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奕宏:西貝的戰略跑偏從“I LOVE 莜”開始!

    西貝,一直都是一個有故事有爭議的品牌。“愛折騰”的西貝和賈國龍,近年來牢牢占據著餐飲人的C位。

    紅餐網專欄作者,門頭戰略開創者,未來食餐飲戰略規劃創始人余奕宏,為我們奉上他對西貝品牌戰略的思考,見解獨特,特全文轉發,歡迎大家研討和評論!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余奕宏(ID:xingzheyh)授權發布。

    01

    講到餐飲品牌的戰略咨詢,在中國怎么也繞不開西貝這家公司的曲折經歷。

    短短幾年時間,西貝換了三家戰略咨詢公司來幫他做戰略梳理,要解決“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的終極哲學問題。

    從特勞特咨詢最初的“西北民間菜,到西貝西北菜”。里斯的“中國烹羊專家”,到最終落地是回歸西貝莜面村以及華與華超級符號“I LOVE 莜”。

    △圖來自西貝微信公眾號

    華與華憑借西貝的成功案例,讓超級符號在中國餐飲業成為風尚,仿佛有了這個神奇的符號,就可以百戰百勝,所向披靡。

    然而,若干年過去,可以說西貝依然還在折騰中,找不到自己。

    I LOVE 莜,這個“超級符號”,最大的貢獻是解決了賈總的心病:“很多人不認識,甚至讀錯這個莜(you)字”,但解決不了西貝在消費者心智中的認知,更阻礙了企業發展的戰略。

    事實上,西貝在人們心智中就是“草原的牛羊肉,西北(鄉野)的五谷雜糧”。如果要給他一個詞來代表,那就是第九大菜系:西北菜。

    這一點大家在美團點評類目里看的很清楚,點評的類目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也是消費者心智的共識。

    很遺憾,西貝這些年耗費了無數的力量,莜面妹、香椿莜面節、兒童莜面活動,有機莜面節,不遺余力地推動莜面,基本上是事倍功半。

    原因很簡單:

    • 首先,莜面是一個弱勢品類,用弱勢品類推動品牌,就好比小馬拉大車。后來西貝推出的燕麥面也是如此,幸好那個完全行不通,及時結束了。

    • 其次,莜面暗示消費者,我這是一個以五谷雜糧為主打的休閑餐廳,可是進門推薦的又是牛大骨,羊排,大魚等硬貨,動輒客單價過百。消費者就很容易心理錯位,造成對西貝莜面村太貴的認知,這其實是內外認知不一所導致的。

    同樣的問題在九毛九身上也發生了一次,他明明是個西北菜飯店,但長期打著面館的招牌,2019年他們的高管集體上完門頭戰略后,回去在管總的帶領下改為“九毛九西北菜”。

    有的時候品牌在順風順水時,這些問題被掩蓋,但是到了困境時,就顯現出來。

    02
    巴奴毛肚火鍋杜總說得好:是消費者的選擇最終決定了我們的品牌生死存歿。
    我們任何人都要順應消費者的心智,而不要和心智對抗。
    像“九毛九手工面”和“西貝莜面村”這樣品類與實際經營認知不符的現象,之所以過去頻頻發生,原因就是當初他們創業的時候都是二三十年前,市場的競爭根本沒有到心智競爭的階段。
    即便你的門頭上品類有問題,也不太影響你的生意,但是近幾年競爭越來越激烈,老客流失,新客進不來,這些問題就暴露出來。
    這也是我為什么在近幾年提出門頭戰略,重新定義門頭的核心要義:
    門頭是第一流量入口;
    門頭是品牌競爭陣地;
    門頭是上下一心,使命愿景;
    我在近幾年的餐飲行業的品類發展規律和品牌發展規劃當中,驗證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規律:品牌的背后是品類,品類的背后是文化。
    品牌的背后是品類,這是源于特勞特和里斯的定位理論和品類戰略。大意就是決定品牌大小、強弱的是背后的品類。而品類的背后是文化,這是我在餐飲業,發現它背后的隱藏的巨大力量。
    中餐的品類往往都不是后人臆造發明出來的,大多數是千百年來某個區域人民生活選擇的結果。它誕生的土壤主要來源于區域的地理物候條件和人民的文化生活。
    強勢和稀缺性的文化才可能誕生強勢和稀缺性的餐飲品牌。
    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他們二三十年前是攜著西方的自由民主,美式的強勢文化來到中國,所以可以把在本國非常便宜的快餐賣到西餐的價錢。而今天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本國文化認同,他們開始紛紛回歸產品本身價值。同時,你們可以看到中餐的崛起以及新茶飲的崛起。
    同樣韓餐也是伴隨著韓流的侵襲,橫掃中國大地,而因為薩德事件,我們會看到這種文化意識形態的沖突,以及國內對韓劇韓國藝人的全面封殺。韓餐這個品類在國內瞬間式微。韓餐還是韓餐,但背后的文化被封鎖,就失去了成長擴張的土壤。
    同樣這個現象也發生在港式茶餐廳,具體背后的原因你們細品。
    而代表新疆、云南、貴州等稀缺食材、邊陲風貌的文化特色,伴隨著這些地區越來越繁榮的旅游文化,在內地誕生了獨具民族特色和區域文化的品牌。
    我們常常都把美食文化掛在嘴邊,但什么是真正的美食文化?它究竟有哪些隱藏的巨大力量?我想絕大多數餐飲企業都缺乏真正的思考。我們往往總是把成功歸結為自己的努力,忽視了趨勢和文化、心智和選擇的巨大力量。
    回來我再講到西貝的超級符號“I love 莜”,為什么我說西貝的戰略跑偏從“I love 莜”開始。
    “I love 莜”可以解決人們對“莜”面這個生僻字的不理解,順道引申出:家有寶貝,就吃西貝,還有隨之配套的2月14親嘴打折節。

