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作為早餐中最常見的品類,有著廣泛的市場基礎,利潤空間很高。像前段時間煎餅大媽月入三萬的例子就說明了這一點。那么,如何把煎餅做得更具市場競爭力呢?一位80后的煎餅創業者有話要說。
老牛,曾經在星巴克任職5年,并擔任咖啡大師/主管,后創業賣煎餅。其經營的老牛煎餅,在不做任何推廣的情況下,開業第一個月便開始盈利,開路虎、奔馳來買煎餅的人不計其數。忙碌的時候,顧客為買一個煎餅需要排隊1小時。他不但開創了“煎餅+咖啡”的新奇模式,而且在產品上也有自己獨特的設計。
01
“煎餅+咖啡”模式
開辟早餐新賽道
南北走向的管莊路西側坐落著北京八十中學分校、北京科技職業學院,以及管莊地區最大的老小區群——管莊西里和四建小區,這里擁有高密度的人群。老牛煎餅的檔口,也在這里。
▲老牛煎餅周邊環境示意
上午7點,老牛煎餅開始營業。此時,買菜回來的叔叔阿姨,小區里準備開始工作的小年輕,都會來到老牛煎餅的窗口,買一個煎餅和一杯咖啡帶走。
此時,大家都會生產一個疑問:“為什么是煎餅+咖啡,傳統習慣上,不都是煎餅搭配豆漿、粥,這些中式飲品嗎?”
老牛回答說:“現在屬于一個mix的時代,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更大,已經不局限于傳統搭配,不管是什么樣的年齡段,都有追求時尚的需求,看看那些跳廣場舞的阿姨就知道,她們也在把流行音樂作為伴奏。”
在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記者看來,老牛這樣的做法是在打破傳統觀念,做中西混搭。煎餅是中國人習以為常的早餐,而咖啡又作為一款外國早餐的必需品,把兩者相結合更符合現在餐飲市場的大趨勢。如洋快餐品牌賣中式早餐品類,漢堡搭配豆漿、粥等,煎餅搭配咖啡也就順理成章。
除此之外,“咖啡”一直被視為暴利產品,老牛店里一杯12元的冷翠咖啡,成本也就幾塊錢,可以很好的彌補煎餅利潤低的情況,保障盈利空間。
有一個開車來買煎餅的大哥說:“他家的煎餅好吃,而且我本身就有早上喝咖啡的習慣,現在這樣的搭配更符合我的需求。”
02
“炒菜煎餅”是王牌
一分鐘4、5個外賣單
上午九點,老牛店里迎來了一個小高峰。此時,檔口排起了長隊,外賣平臺的騎手也過來拿餐。據記者觀察,最快的時候,一分鐘出了5張外賣單,預訂了9個煎餅。
然而不管多少人排隊、多少張訂單,老牛依舊保持著3分鐘出一個煎餅的速度,做兩個排隊顧客的煎餅,再加一個外賣的。在制作過程中,老牛也不是一板一眼,更多的是和等待的顧客閑聊。
記者采訪了其中一位排隊的阿姨,阿姨說:“都是老熟人,小伙子特別熱情,而且他家東西也干凈,我閨女就喜歡吃他家的肥牛煎餅,反正我也不著急,多等會兒唄。”
因為獨一無二的“炒菜煎餅”,老牛在周邊已經積攢了不少名氣,那一個個色澤誘人,香氣四溢的煎餅,里邊加上炒好的肥牛,確實能吸引不少顧客。而絕大部分回頭客,或多或少都是為了體驗他家特色的炒菜煎餅。
▲老牛現場制作的肥牛煎餅
當然,肥牛煎餅只是炒菜煎餅中的一種,他家煎餅共有10個sku,宮保雞丁、帶魚都是特色。這些煎餅中的炒菜,都是來自大品牌快餐企業的供應商,如果你單吃一口煎餅里的肥牛,很可能感受出吉野家的味道。
如果說“煎餅+咖啡”模式是老牛開辟的新賽道,但為了明確發展主線,店內只是售賣冷翠和美式兩款黑咖啡。同時,為了彌補咖啡上的風味不足,花樣百出的“炒菜煎餅”才是模式中的王牌,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
畢竟消費者想要與眾不同的滿足感,東方不亮、西方亮,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03
培養熟客,才是盤活門店的關鍵
老牛在星巴克供職五年,給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咖啡的做法,也不是多么好的待遇,而是星巴克所傳達出 “第三空間”的理念。
“第三空間”是指,除了家和辦公場所最想呆的地方。老牛的檔口只有12平米,想要在此長久停留,顯然不切實際,但與顧客做朋友,培養熟客,還是可以做到的。
西貝的賈國龍說:“餐飲業的本質,不是搞定第一次吃飯,而是第二次來吃飯。”
老牛正是運用“培養熟客”的方法,吸引人再次前來。老牛說:“培養熟客不是單純地和他交流就夠,記住他的喜好,給他提供一些超出預期的服務,才是交朋友的本質。”
那么,老牛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1、發現種子用戶,超預期提供服務
煎餅作為小吃品類,客流量大,記住每一個客人的喜好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每個店里總會有那么幾個常來的顧客,把他們的服務做到極致,這才是培養粉絲的第一步。
比如,老牛店里有一位大哥,每次點單都是煎餅多醬、多辣,不要香菜,再加一杯多冰美式。因為顧客本身帶有特點,經過三次的交易,老牛已經掌握了這位大哥喜好,經常不用大哥點單,老牛就爆出他的需求,一來二去,老牛和這位大哥成為了朋友。
“這位大哥因為住得近,現在只要不出差都會來我店里,找我聊會兒,有的時候還會帶朋友來。”老牛說。
??2、發展顧客群,把顧客作為朋友
互聯網營銷的大趨勢下,許多企業都在花錢做營銷。但老牛認為,小本經營不需要大量投錢做推廣,現在做好產品才是第一位,使消費者主動傳播才是性價比最高的營銷方式。
為了培養顧客群體,老牛把自己的微信貼在檔口玻璃上,方便與顧客交流,老牛還會利用空閑的時間,運用當年星巴克所學的咖啡知識,做一些“咖啡知識講座”。
通過這樣的方式,把一些有時間,又喜歡咖啡的人聚到一起,一起聊聊咖啡,嘗嘗店里準備推出的煎餅。
現在老牛的店里已經有很大一群粉絲,他們對老牛煎餅的忠誠度,最高可以達到一周來5天。
04
這家小檔口,拿什么取勝?
就產品而言,老牛的煎餅除了幾款特色口味,傳統煎餅與其他街邊小店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如果說經營模式,顯然這個12平米的檔口,并沒有什么精準的定位,目標人群更是廣泛。但如果非要深挖,還是能品出一定的經營門道。
例如,選址,身處社區與學校的地理位置,充足的自然流量給營業額做了基礎保障。
例如,產品的設計,“咖啡+煎餅”的模式,為他開辟了一條新的賽道,更容易抓住年輕人的喜好。
例如,口味的最大化,宮保雞丁、帶魚、肥牛等特色煎餅的推出,豐富了追求多元化產品顧客的消費選擇。
而且,老牛堅持把每一個顧客當成朋友去對待,一家能夠讓人吃飽又能吃好的檔口生意怎能不好?
小結: 餐飲創業最大的套路就是不按套路。煎餅與咖啡看似毫無關系的搭配,結果卻意外地協調。能將最平常的產品做出新花樣,并且讓顧客接受,那就是成功。 從老牛的例子來看,所有的創業都是沒有捷徑可言的。做好產品、服務,兢兢業業地經營,這才是王道。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刪!
編輯 | 紅餐網_賈媛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