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歲那年,我絕沒想到外賣會變成這樣!

    外賣員送餐晚點、倒灑,收到差評的不止是外賣員,還有餐飲商家;

    外賣平臺提價促銷,推薦滿減優惠活動,顧客收益餐飲商家虧本買吆喝;

    如今,餐飲商家錢花了,本錢給了,一個潛規則卻又讓他們更受“委屈”。

    這兩天,有媒體報道外賣行業居然也有潛規則,不少外賣線上價格竟比堂食價格貴近20%,有的甚至貴一倍,即使用紅包返現、首單立減、滿減優惠,線上價格仍舊貴于堂食。

    此文一出,很多食客大為震驚,紛紛吐槽餐飲商家“心黑”,套路深。事實真的如此嗎?

    01

    錢都被平臺賺了

    再滿減感覺要被逼死了

    沈佳和老公開的湘菜木桶飯店,每到飯點外賣平臺系統的報單提示就不斷。沈佳忙著接單,丈夫在后廚忙活,生意一派興隆。

    但如果告訴你,小兩口的夫妻店根本賺不到錢,你信嗎?

    沈佳說,由于木桶飯物美價廉(10-20元不等),每天的外賣訂單真的不少,但是一算賬,扣除成本人工還有房租,還要給平臺一筆不菲的提成點數,滿打滿算也就是僅僅夠糊口。

    “兩大外賣平臺的提成點數15%-20%不等,即使參加了滿減優惠活動依然要抽取20%的提成,再做下去,真的要被逼死了!”雖說外賣平臺為沈佳帶來了不少客源,但她對其依然是嗤之以鼻。

    △三大外賣平臺部分地區的提成點數(數據來自優糧大學2017.11.9第一版)

    被外賣平臺“綁架”的餐廳,絕非沈佳一家。據了解,目前兩大外賣平臺美團和餓了么的提成點數根據不同的城市和品類有所差別,但是基本都在15%以上,也就是說一份快餐賣20元,商家就要給平臺3—4元不等的提成。如果餐飲商家推出滿減優惠活動,如,滿30減3、滿40減4等活動,那么加上平臺抽成,以一單30元的外賣來算,扣除滿減優惠和平臺抽成餐飲老板最終收入只有22.5元,這個還不算人工成本等。

    因此,對于媒體曝光有商家在平臺上標價比堂食上貴,她雖然覺得略有夸張,但是從情感上十分理解這種做法。“小商家的錢都被平臺賺了,還要做各種滿減活動,不提價就真的是只能虧本經營了。”

    不做外賣沒生意,做外賣不做活動同樣沒生意。做外賣死,不做外賣同樣死,這讓很多餐飲老板進入了一個死胡同。

    餐飲人心聲

    @開路吧煎餅:外賣不做是死,做了更死,我做了20-12的滿減活動,商家是出來掙錢的,掙不了錢只能是給平臺了,21個點的抽成之后所剩無幾!要想掙錢只能狠點,顧客既然點餐叫外賣就有享受配送費,各種費用價格的心理準備!

    @蘇:很多人看到店里外賣送餐好忙活,不知道的還以為老板能掙多少錢了,但是個中滋味可能只有自己清楚。很多開店的朋友都跟我抱怨過這個問題,沒辦法,壟斷行業就這操行。

    02

    外賣員漏送

    差評黑鍋餐廳都背了

    媒體報道外賣員因為送餐遲到等電梯哭了,很多食客看到這個新聞很揪心,但是其實外賣員被差評餐飲商家也不會好過。

    張靜開了一家專門做水果茶的店,除了堂食,附近寫字樓的白領的外賣訂單占了門店營業額的絕大部分。由于用心經營,張靜水果茶飲店的生意一直不錯。但是一到下雨天她就會十分糟心。

    “我們店的外賣訂單一直都是好評,排名都挺靠前的。但是因為一個下雨天外賣員遲到并且飲料倒灑讓顧客給了一個差評。”張靜說起這個心里很是委屈,她知道不能怪外賣員,但是這個差評吃得確實很冤枉。而外賣平臺上有規定,餐廳有差評排名就會靠后,消除差評還得與顧客溝通。

    還有遇到外賣員漏送或者送錯的,顧客一直打電話到店里催單,但是餐品很早就送出去了。結果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沒有送到或者漏送了,最后道歉退餐費還要吃差評。

    “遇到好的顧客還好說話,遇到據理力爭的顧客,你完全沒有辦法。”張靜很無奈。

    據了解,外賣平臺還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外賣員的評分和餐廳是綁定在一起的。比如,你給餐廳菜品5分,外賣員給1分,那么餐廳的評分也就只有3分。

    “外賣員和餐廳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而決定我們雙方命運的除了顧客就是平臺。”張靜對于平臺“綁架”很無奈,自己配送成本太高,人也不好招,誰讓自己的腰桿子不夠硬呢?