    △圖來自西貝微信公眾號

    這些都是在戰術層面上的優化。西貝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找到了他的核心客群,即以中產階層6+1家庭為核心客群。在當時的shopping mall里,西貝選對了最有價值的客群。(6+1家庭就是:爺爺奶奶、公公婆婆、爸爸媽媽加一個孩子)因此我覺得超級符號“I love莜”遠遠不如,“家有寶貝、就吃西貝”更有效。
    但這些客群其實并不一定是“I love 莜”帶來的。而恰恰是他背后的那個品類西北菜帶來的。西北菜在消費者心智當中的認知就是“草原的牛羊肉和鄉野的五谷雜糧”。就暗示著好食材,更健康,而且不辣。在當時Mall主流品類都是川湘菜、火鍋、烤魚時,西貝以獨特稀缺“西北菜”成為這類家庭的首選。
    我記得賈總分享過,當初西貝莜面村在上海開第一家店時。原本打算要投入很大的廣告,因為他擔心喜歡精細的上海人不接受這樣粗曠的西北美食。但萬萬沒想到,店門一開,“顧客像地上長出來的一樣涌入門店,源源不絕”。因此西貝上海首戰告捷,甚至可以說是不戰而勝。(因為廣告費沒花出去)
    那個時候很顯然互聯網傳播還沒那么強,西貝莜面村也還不是全國性強勢品牌,顧客之所以從地上長出來一樣涌入門店,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源于他們心智當中對西北菜的正向認知。(那時更沒有i love 莜)
    可惜這個顯而易見的認知(定位),企業自己沒有發掘出來,找了三家戰略咨詢公司,最終卻選擇了最無戰略意義、最具內部思維的“i love 莜”。現在復盤來看,特勞特的“西貝西北菜”定位和“草原的牛羊肉,鄉野的五谷雜糧”戰斗口號是最符合消費者心智認知,最顯而易見,也是最有戰略意義的定位。
    于是我們這幾年看到西貝各種眼花繚亂的動作:“好吃戰略”、“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其實有效的不是這句,而是背后的“不好吃,就退錢”。因為“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明顯是違抗“眾口難調”的心智和常識的。而“不好吃,就退錢”是強有力的信任狀,并且真正解決了消費者在餐飲消費中的大痛點。
    西貝為了彌補“莜面品類”的獲客能力弱以及客單價低的問題,又推出招牌菜“西貝牛大骨”。這些動作可以解決企業短期的業績問題,但在這么多眼花繚亂的動作背后,依然沒有解決企業的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因為無法回答,也無法解決這個哲學問題。企業就始終在解決自己當下的問題。比如當我們費了半天勁,發現莜面的營收占比無論如何也無法成為重頭,就推出招牌菜”牛大骨“。
    你們感受一下:一家叫莜面村的餐廳,他的招牌菜是牛大骨,違和不違和?
    但如果他叫西貝西北菜,他的招牌菜是牛大骨,是不是就順應心智多了?
    這其實是一個常識。
    03
    有的時候第三方戰略咨詢公司為了迎合老板需求,解決老板的痛點,而不是為了順應消費者心智交出的方案,解決市場消費者的痛點。這些策略短期內看不出問題,也許還會讓老板當時很爽,就好像手術的大夫把箭尾去除,但其實箭根還在里面。
    當時看上去立竿見影,但那個病根沒有解決,時不時還會告訴你這兒很疼,甚至會要了你的命。
    因為啟用了I love 莜,放棄了西北菜的定位,西貝的戰略就找不到背后的原力,顯然莜面無法承載這么宏大的使命。
    因為品類是品牌的根,文化是品類的土壤。沒有品類無法生根,缺乏文化,無法擴張。
    西貝以一己之力推動莜面,你會發現市場跟進者寥寥,因為大家發現除了西貝,誰也沒法賣好莜面。但是近幾年,新疆、陜西等西北菜細分品類越來越受歡迎,幾乎是開一家火一家。大家都要感謝西貝推動了西北菜的認知,甚至是重新定義了西北菜。

