗臣則表示,現在市面上的無人概念餐廳,其實,更多的是智能化餐廳,利用高科技設備,替代一些基礎的操作流程,比如:上菜、傳菜,但核心環節還是要依靠人工,“不可能完全做到無人”。

    5

    無人餐廳的未來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實際上,在更早之前,國內外就有餐飲品牌嘗試無人餐廳的概念,但發展結局都并不太順利。

    作為無人餐廳鼻祖,美國餐飲品牌Eatsa,因為擴張速度快,跨區域運營難度大,最終關閉5家門店,只剩舊金山大本營兩家餐廳繼續經營。

    △ 美國無人餐廳始祖Eatsa

    而國內最早喊出“無人餐廳”概念的人人湘,只不過是一套智能點餐系統加上一個傳輸帶而已,雖然通過噱頭吸引了多位餐飲老板前去參觀,終因噱頭大于實際作用,以賬面虧損100多萬的方式悄然告別。

    那么,無人概念餐廳真的只是一種噱頭么?

    在苗臣看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經營效率,是餐飲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而無人餐廳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如果未來機器生產成本能夠降低,那么,大規模使用機器代替基本的人工服務是可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各大餐飲品牌紛紛試水無人概念餐廳的同時,在年初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上,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卻親自上陣,客串服務員端盤子。

    接受訪問時,吳國平表示,盡管機器人能夠提高效率,但餐飲行業的本質還是服務業,顧客眼中的價值要靠體驗獲得,機器端上去和人端上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工業化和機械化的同時,怎么把互動、體驗拉回來,把人文的東西加進去。”吳國平說。

    來源:新餐飲洞察(ID:xincanyindc)

    編輯|紅餐_萬馨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045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19日 21:39
    下一篇 2018年11月19日 21:4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