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頭殺入,餐飲最后一片藍海市場要變天了!

    日,隨著順豐的入局,2019年市場規模高達1.5萬億元、餐飲界最低調的“隱形帝國”——團餐再次引發了行業熱議。
    這塊號稱“餐飲最后一片藍海”的超級市場正在迎來一場巨變,變局之下,潛藏著眾多餐飲人垂涎的全新機遇。

    繼前兩年資本爭相入局后,疫情下的團餐市場再次成為了“香餑餑”。

    一方面,是必勝客、真功夫、云海肴、老鄉雞、望湘園等一批頭部社會餐企和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的集體試水;另一方面,是物流巨頭順豐的高調跨界入局。
    新老玩家碰頭,多方因素作用下,這個萬億級的超級市場也迎來了全新的局面,一場大戰即將打響。
    目前,團餐市場的格局是怎樣的?變局之下,又會迸發出哪些巨大的機遇?一起來看看。
    01
    跨界巨頭、社會餐企、外賣平臺……
    新玩家爭相入局,團餐外賣成為香餑餑
    新年新氣象,2020年伊始,團餐市場便迎來了大批新玩家。
    4月中旬,順豐同城推出了企業團餐平臺“豐食”,主打企業團餐外賣業務,同時豪擲500萬進行推廣。
    據紅餐網(ID:hongcan18)統計,截至5月12日,“豐食”小程序上入駐的餐企已經有50余家,包括德克士、西貝、真功夫、云海肴、俏江南、吉野家、老娘舅、超意興等眾多知名品牌。

    △“豐食”小程序首頁
    順豐同城相關發言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豐食”是順豐在團餐外賣業務上的“試水”,對標的企業是美餐網,而非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
    據紅餐網(ID:hongcan18)了解,美餐網創立于 2011 年,2019年剛獲得第8輪億元融資,是近年來團餐領域里風頭正勁的一個互聯網團餐平臺。將美餐網作為標桿,順豐在團餐領域的野心可見一斑。
    而在順豐這個跨界巨頭之前,一批社會餐企以及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早已經率先加入了團餐外賣的戰局。
    受疫情影響,多地政府鼓勵企業進行預約式網絡訂餐解決復工后員工“吃飯難”問題,必勝客、云海肴、西貝、老鄉雞、阿香米線、望湘園等一批原本只做堂食和外賣的品牌餐企紛紛抓住這個機會開辟了新的業務線——為企業提供工作餐。

    △店員在慶祝接到的團餐“大單”

    與此同時,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陸續上線了“放心工作餐直供”“企業團餐安心送”等團餐外賣配送業務,并邀請旗下上千家社會餐企加入,主動對接各企事業機構、工業園區等單位的用餐需求。
    從社餐切入團餐并不容易,但這些“新手”們也有人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部分餐企/平臺入局團餐確實可能只是疫情期間的特殊舉措,疫情過后就會退場。但也有一些大型、擁有中央廚房的餐企,它們嘗到團餐的甜頭后,已經開始密謀進一步的布局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紅餐網記者。
    確實如此。前幾日,阿香米線創始人何勇就在朋友圈感慨團餐“真香”,并向記者透露,即便疫情結束,阿香米線的團餐業務也會繼續做下去。“多渠道的增加銷售以應對市場的變化,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之前就有考慮團餐這塊業務,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