    再聊聊這幾年西貝一直在大力推出10萬家、1000億營業額或者是叫做未來十年的戰略吧。
    這個愿望當然非常好,而且作為企業的偉大目標,能夠凝聚人心,凝聚團隊,同時也是“大家的西貝”文化落地。
    那為什么這個人才濟濟,物力充沛,決心干勁都非常大,上下一心,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的集團,但卻打不出一個小小的單店模型呢?
    表象上看是因為從正餐到快餐,存在企業的基因問題。
    但再深挖一層,我們就會發現,這其實是由西貝的戰略定位缺失決定的,也就是“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企業這個終極問題不解決,就跟人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一樣,充滿波折。
    我們先來看一看中餐火鍋王海底撈何以成為中餐王、火鍋王。
    海底撈的成功,我們可以說是創始團隊成功、服務的成功,組織力的成功,制度創新的成功,是供應鏈的成功,但這都是企業內部的因素。
    △ 圖片來自海底撈官網
    真正讓海底撈能夠成為中餐王、火鍋王的,是海底撈對火鍋品類有著巨大的貢獻,是火鍋這個第一賽道成就了海底撈。要知道在二三十年前,火鍋并不是主流品類。我們普羅大眾把到飯店吃飯稱之為叫做下館子,也就是我們還是以吃炒菜燒菜為主。
    而川渝火鍋,20多年前既不是高大上的菜系,又沒有高等級的食材,火鍋當時是邊緣品類。
    那么火鍋是怎么樣成為中餐的主流品類的?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像海底撈這樣的企業,他以超五星級酒店的服務重新定義了火鍋這個品類。之前還有一個優秀的企業”小天鵝“,也為火鍋品類走向主流做出巨大貢獻。
    從而讓川渝火鍋從下里巴人的家常飲食,成為主流的社交應酬聚餐的首選品類。無論張勇大哥還是海底撈的伙伴,有意還是無意地做對了這個戰略動作。
    于是隨著一代又一代的火鍋人,在火鍋這個品類當中不斷創新,最終火鍋成為中餐業主流品類和最大品類。
    而海底撈作為這個品類的重新定義者,品類的扛把子,憑借著堅定的戰略定力、強大的組織能力、優秀的制度創新、占據了火鍋品類的龍頭位置,幾乎成為了火鍋的代名詞。
    這就應證了那句:品牌的背后是品類。沒有大賽道,大品類,哪有大品牌。
    當品牌與品類名強關聯,成為品類的代名詞,你就一定是品類冠軍!所以海鍋撈火鍋自己勿需細分,它就是第一火鍋品牌。
    04
    講到這里,你們就不難看出西貝真正的戰略應該是什么了,是西貝重新定義了西北菜,讓西北菜成為第九大菜系,從邊緣品類逐漸成為主流的品類。西貝的使命不僅僅是十萬家店,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西貝,更是要讓世界認識到西北美食,西北文化,而不是以一己之力推動莜面成為主食。
    西貝是西北菜的杰出代表,龍頭企業,無需用莜面這樣的一個細分品類、弱勢品類來代表自己。龍頭企業不要主動分化自己,因為第一是最好的定位,第一無需定位。
    西貝集團完全可以在西北美食大賽道里創新新模式、新品類、新場景、新機制,實現西貝人的新夢想。所以之前的燕麥面、麥香村、肉夾饃、酸奶屋雖然有各種瑕疵,但都還是在西北美食的大賽道里,而最新的“弓長張”炒菜,暴露出根本的戰略迷失。
    這也是我為什么看到他要做”弓長張“炒菜,立刻寫出給西貝潑冷水的文章,因為他離正確的戰略越走越遠,越跑越偏。
    我聽說西貝的戰略是在未來實現千億的銷售額,那也就是至少數千億的市值。
    一家公司想實現百億的市值,需要解決某個局部市場的痛點。而他想實現千億的市值,需要解決某個行業的痛點。
    他想實現萬億的市值,一定是解決了某個產業的痛點。西貝的十萬家絕不是僅僅解決企業內部的痛點所能承載的使命。
    西北,作為賈總出發的地方,西北菜作為西貝發家的根源,今天的西貝,難道不更應該回饋西北菜和大西北嗎?
    過去30年是品類成就了企業,未來30年就該是企業成就品類。
    西貝的戰略應該是做強,做大,做深西北菜大賽道,和九毛九形成品類雙雄,共同推動西北菜在品類中的地位。在西北菜這個大賽道中,經營更多細分品類,對內形成產業協同,對外形成多品類認知,消費者多場景選擇。這是一個簡單可執行的戰略,更是可以不跑偏做100年以上的餐飲創業大平臺戰略。
    做大做強做深西北菜,實現振興和帶動西北現代農業經濟,利國利民利己。這個戰略更是順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造福西北地方人民,順應市場消費者呼喚,真正符合企業資源稟賦。
    當西貝人的責任使命不僅僅是造就多少個西貝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實現西貝人的小小夢想,當我們調動更大的心智,調動更多的外部資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和國家戰略一致,這才是西貝成就十萬家的決定性力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共產黨以一句“打土豪、分田地”調動了當時處于水深火熱的廣大貧苦勞動人民的人心,改變了人民的心智力量,形成了最強大的統一戰線,才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最終命運與結局,建立全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得心智得市場,誰能順應廣大消費者的心智認知力量,誰才能真正成就10萬家的市場。
    而這一切與超級符號“I love 莜”真的沒有半毛錢關系!
    疫情之下,餐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相關專題內容。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 疫情下的小餐飲老板:倒下爬起來再干!

