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家樂福、碧桂園、五菱汽車……2020年,外行跨界打劫餐飲似乎成為了一種潮流,一波接一波,來勢洶洶。在這股浪潮的沖擊下,已經被重重圍困的傳統餐飲人該如何應對?6月30日,港股上市公司嘗高美集團公告稱,計劃與雙匯餐飲在上海設立合資公司,并開設品牌餐廳,拓展內地市場。這意味著,雙匯成為了跨界餐飲的又一巨頭!而在它之前,家樂福、碧桂園、五菱汽車等也已被曝布局餐飲。對此,有餐飲人感慨,2020年真的是太難了,自家的生存問題還沒解決好,一批實力強勁的對手已經開始趁火“打劫”。據紅餐網了解,早在今年4月底,雙匯就專門成立了雙匯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從事餐飲項目投資和運營。雙匯董事兼總裁馬相杰曾表示,進軍餐飲業是雙匯接下來的中長期發展戰略。餐飲公司的主要業務一是供應餐飲食材,二是豐富進家庭上餐桌的餐飲類產品,三是以不同的方式參與餐飲門店的經營。6月30日,港股公司嘗高美集團發布公告稱,嘗高美中國與雙匯餐飲已經簽訂協議,雙方將投資5000萬元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其中,嘗高美中國持股60%,雙匯餐飲持股40%。
據紅餐網(ID:hongcan18)了解,雙匯合作的對象嘗高美集團是香港知名上市餐飲集團,旗下擁有品越越式料理、稻成亞丁京川料理、稻成小館(日料)、浦和日本料理、牛気(日料)、多賀野(拉面)、TIRPSE(法日米其林餐廳)、湘薈(湖南菜)、Say Cheese、FIAT Caffé等眾多品牌,擁有并經營著近30家餐廳,涉及業態廣泛。業績方面,據嘗高美集團(2019年3月末至2020年3月末)年度業績顯示,公司收益為3.71億港元,同比增長20.4%;凈利潤為3007.2萬港元,同比增長10.3%;年內,顧客人數劇增16.3%至逾240萬人次。對于這次和雙匯合資進軍內地餐飲,嘗高美集團表示,合資公司成立后,下一步將著手尋找合適的地點來開設集團現有的品牌餐廳,例如牛気、多賀野、Parkview、Rakuraku拉面等,希望能復制香港的成功策略,即選址人流量大的購物中心開設餐廳和創造物超所值的用餐體驗。在分工上,二者將相互賦能,取長補短:雙匯負責大部分食品配料和相關物流的供應,而嘗高美則負責集中精力專注餐廳業務的其他方面,以保持菜肴的質量及成本控制。
因為一場疫情,餐飲業獲得了大量關注,也引來了一批虎視眈眈的大佬們,他們看到了其中的商機,趁機謀篇布局、落棋下子。2020年至今,除了雙匯外,高調布局餐飲的跨界巨頭還有家樂福、碧桂園、五菱汽車、愛奇藝、中石化等,個個來勢洶洶,令人捏把冷汗。超市巨頭家樂福在自家超市里干起餐飲,取名“MR.福”,6月中旬剛剛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門店。MR.福從餐廳名字、店面裝潢,到菜單設計、菜品定制等花了大心思,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家“正常”的餐廳,而不是超市常見的美食排檔或簡易就餐區。據了解,MR.福營業面積約630平方米,包含了開放式廚房、烘焙坊、網紅產品區等不同功能分區,設有240個座位。售賣的產品從廣式點心到烤雞牛排,從湯面意面到烘焙面包,再到一些零售半成品等,應有盡有。定價走極致性價比路線,一碗雞湯面12元、土雞湯餛飩9.9元、肉眼牛排套餐39.9元……菜品客單價平均在20元左右。家樂福方面表示,重慶的第二家店即將開業,未來計劃在家樂福門店新開或改造,以自營模式快速復制MR.福,預計今年開店100家。地產巨頭碧桂園則繼續延續黑科技路線,布局機器人餐廳。早在2019年5月,碧桂園便成立了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志在打造國內領先的機器人餐廳連鎖品牌,2020年1月,就在廣州花城匯落地了第一家樣板店——Foodom機器人中餐廳旗艦店,全程由機器人負責點單、炒制、出餐等。2020年6月,碧桂園又在廣東順德碧桂園總部附近新開了機器人餐廳綜合體。據了解,截至目前,碧桂園已經打造了6家機器人餐廳實體店,涵蓋中餐、快餐、火鍋、煲仔飯等多個不同品類,累計向智慧餐飲業務投入高達5億元。因“地攤經濟”爆紅的五菱汽車不僅推出了針對餐飲擺攤的“地攤神車”,還宣布要跨界餐飲,生產、銷售預包裝網紅產品——螺螄粉。據《南方周末》報道,五菱市場部在4月就提交了生產五菱牌預包裝螺螄粉的方案,僅僅一周就獲得了批準。未來,五菱將會和柳州當地的食品企業合作生產預包裝螺螄粉。