    △阿香米線創始人何勇的朋友圈

    02
    阿里、美團、復星……
    各路資本加速布局,動作頻頻
    新玩家爭相入局的同時,各路資本在團餐領域也動作頻頻,引人遐想。
    今年3月,食材配送企業“望家歡農產品集團”宣布完成6億元B輪融資,由美團點評領投,原股東隱山資本跟投,是近期國內團餐食材配送領域最大的單筆融資。
    5月,團餐服務公司荷特寶宣布完成襄禾資本領投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
    同樣在5月,一站式食材供應服務商樂禾食品集團也宣布完成4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美團龍珠資本及鼎暉投資聯合領投。
    在現金流如此寶貴的2020年,資本公司仍然不惜重金入局團餐各個鏈條上的企業,足見其對團餐市場未來的看好,而且這種看好并不是突然興起。
    據紅餐網(ID:hongcan18)了解,早在2015年時,資本入局團餐的大幕便已拉開;到2017-2018年間,發生在團餐領域的融資金額就超過了20億元。
    截至目前,參與布局團餐市場的投資方包括螞蟻金服、復星集團、美團龍珠資本、鼎暉投資、真格基金、高盛、索迪斯等,陣容豪華。

    而團餐市場之所以引得各路資本關注,是因為其近年來表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投資人的眼光往往最毒辣,任何快速發展的行業都逃不出他們的關注。
    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國內團餐產業一直保持著高漲的增長態勢,營收增速遠超餐飲行業整體增速,表現堪稱“黑馬”級別。
    據艾媒咨詢統計,2019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規模突破4萬億元,其中團餐市場規模就高達1.5萬億元,約占整體市場份額的30%,這個數據2020年有望達到1.69萬億元。
    資本方代表螞蟻金服就曾簡單粗暴地表達過其對團餐市場前景的看好,其發言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中國團餐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預計到2021年行業整體收入規模將增長至1.8萬億。同時,圍繞整個團餐產業外延市場,包括團餐產業所形成的供應鏈體系、品牌體系、信息化和數據能力等所帶來的新增市場潛力,更將遠超于行業整體收入規模。”
    03
    轉型、升級、倒閉……
    傳統市場內部變革開始,企業洗牌加劇
    新人入局、資本布局,外來因素變幻的同時,傳統團餐市場內部也在發生巨變。
    和歐美、日韓團餐市場份額被幾大團餐巨頭瓜分不同,國內本土團餐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實力較弱的小型企業占多數,中型企業數量偏少,雄厚的大型團餐企業寥寥無幾,且大部分企業都分散在全國各地,在特定區域內經營,沒有形成產業帶。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團餐市場95%的市場份額都掌握在眾多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手中,幾個頭部團餐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均不到1%,市場集中度非常低。
    △2017年團餐企業的經營范圍分布情況,至今仍變化不大
    一位從業十余年的資深團餐人士告訴紅餐網(ID:hongcan18)記者,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在舊的“人情化準入機制”和規模化獲利的盈利模式下,頭部企業憑借大客戶思維悶聲發大財,活得十分滋潤,小一點的企業占山為王,日子也還過得去。
    不過近幾年,情況開始發生變化。隨著需求端和渠道端的變化、互聯網餐飲品牌和資本的滲透以及餐飲供應鏈的變革,團餐市場正迎來一場結構性變革,大大小小的企業都被卷入了新一輪的洗牌當中,有的在加速轉型奔跑,有的摸不到思路發展受限,也有的走了彎路慘遭淘汰,市場和資源被重新分配。
    其中,有一些傳統的團餐企業陸續引入互聯網思維主動轉型升級,如今已經初獲成效。
    比如,團餐龍頭企業千喜鶴成立了團餐一站式服務平臺“禧云國際”,為團餐產業鏈各環節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連續幾年發展迅猛,已經成為行業獨角獸的強力候選者之一;
    中膳聯盟開發了門店增值服務app“有飯有菜”,在外賣和訂餐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有飯有菜”的智慧團餐架構
    也有一些原本可以大有作為的明星企業,最終卻倒在了產業轉型升級之際,令人唏噓。2018年底,“中國十大團餐品牌”之一,估值16億、年營收8.3億元的和興隆上演的“董事長跑路、高管辭職、欠債數億、一夜倒塌”等一系列劇情,就是一個血淋淋的退場案例。
    團餐市場的內部變革才剛剛開始。對此,中膳國際集團運營副總裁蔣方源、中百團膳原負責人楊龍等多位團餐從業人士均向紅餐網(ID:hongcan18)記者表示,未來團餐產業還會加速迭代,企業要發展,必須不斷改變、創新,否則就會被取代。
    04
    多種因素作用下,
    萬億團餐市場未來將走向何方?
    如上文所述,巨頭入局、社會餐企試水、資本加碼、內部分化……在多重利益、多面競爭、多種力量的撕扯與合作之下,團餐市場已經迎來了全新的局面。
    這個萬億的超級市場,未來將走向何方?除了老生常談的安全化、專業化、精細化之外,產業變革還將呈現哪些趨勢?
    針對這個問題,紅餐網(ID:hongcan18)也采訪了多位餐飲人士,并總結了以下4點,供各位餐飲人參考:
    1
    集中化

