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能讓顧客說好的,就是好菜品,甭管是哪里的廚師,做的是什么菜,捉得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幾道菜,都是別人家廚師的原創菜,賣得都快成為招牌了,趕緊來看看吧!
來源:大廚微閱讀 | 公眾號:zgdc666666
編輯:錢蕾蕾 李金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制作人:田國憲
這款“黃椒胖魚頭”今年三月份推出后,立刻成為食客的新寵,包房幾乎桌桌必點。魚頭肉質嫩滑,味道鮮辣,帶著洋蔥和小蔥的清香。
談起這道菜的熱賣,田國憲表示毫不意外,此菜看似簡單,但每一步都花足了心思:
1、用菜籽油和海南黃燈籠椒醬、剁椒自制一款黃椒醬燜魚頭,辣度適中,香味濃郁。 2、此菜采用干燜的手法,不加一滴水,全靠洋蔥和干蔥頭燜出的汁水將魚頭半蒸半煮7分鐘,此時魚頭剛剛成熟,鮮嫩度最佳,并且吸足了洋蔥的香味。 3、魚頭加熱過程中不能開蓋,上桌前將鍋蓋掀開一條縫,撒入蔥花,扣上蓋子,傳菜時利用鍋內的余溫燜出香味,直至菜品上桌再開蓋,一股濃郁的蔥香和辣椒香、魚鮮味混合而出,帶給食客強烈的嗅覺沖擊。
制作流程:
1、鍋入清水1500克,加料酒250克燒沸后關火,下入新鮮魚頭(重約3斤半到4斤)燙約10秒撈出(料酒水小火保溫,僅限當餐使用),斬塊。
2、砂鍋內鋪一層洋蔥絲、一層干蔥頭絲,擺上魚頭塊,淋料酒10克、蒸魚豉油10克,頂端蓋一層自制黃椒醬,加蓋,大火加熱至上汽后中火燜7分鐘,關火后將鍋蓋開一個小縫撒蔥花,蓋緊鍋蓋即可上桌。
制作圖解:
1、砂鍋內墊入洋蔥絲、干蔥頭絲。
2、碼上魚頭塊。
3、淋自制黃椒醬。
自制黃椒醬:
鍋入菜籽油100克燒至五成熱,下姜、蒜末各50克煸香,下海南黃燈籠椒醬750克、紅剁椒100克小火煸炒5分鐘,調入雞粉50克拌勻即可。
制作人:肖乾樹
七八元一斤的花生米能創造多大價值?成都“院8里”菱窠路店廚師長肖乾樹給出的答案是——100元!
他將花生米加入調料、蛋液、生粉拌勻,下鍋炸成帶有酥脆“外殼”的下酒小菜,一斤花生可出六份菜,每份售價22元,在院8里,這道佐餐的小花生,每天的銷量都在五十份以上。
制作流程:
1、盆內加入花生5斤、全蛋液500克,調入味精、雞精各30克、鹽20克、五香粉15克攪勻,拌入紅薯粉800克。
2、鍋下熟菜籽油燒至五成熱,將攪拌好的花生抖散后下鍋,同時不斷攪動,防止粘連,至花生浮起后撈出控油,自然涼透即可。
制作圖解:
1、花生米加入調料、蛋液和紅薯粉拌勻。
2、抖散后下入油鍋。
3、炸至定型后將粘連的花生打散。
“石磨小豆腐”是一道比較常見的菜品,大多是將老豆腐碾碎,加青菜末、雞蛋液炒熟,口味比較干,而且有一股豆腥味。
煙臺回味香酒樓則將黃豆打成豆末,先在中央廚房炒熟,打包配送到各店后,當餐用生鐵鍋再次炒透,配上小白菜、雞蛋液,成菜毫無豆腥味,吃起來清脆醇香,的確與眾不同。