《三體》里有一句非常牛逼的話,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對于巨頭的紛至沓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餐飲人表示,過去,很多企業跨界做餐飲是玩票性質,因此沒有形成氣候,而如今到來的雙匯、家樂福等顯然是有備而來,一旦他們動真格,重金重資本投入,將會干死一大批傳統餐廳。因此,餐飲人一定要及時提高警惕,利用好自身在餐飲業的優勢,保持生命力和競爭力,才能抗衡接踵而至的對手們。如何保持生命力和競爭力?紅餐網(ID:hongcan18)認為,關鍵是摸清市場趨勢,順勢而為,走在時代前沿!至于具體怎么做,紅餐網也結合接下來餐飲業的一些趨勢方向,總結了一些策略,供各位餐飲人參考。未來,現金會比什么都靠譜!不管干什么業態的餐企,都要穩住現金流,做好現金儲備!巨頭之所以能在這樣的時刻,這么大手筆地“抄底”餐飲,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自身擁有強大的現金實力,而這正是當下不少餐企所沒有的。疫情爆發前,很多餐企沒有儲備現金流的意識,平時比較舍得花錢,重金砸向各個渠道搞營銷、搞促銷、搞開發等,都是常有的事。疫情爆發后,餐飲業環境蕭條、消費萎靡、復蘇漫長,缺乏現金流儲備的餐企普遍都吃了大虧,關店、倒閉、破產、裁員,一片哀嚎。接下來,在疫情等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餐企一定要加強現金流管控能力,儲備好充足的糧草,穩住現金流,才能活下去!儲備多少現金流才算安全?紅餐網(ID:hongcan18)認為,保守一點,手頭上起碼要有3個月的現金流;有余力的,可以儲備6個月的現金流;想要更安全,甚至可以準備12-18個月的儲備。三高一低,是傳統餐飲業繞不過去的坎。這次疫情,更是暴露了重人力、重房租模式的風險。大批餐廳被迫停業長達兩個月的情況下,被過高的人工成本和房租等壓垮。接下來,餐飲人必須尋找降低成本的可行方案,重構原有的盈利模式和成本結構,全方位地降本提效。在這當中,大數據與互聯網技術工具等將成為關鍵。很久以前,紅餐網就強調過,智能化科技的全面應用將徹底顛覆未來的行業生態。因為,它們可以有效幫助餐廳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成本,在餐廳內的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廣。因此,在巨頭們重金布局智慧餐廳時,餐企可以選擇從細微處入手,多多關注智能化的工具,適當地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在餐廳運營的各個環節,比如點餐、收銀、營銷、評價等。時至今日,供應鏈之于餐企發展的重要性已經無須贅述。一個堅實的后端供應鏈支撐,不僅可以為餐企提供更穩定、更高品質的產品,還有助于降本提效,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為后續的發展注入生命力。如今,一批頭部餐飲企業已經率先向餐飲供應鏈延伸,將加工制造、物流運輸、平臺建設、終端零售等環節收入懷中,構筑起難以逾越的競爭壁壘,并在產業鏈的高度上重構了企業的盈利結構。對廣大中小餐企來說,也許還不需要打造自有的產業鏈或是中央廚房,但是,即便是外包或者自采,都要有意識地建立一套系統,逐步實現標準化操作,確保后端供應穩定,實現可持續發展。疫情倒逼餐飲人探索出一批自救的新模式,其中風口最大的就是新零售。很多餐企開始賣起成品菜、半成品菜、方便食品甚至是食材等,開發了堂食、外賣以外的盈利增長點和消費場景,補充了整體的營收。外婆家推全新副牌“老鴨集”,主打“堂食+外賣+零售”的全新模式,成為困境下的“自救爆品”,不僅贏得了利潤,還穩住了團隊成員的心;海底撈上線“方便菜肴”,銷售家常菜半成品,外賣、電商同步上線,開辟“家庭廚房”新市場;未來,餐企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發力多渠道并舉、多資源并用的新模式,挖掘更多的盈利增長點。從雙匯、碧桂園、家樂福等巨頭紛紛跨界餐飲的動作可以看出,餐飲業的前景依然無限。因此,即便疫情反復重創餐飲,餐飲人也不必過分擔憂行業的未來。
另一方面,不管對手如何強大,打敗你的只能是你。因此,當下餐企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自己,夯實內功,迎接挑戰。茶顏悅色,憑啥爆紅?
豪蝦傳蔣毅:要做鹵煮龍蝦百年老字號
餐飲店怎么開?這5種賺錢門店一定要看
生意爆跌70%!日料店迎史上最難時刻
吳國平:我從沒這么清醒過
解氣!酒后打罵餐廳服務員,兩男子被判刑!
餐飲老板,你敢不敢看回N年前的自己
從云端跌落到低谷,瑞幸咖啡翻車記
動蕩六月!餐飲人再迎大考!
粥店遍地開花,一碗粥有多大的市場?
餐飲業,再受重創
賣雞開出2萬家店!做雞的品牌有多賺錢
餐飲人瞄準的私域流量,其實很貴!
多家餐企再獲巨額融資!品類風口變了
小吃攤真的全面放開?北上廣深說“不”
喜茶憑啥這么值錢?
6張桌子到火鍋公園,重慶火鍋也可很雅致
餐企局部關店愈演愈烈!是淘汰還是常態
17城松綁地攤,餐飲業大變局來了?
餐飲市場有多少泡沫?餐飲人該醒醒了
感謝疫情,讓我體面地關了餐廳!
餐企吹響復蘇號角,效率提升成關鍵
醫學博士跨界餐飲,這個品類迎來新風口
巨頭殺入,餐飲最后一片藍海要變天了
眉州東坡,為啥越戰越勇?
餐廳客流慘淡?7種武器破解客流難題
九毛九餐廳退出北京、天津、武漢三地
海底撈創始團隊套現15.6億,值得驚訝嗎
疫情后,這10類餐飲老板最有前
五月開局受挫,餐飲業陷入史上最長淡季
這些干餐飲的誤區,害了多少人?!
%ignore_pre_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