    集中化幾乎是資本入局的必然結果。過去這么多年來,團餐市場集中度都十分低,企業小而散,魚龍混雜,這么大一個市場到今天都沒有出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獨角獸”。未來,在資本和科技的助推下,這個局面將會改寫。
    以資本為例,隨著大額資本向部分頭部企業集中,這些企業將在轉型升級的賽道上跑得更快,逐步占據更多市場份額,呈現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優勝劣汰的戲碼也會輪番上演。屆時,行業并購整合也會加速,一些效率低下的中小企業將會直接被取代。
    2
    市場化

    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認為,過去團餐市場的業態主要以企事業單位、醫院、高校等機構內的食堂為主,存在甲乙方關系,大多比較封閉,不面向社會,各個環節不透明、缺乏規范,潛規則盛行。
    △目前團餐市場的主要形態仍然以食堂為主
    未來,隨著行業的逐步開放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團餐產業的市場化程度將會大大提高,以人情為導向的準入機制將被更公平、公開、規范的市場化機制取締,團餐企業必須花更多心思在研究市場需求,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研發、運營管理和客戶服務等。
    3
    標準化

    團餐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對人的依賴程度很大,尤其是在食堂運營終端,擇、洗、切、炒都需要“眾人把守”,這樣一來除了成本高企,效率也難以提升。
    降低對人工的依賴,輸出標準化的產品也是團餐產業的未來趨勢之一。
    4
    信息化

    《中國團餐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指出,由于業態封閉,市場化程度依然較低,中國團餐行業的信息化目前還處在非常初級的發展階段。傳統模式下封閉的經營環境使團餐行業成為產業互聯網時代顯而易見的數據孤島,這為新模式及新技術的應用提供了較大的想象空間。
    近年來,無論是傳統團餐企業,還是借助產業互聯網興起風口及外部資本助力崛起的新型團餐企業,都開始迅速發展團餐信息化新業態和戰略布局,將信息化技術逐漸應用在團餐前端支付、后廚大數據管理、倉儲物流、食品安全等環節,帶來了實實在在地效率提高。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截至目前產業各環節的數據仍未完全打通,信息化的優勢也遠遠沒有完全釋放。因此未來,信息化、數字化、系統化仍將是團餐行業的重要升級方向之一。
    結語

    正如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所說,團餐是餐飲業中最值得被重做的一個領域。如今,在多方因素的交織作用下,團餐重做的序幕已經拉開。

    未來,在這個萬億級的超級藍海市場中,傳統團餐龍頭、跨界巨頭、社會餐企以及各大外賣平臺等也許都有機會分得一杯羹。餐飲人,是時候多關注一下它了!
    疫情之下,餐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相關專題內容。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 九毛九餐廳退出北京、天津、武漢三地

    • 海底撈創始團隊套現15.6億,值得驚訝嗎

    • 疫情后,這10類餐飲老板最有前

    • 五月開局受挫,餐飲業陷入史上最長淡季

    • 這些干餐飲的誤區,害了多少人?!

    • 張勇的焦慮與海底撈的未來

    • 餐企跟風玩直播帶貨,90%會死得更快!