為了保證此菜的口味,“回味香”不只將主料量化,就連炒豆末時添的清水也提前在中央廚房調味、打包,每次倒入一袋。如此精準到位的細節,使這道“土家伙”成為當家菜中的NO.1。
中央廚房預制:
1、黃豆泡透,入料理機打成碎末,無需濾漿。
2、生鐵鍋充分滑透,倒入黃豆末10斤小火不停翻炒約20分鐘,至豆末顏色微黃并熟透時起鍋放涼,然后每1500克為一份分裝入塑料袋中,密封后配送。
3、小白菜汆水后撈出擠干,加少許冰水入料理機打碎,每1500克為一份分裝入塑料袋中,密封后配送。
4、純凈水加適量鹽、味精、雞粉調勻成小豆腐水,每1150克為一份分裝入塑料袋,密封后配送。
制作流程(6份量):
1、生鐵鍋滑透,下蔥姜油150克燒熱,放瘦肉丁(不要用五花肉,因為它過于肥膩,與豆末的味道不搭)100克炒散、煎熟,倒入一包黃豆末不停翻動,小火炒5分鐘至均勻。
2、下一份小白菜末充份炒勻,再淋入150克蔥姜油,添一份小豆腐水后,邊攪動邊用小火炒3分鐘,然后淋入雞蛋液250克翻勻,繼續開小火煨5分鐘至熟透,起鍋分別盛入六個碗中,跟一碟糊辣椒末、一碟炒蝦醬、一碟味汁(蔥末、青紅椒末加生抽調制而成)即可上桌。
制作圖解:
1、生鐵鍋下蔥姜油,放入瘦肉丁煎熟。
2、倒入袋裝豆末炒透。
3、倒入小白菜末以及豆腐水。
4、翻炒均勻之后淋雞蛋液。
制作關鍵:
1、此菜對炊具也有要求,必須使用生鐵鍋,而不能用熟鐵鍋,前者蓄熱能力強,炒好的小豆腐口味更醇香。
2、小豆腐切勿炒制過火,否則里面的小白菜容易出水,而且還會發黃。
3、此菜必須當餐炒制、當餐賣完——批量炒好的小豆腐要分裝到碗中,等客人點菜后放入鍋內快速炒熱,即可上桌,否則小白菜失去青翠色澤,賣相很難看。
制作流程:
1、鹵水豆腐500克片掉硬皮,手掰成塊,飛水去掉豆腥味。
2、雞蛋2個打勻,淋入六成熱油中不停攪動,炸成拉絲狀的蛋松,撈出瀝油備用。
3、豬肉罐頭取1/4,用小勺碾碎,加入少許雞油攪勻。
4、蝦仁12個開背去掉沙線,洗凈備用。
5、鍋下雞湯800克,放入豆腐塊、蛋松、調好的豬肉罐頭煮開,大火燉5分鐘至湯色濃白,調適量鹽、味精、雞精,加入蝦仁煮熟,淋上濃縮蝦油20克,點香蔥末即成。
制作圖解:
1、豬肉罐頭碾碎,加雞油拌勻。
2、雞蛋倒入熱油中。
3、炸成拉絲狀蛋松。
4、蝦腦入花生油熬成濃縮蝦油。
熬蝦油:
鍋下花生油燒至三成熱,加入現剝蝦腦(比例1∶2)小火熬至起大泡時停火,放涼后沉淀,撇出鮮紅的油即成。
制作關鍵:
1、將蛋液慢慢淋入油中,用手勺快速攪動,把雞蛋炸成拉絲狀,提香效果極佳。
2、豬肉罐頭要碾碎,并加雞油調勻,這樣煮出的湯特別濃鮮。
這道“炸雞米花”是從肯德基的“雞米花”得來靈感,在雞肉丁外面粘餛飩皮,炸至酥脆,成菜外形酷似爆米花,幾塊錢的成本為餐廳贏來了高利潤。
批量預制:
1、雞脯肉切成1.5厘米見方的小丁,加入適量鹽、味精、胡椒粉、王守義麻辣鮮料粉腌入底味。
2、餛飩皮切成菱形小片。
走菜流程:
取雞脯肉丁200克掛勻雞蛋液,裹上餛飩皮片,入五成熱油慢火炸至金黃酥脆,撈出控油后撒上麻辣鮮,裝盤即可上桌。
