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一系列支持“地攤經濟”的政策放開,越來越多小攤販開始回歸。
有餐飲人認為,放開“地攤經濟”有利于餐飲業的復蘇;也有餐飲人擔心,“走鬼”遍地會對正規經營的商家不利……一時間議論紛紛,搞得很多餐飲老板心更亂了。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記者會時特別點贊了成都的“地攤經濟”!他說,“我們西部有個城市,按照當地的規范,設置了3.6萬個流動商販的攤位,結果一夜之間有10萬人就業。”除了總理表態外,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也有人大代表建議制定統一的“地攤經濟”準入許可標準、從業資格條件和商品入市手續,采取頒發資格證、許可證等方式,給予相關從業者合法地位。與此同時,主流媒體和各政府部門也紛紛對地攤經濟公開了新的表態。比如,5月24日,新華社旗下公眾號就發表評論文章《釋放“地攤經濟”活力,讓城市更有煙火氣》,對這一曾被禁止的經濟形態給予正面評價。5月27日,中央文明辦也公開要求,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今年不將占道經營等列為文明城市考核內容。關于“地攤經濟”的信號不斷釋放,不少餐飲人士紛紛表示,地攤經濟也許真的要回來了!
△5月26日,廣州某商業區流動地攤,吸引大批下班的人如四川成都,在3月初就出臺“五允許一堅持”措施,允許開辟臨時占道攤點攤區,允許臨街店鋪臨時越門經營,允許流動商販在一定區域販賣經營,成為最早放開地攤經濟的城市之一。在成都黌門街,老成都川菜家常菜館老板姜韓表示,可以越門占道經營后,他們在店外臨時擺了七八張桌子。因為外面涼快又吸引客人,收入一下子提升了一倍,“去年一天營業額1000元,現在能達到2000元。”目前,成都市已經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2234個,流動商販經營點17891個。成都市民周璐表示,坐室外你能看到人來人往,更具有生活氣息了。在河南許昌,為了讓流動攤販規范經營,增加開放一批背街小巷,讓他們在道牙以上區域經營。在紅餐網總部所在的廣州,地攤小販也越來越多了。近日,紅餐網(ID:hongcan18)記者實地走訪了幾個地方,都發現了大量地攤小販的身影,他們推著推車賣燒烤麻辣燙等各類街邊小吃,生意甚至比正經的街鋪還旺。以廣州文沖為例,這里地鐵口附近的人行道最近就突然“竄”出了十幾個走鬼食攤,或拉三輪車,或推架子車,一字排開,賣著炒粉、卷粉、涼粉、手抓餅、山東煎餅、壽司、燒烤、麻辣燙、臭豆腐等各樣小吃,和對面的街鋪對著干。住在附近的消費者楊麗告訴紅餐網,這些攤販都是在今年三月左右開始冒出來的,之前一直都沒見過。“可能真的是經濟受影響,很多失業的人出來擺攤了吧。”
就連5月初剛宣布全面禁止露天燒烤的深圳,也能擺攤了。在深圳龍崗區和磡村,一條不足50米的街道,烤面筋的、烤生蠔的、炒米粉的、賣水果的,一圈數下來有十幾個。“看來擺地攤的又回來了。”種種因素證明,“地攤經濟”已然正在回歸。對此,餐飲界也議論紛紛,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憂慮重重。紅餐網認為,短期內放開“地攤經濟”確實對餐飲業有諸多利好,有利于餐飲復蘇和就業。以成都為例,復工初期就取消限制,允許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允許臨街店鋪臨時越門經營……兩個月下來,不僅保障了8萬就業,還讓餐飲復工率達到98%。成都的火鍋堂食,3月下旬就恢復人氣,一騎絕塵。但長期來看,地攤大面積回歸在利好之外,也存在諸如食品安全、油煙噪音擾民、堵塞交通、環境污染、執法監管難等問題,在政策執行落地的過程中需要特別平衡好尺度,比如:
正規的餐廳需要備案和執照,工商和食藥監部門會定期抽查,而且供應鏈相對穩定,食品衛生安全比較有保障。退一步說,即使出現問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也能找到說事的地方。而小攤小販沒有固定經營場所,它們未經衛生部門批準,露天經營,其衛生狀況沒有保證;攤主普遍沒有辦健康證,很多人不注重衛生習慣,不戴口罩是普遍;各類用具沒有經過消毒;制作原料、調料等來源不明……總之各個環節全憑自覺,真的是衛生安全堪憂!會不會出現產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制作臟亂差現象?會不會地溝油、注水肉、假羊肉卷土重來?只有天知道了。對流動商販的管理,一直是城管行政執法的“老大難”問題。他們流動經營,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因此難以監管。以前地攤經濟發達時,城管和小販的矛盾經常見諸新聞,甚至出現很多引爆社會輿論的沖突事件。現在擺地攤的又回來了,但是怎么監管,各地還沒有很完善的辦法,城管和小販“貓捉老鼠”的事件是否再次上演?另外,隨著擺地攤的越來越多,與之相關的矛盾也會出現。比如攤販之間爭奪擺賣地盤引發的沖突,由于攤位費引發的灰色地帶和特權腐敗等,這些問題怎么監管和解決,都要好好考慮。另外,街鋪允許外擺了,拓寬了餐廳的經營空間,但是有些餐飲老板為了多做幾桌生意,會多放幾張桌子,占用了過多公共空間。而路邊攤由于沒有固定經營場所,更是經常占據小區停車場、人流量大的路口,馬路邊、城市廣場、甚至擺到了人行道上,嚴重阻塞交通是市民通行。而且流動攤販喜歡在上下班高峰期和夜晚人流量大的時候擺攤,更加劇了擁堵。這將會加劇執法方面的難度。一方面,路邊攤會大大分流街邊商鋪的生意,長期下去,兩者之間的矛盾必然加劇,一旦爆發,怎么處理?另一方面,正規街鋪有租鋪裝修、營業執照、消防過檢、食品檢測、人工等多重成本,而路邊攤除了食材、設備,幾乎沒有其他成本,因此可以在價格上碾壓街鋪。長期下去,街鋪怎么活?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說,地攤商販可能會熬死有大批街鋪餐飲,“一大批中小街鋪餐廳,在餐飲巨頭下沉和走鬼食攤的兩頭擠壓下,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正規餐廳都是室內經營,而且配備了專業廚衛烹調設備,和專門的油煙凈化設備,可以將油煙噪音降低到最小。而路邊攤、夜間排檔等,大多數使用原始的制作方式,比如煤氣罐、煤爐、燒炭等,油煙大噪音響,極度擾民。于是,城市的煙火味有了,可居民和新人也被熏得夠嗆。此外,為了搶生意,一些小販循環播放高音喇叭;很多燒烤攤經營到深夜,食客大聲喧嘩,喝醉后甚至在居民樓道撒尿……居民深受其害。
近日,杭州某商業中心一家龍蝦店夜宵攤的玻璃又被高空扔下的石頭砸了,從30樓扔了數十次石頭的肇事者葉某被抓后交代,樓下的夜宵店總是發出各種噪音,讓他實在難以忍受。流動攤販制造的油煙,不僅擾民還造成城市環境污染。他們有的還亂排廢水,污染城市路面。路邊攤不可避免會產生大量廚余垃圾,如用過的一次性碗筷、紙巾、沒吃完的食物。很多小販沒有衛生意識,或是嫌麻煩就直接丟棄,既污染城市,還增加了環衛工人工作量。總的來看,要平衡好地攤經濟放開的“尺度”仍然很難。對餐飲人來說,地攤經濟帶來的影響更多也是喜憂摻半。
正如央視主持人評論的那樣,地攤經濟應該改為室外經營和有序占道經營。各地政府只有敢于給自己帶來麻煩,才能給更多收到疫情沖擊的商家添加利潤。餐飲新機會,街邊小店迎來政策紅利
超5萬家米線店在廝殺,這個品類的未來在哪?
雕爺牛腩,徹底涼了?!
感謝疫情,讓我體面地關了餐廳!
餐企吹響復蘇號角,效率提升成關鍵
醫學博士跨界餐飲,這個品類迎來新風口?
巨頭殺入,餐飲最后一片藍海市場要變天了
眉州東坡,為啥越戰越勇?
餐廳客流慘淡?“7種武器”破解客流難題
九毛九餐廳退出北京、天津、武漢三地
海底撈創始團隊套現15.6億,值得驚訝嗎
疫情后,這10類餐飲老板最有前
五月開局受挫,餐飲業陷入史上最長淡季
這些干餐飲的誤區,害了多少人?!
張勇的焦慮與海底撈的未來
餐企跟風玩直播帶貨,90%會死得更快!
餐飲人最擔心的事情來了
房東拒絕餐飲老板交租,還免了6萬多租
疫情下的小餐飲老板:倒下爬起來再干
疫情管控常態化!北京餐飲何去何從
餐飲,還值得做嗎?
疫情陰霾籠罩下,中國餐企的破局之道
海底撈、西貝入局快餐,是狼還是羊?
率先復蘇!社區餐飲又火了?
品類大洗牌來了!你的餐廳符合趨勢嗎?
餐飲老板,請迎戰“消費降級”
疫情重創餐飲產業鏈,無一幸免
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