    • 餐飲人最擔心的事情來了

    • 房東拒絕餐飲老板交租,還免了6萬多租

    • 疫情下的小餐飲老板:倒下爬起來再干

    • 疫情管控常態化!北京餐飲何去何從

    • 餐飲,還值得做嗎?

    • 疫情陰霾籠罩下,中國餐企的破局之道

    • 海底撈、西貝入局快餐,是狼還是羊?

    • 率先復蘇!社區餐飲又火了?

    • 疫情之下,餐飲人必須做出抉擇!

    • 品類大洗牌來了!你的餐廳符合趨勢嗎?

    • 餐飲老板,請迎戰“消費降級”

    • 疫情重創餐飲產業鏈,無一幸免

    • 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

    • 餐飲驟降46.8%,請珍惜你的工作!
    • 疫情下,商場餐飲已淪為重災區
    • 餐飲老板自白:復業這個月,我快崩潰了
    • 又一知名中餐廳永久歇業
    • 餐企先“瘦”下來,才能活下去!
    • 未來半年餐飲業趨勢分析報告出爐
    • 一條街的餐飲店都在轉讓,卻無人接手
    • 疫情后,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 靠蛇肴開出40家店,如今瀕臨破產!
    • 花了40萬做餐飲,還沒開張就垮了
    • 海底撈西貝都為“漲價”道歉了
    • 房東,請別再讓我們哭著離開餐飲業
    • 生意慘淡,餐廳大打價格戰
    • 武漢餐飲人的難,誰懂?
    • 餐飲老板沒有危機感,就被危機趕!
    • 香 港 餐 飲 大 困 局
    • 疫情之下,餐企如何調整產品結構?
    • 餐飲“搶人”大戰已打響
    • 寧愿停業也不復工,餐飲老板在愁什么
    • 餐企如何卸下人力成本的沉重包袱?
    • 走出陰影:10個餐飲人的焦慮和希望
    • 復業不易,餐飲人勇敢前行!
    • 四月,餐飲迎來生死大考
    • 疫情下有餐飲老板開始搶人搶鋪搶新店
    • 如何打造餐飲私域流量?一文說透
    • 如果你的愛人是餐飲人……
    • 租金催命!餐廳和業主的矛盾加劇
    • 各地頻頻出政策,餐飲復蘇全面加速
    • 疫情,讓餐飲賺錢的邏輯徹底變了!
    • 還要虧!餐飲老板要準備好打持久戰
    • 餐飲人首支抗疫戰歌正式發布,太勵志了
    • 餐飲戰“疫”,我們在一起!中國餐飲人
    • 市委書記摘口罩進餐廳考察,太給力了
    • 餐飲業過去2個月損失了去年1年的利潤
    • 14省市領導帶頭到店吃飯,為餐飲業打氣
    • 餐廳復業沒客人,太難了!學學這幾招吧
    • 疫情下的廚師:不復工煎熬,復工難熬
    • 疫情下,“狠”的餐飲企業才能活下來!
    • 天啊!疫情竟把餐飲老板逼成這樣?
    • 三四月,才是餐飲人的至暗時刻!
    • 疫情下,多少餐飲人在“流血”復工
    • 餐廳復業3天被叫停,老板娘懵了!
    • 餐飲復業后的真相,說多了都是淚!
    • 野味禁令下,多少餐飲老板被逼上絕路
    • 租金催命!好多餐飲老板扛不住了!
    • 餐飲復業現狀:有的冷清,有的爆單
    • 疫情之下,有多少餐飲人將“被失業”?
    • 餐廳復業5道檻,道道難倒餐飲老板
    • 陶陶居:不開堂食,我一個月都撐不了
    • 餐飲小老板:就怕疫情沒了,店也沒了
    • 疫情后餐企有多難?我們做了最壞設想
    • 挺住!我的餐飲朋友們,看完熱淚盈眶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73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18日 20:21
    下一篇 2020年5月18日 20:2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