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黃太吉、西少爺、伏牛堂等一批帶有互聯網基因的餐企迅速崛起,離不開資本在背后的推波助瀾。然而,資本與餐企“相愛相殺”的故事總是不斷上演著最新版本。日前,青年菜君因投資方臨時跳票,導致資金鏈告急,目前正在尋求拆分并購以解燃眉之急。而黃太吉、伏牛堂等互聯網餐飲品牌也在資本的“脅迫”下,不得不走上高度標準化的可復制發展模式。繼傳統餐飲俏江南、大娘水餃等因資本介入陷入“內亂”影響企業發展之后,互聯網餐飲對資本“重度依賴癥”的副作用也開始逐漸顯現。
每天一張原創餐飲插畫 | 版權:深圳餐謀長策劃公司
上周,半成品生鮮電商青年菜君遭遇投資方臨時跳票,導致青年菜君“急性崩盤”,為解燃眉之急,青年菜君不得不開始尋求拆分并購的可能,曾經的“明星”企業如今卻不知未來命運如何。青年菜君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無奈道,“在‘資本寒冬’,我們真的是幾乎完成了新一輪數額十分可觀的融資,說明我們選擇的行業并沒有問題,我們甚至已經開始布局融資后的工作,對跳票毫無防備”。
目前,青年菜君已對業務規模進行了收縮,關閉了青年菜君在外賣平臺上的入口,僅保留青年菜君的微信服務號入口,以“當日下單 次日送達”的方式運轉。該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青年菜君已經在技術等方面做好了將目前“當日下單 次日送達”改為“當日下單兩小時內送達”的準備,融資到賬后,青年菜君將對現有的物流體系進行升級,“但現在說什么也沒用了”。
對資本的過度依賴是目前互聯網餐飲品牌最大的軟肋,資本不但能決定依賴資本發展的企業的生死,也能左右企業的發展方向及節奏。據知情人士透露,創立時間較早并已完成多輪融資的伏牛堂,原本并未打算推行標準化料包。但在資本的推動下,“被迫”施行高度標準化的生產方式,以期加快市場布局,然而目前看,市場推進效果并不理想。今年初,某新媒體曝出“黃太吉融資失敗瀕臨倒閉”的消息一時刷爆朋友圈,雖然很快被證實是個假新聞,但假新聞能被眾多人信以為真,足以證明公眾對于互聯網餐飲對資本的重度依賴早已了然于心。
餐飲企業上市難一直是餐飲行業的一大特點,于是登不上主板的餐飲企業開始向新三板及眾籌等融資方式靠攏,而隨著近兩年餐飲市場恢復增長,也吸引了不少外資注入中國餐飲企業。帶有互聯網基因的互聯網餐飲企業則是努力地尋找新的項目或思路,以期獲得風投的青睞。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多數互聯網餐飲品牌仍處于高速擴張期,擴張的成本很大,因此很多互聯網餐飲企業都未能實現盈利,需要獲得資本的輸血才能進行正常的運轉,而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張、模式的不斷調整,需要的成本投入也會越來越多,因此需要不斷地接觸融資,這也讓企業逐漸患上“資本依賴癥”,企業的創始人能掌握的話語權也就被逐漸削弱。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美食財經
編輯/俊亦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