    這也是為什么會出現餐廳因為顧客差評上門打人,外賣員因為差評短信辱罵顧客的重要原因。

    餐飲人心聲

    @TZYH:外賣平臺比差評更黑。

    @潘氏志山(廣東):我店做平臺外賣,結果平臺現在常常不給配送,說是運力不足,配送中止,讓我們商家自己配送。我向平臺索賠也不行!我真想說,你平臺不如關了算了!

    @超:現在的外賣平臺其實已經變味了,幾乎所有的餐飲商家都是再給外賣平臺打工,參與外賣平臺就是意味著死的快點,真正掙錢的只有外賣平臺,點餐的就為了實惠,便宜,什么回頭客都是白扯,至于味道,只要能咽的下,就行,至于是用什么原材料,是不是貨真價實那就原材料沒有人會去追究。

    03

    不做活動沒生意

    做了活動來的全是貪便宜的

    李章的川菜館新開張,名氣不足,每天堂食的顧客很少。于是某外賣平臺的業務員讓他開通外賣業務,并且幫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滿減優惠活動。

    李章剛開始并不想做什么滿減優惠活動,想著的是每天推出一兩道9元特價菜,如毛利比較高的酸辣土豆絲、麻婆豆腐、手撕包菜之類的。但是業務員說,不參加滿減優惠沒有什么效果,而這個特價菜和滿減優惠可以同時做。

    李章想著新店前期就花錢買吆喝,不信他們家那么好的品質會沒有回頭客,咬咬牙推出了滿40減19的活動。

    活動推出后,訂單確實不少。但是也讓李章很心疼:原價38元一份的毛血旺+2元一份的米飯,滿減19元,加上用戶紅包減掉2元左右,即使加上餐盒費和配送費,一單下來也就27元。扣除平臺的點數,也就20元左右的營業額。

    △某外賣平臺上的滿減優惠

    后來,李章調整了優惠,滿20減8,滿60減10,滿100減20。但是這樣調整之后,還是不劃算,于是他在一個月后選擇停了滿減的優惠,只剩下特價菜的活動。

    如此做法后,“效果十分明顯的”,他的店在外賣平臺上的排名越來越靠后,區域的關鍵位置不仔細看都看不到推薦。那些點過單的顧客,除了偶爾點一下特價菜,其他菜式基本就不再點了。

    李章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花錢買吆喝,吸引的卻不是忠誠的回頭客,而是貪便宜的顧客。有優惠就來吃,沒優惠就再也不來了。

    “在外賣平臺,真的很難培養忠誠顧客。因為選擇太多,顧客大多是為了解決上班時間的午餐,一切都是以簡便為主,做高品質的外賣不是說沒有市場,但是群體真的太少了。”李章打算再觀察一段時間,看看是不是將外賣給停了。

    餐飲人心聲

    @陳默:外賣平臺潛規則,太厲害,做得再好吃的東西,你不花錢買排名,就算在便宜也沒人點,我的外賣都是自己配送,在店里吃過一次的,都讓加了微信,平臺省的錢,還能給客戶贈送。

    @追夢者:我覺得外賣平臺點餐的顧客是最沒有忠誠度的,哪家便宜哪家吃,而且外賣平臺根本不管你商家賺錢與否,只顧自己的利益,這也是我做餐飲這么多年一直謝絕與任何外賣平臺合作的原因!

    @金斗壙:本人做外賣才半年,是商家自配送的,覺的自己好傻,做生做死冒著風雨和生命危險去送餐,去遲一兩分鐘顧客馬上催單和差評,到頭來掙錢的只有外賣平臺!各位老板,別犯傻了。

    04

    外賣平臺潛規則遭曝光

    到底該由誰來背鍋?

    外賣平臺與餐飲商家的關系就像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平臺希望商家入駐吸引更多的流量以及獲得提成,商家則希望借助平臺的入口增加流量和營業額。但是當平臺出現一家或者兩家獨大,點數逐年提高,排名競價越來越難,配送成本越來高,商家必定會有種被“綁架”的感覺。

    外賣平臺商家出現“造假”行為,這個到底應該由誰背鍋?該抱怨平臺還是吐槽商家太黑?在這里,小編覺得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下:

    一哥們去買肉夾饃,對老板說:”給我來一個,不要辣椒, 給我多放點肉,放,再放,再放點,再多放點……”

    老板抬頭看著他:”我給你卷頭豬吧?”

    沒有利潤的支撐,哪來的售后服務和不斷的創新?

    所以平臺在苛刻餐飲商家,顧客在對餐飲商家吹毛求疵的時候,多想一下,當餐飲店已經無利潤可賺的時候,誰還愿意做虧本生意!

    編 輯 | 紅餐網_李曉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47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30日 21:18
    下一篇 2017年12月30日 21: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