制作圖解:
1、雞肉切丁腌制,掛上蛋液。
2、粘上餛飩皮片。
3、做好的雞米花生坯。
4、炸至金黃酥脆。
制作關鍵:
1、雞脯肉只掛蛋液、無需拍粉,否則口感厚重,失去了輕薄、酥脆的風味。
2、一定要將餛飩皮炸酥再出鍋,否則口感軟綿、效果不佳。
制作人:孫國棟
原料:
鮮茶樹菇300克,野生黃瓜香200克,泰椒絲10克,香菜梗5克。
調料:
王守義麻辣鮮5克,香油5克,家樂辣鮮露3克。
制作流程:
1、鮮茶樹菇沖洗干凈,去掉兩頭,中間部份撕成細絲。黃瓜香魚沖洗干凈,撒入少許玉米面抓拌均勻備用。
2、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下入黃瓜香小火慢炸至微卷焦酥,再下入茶樹菇絲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3、鍋留底油,放泰椒絲煸炒出香,下炸好的魚、茶樹菇絲、香菜梗,調入麻辣鮮、辣鮮露翻炒均勻,淋香油即可裝盤。
制作圖解:
1、黃瓜香洗凈后,撒入少許玉米面抓勻。
2、黃瓜香入六成熱油中炸至微卷焦酥。
3、茶樹菇絲炸至金黃色。
4、調入麻辣鮮、辣鮮露翻炒均勻。
制作關鍵:
炸制黃瓜香時,油溫要保持在六成熱,油溫太高,魚肉會被炸老,油溫太低,炸后的小魚容易回軟。
黃瓜香:
一種帶有黃瓜香味的小魚,又叫“池沼公魚”,一般體長為6—8厘米,銀白色、半透明,其肉清香,整體可食。常見吃法是干炸、醬燜,將它和茶樹菇搭配在一起,經炸制再煸炒入味,既有魚香又有菌香,鮮辣開胃。
制作人:安小東
今年要火的下酒菜可能是這只鹵兔架了,兔架與雞架有異曲同工之妙:每斤成本只有3塊多錢,兩只出一份,成本不足五元,售價十幾二十元,客人接受起來毫無壓力。
兔架肉薄,極易煮透,啃起來有嚼頭、撐時候兒,所以這款原料在保定之外的地區尚未普及,模仿推出極具潛力。而且只需要調一鍋鹵湯,制成下酒單品,可堂食、可外賣,相當便利。
制作流程:
1、冷凍兔架20斤,自然解凍后浸入清水中泡凈血水,取出氽水備用。
2、凈鍋燒熱,下入八角30克、良姜20克、孜然20克、花椒15克、小茴香10克、桂皮10克、香葉10克、草果10克,放鹽250克小火炒香。
3、湯桶內加清水50斤、大蔥段500克、姜片500克、生抽2瓶、老抽100克,燒開后加入步驟2中炒好的料,放入汆過水的兔架,大火再次燒開,小火煮20分鐘,泡燜1小時,撈出晾涼備用。
4、取兩只晾涼的兔架,用手撕成大塊,裝入砂鍋蓋內,撒勻芝麻鹽即可走菜。
制作圖解:
1、生兔架浸泡去血水。
2、下入鹵水中小火煮20分鐘,關火泡1小時。
3、泡好的兔架撈出晾涼。
4、手撕成大塊后撒勻芝麻鹽。
技術點撥:
1、兔架的肉很薄,極易入味,先煮20分鐘,再泡約1小時,即可肉香骨透。
2、老湯燒開保存,鹵兩次兔架再添一次料。
40萬廚師都在關注這個號 你還沒有關注嗎?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