    • 疫情管控常態化!北京餐飲何去何從

    • 餐飲,還值得做嗎?

    • 疫情陰霾籠罩下,中國餐企的破局之道

    • 海底撈、西貝入局快餐,是狼還是羊?

    • 率先復蘇!社區餐飲又火了?

    • 疫情之下,餐飲人必須做出抉擇!

    • 品類大洗牌來了!你的餐廳符合趨勢嗎?

    • 餐飲老板,請迎戰“消費降級”

    • 疫情重創餐飲產業鏈,無一幸免

    • 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

    • 餐飲驟降46.8%,請珍惜你的工作!
    • 疫情下,商場餐飲已淪為重災區
    • 餐飲老板自白:復業這個月,我快崩潰了
    • 又一知名中餐廳永久歇業
    • 餐企先“瘦”下來,才能活下去!
    • 未來半年餐飲業趨勢分析報告出爐
    • 一條街的餐飲店都在轉讓,卻無人接手
    • 疫情后,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
    • 靠蛇肴開出40家店,如今瀕臨破產!
    • 花了40萬做餐飲,還沒開張就垮了
    • 海底撈西貝都為“漲價”道歉了
    • 房東,請別再讓我們哭著離開餐飲業
    • 生意慘淡,餐廳大打價格戰
    • 武漢餐飲人的難,誰懂?
    • 餐飲老板沒有危機感,就被危機趕!
    • 香 港 餐 飲 大 困 局
    • 疫情之下,餐企如何調整產品結構?
    • 餐飲“搶人”大戰已打響
    • 寧愿停業也不復工,餐飲老板在愁什么
    • 餐企如何卸下人力成本的沉重包袱?
    • 走出陰影:10個餐飲人的焦慮和希望
    • 復業不易,餐飲人勇敢前行!
    • 四月,餐飲迎來生死大考
    • 疫情下有餐飲老板開始搶人搶鋪搶新店
    • 如何打造餐飲私域流量?一文說透
    • 如果你的愛人是餐飲人……
    • 租金催命!餐廳和業主的矛盾加劇
    • 各地頻頻出政策,餐飲復蘇全面加速
    • 疫情,讓餐飲賺錢的邏輯徹底變了!
    • 還要虧!餐飲老板要準備好打持久戰
    • 餐飲人首支抗疫戰歌正式發布,太勵志了
    • 餐飲戰“疫”,我們在一起!中國餐飲人
    • 市委書記摘口罩進餐廳考察,太給力了
    • 餐飲業過去2個月損失了去年1年的利潤
    • 14省市領導帶頭到店吃飯,為餐飲業打氣
    • 餐廳復業沒客人,太難了!學學這幾招吧
    • 疫情下的廚師:不復工煎熬,復工難熬
    • 疫情下,“狠”的餐飲企業才能活下來!
    • 天啊!疫情竟把餐飲老板逼成這樣?
    • 三四月,才是餐飲人的至暗時刻!
    • 疫情下,多少餐飲人在“流血”復工
    • 餐廳復業3天被叫停,老板娘懵了!
    • 餐飲復業后的真相,說多了都是淚!
    • 野味禁令下,多少餐飲老板被逼上絕路
    • 租金催命!好多餐飲老板扛不住了!
    • 餐飲復業現狀:有的冷清,有的爆單
    • 疫情之下,有多少餐飲人將“被失業”?
    • 餐廳復業5道檻,道道難倒餐飲老板
    • 陶陶居:不開堂食,我一個月都撐不了
    • 餐飲小老板:就怕疫情沒了,店也沒了
    • 疫情后餐企有多難?我們做了最壞設想
    • 挺住!我的餐飲朋友們,看完熱淚盈眶
    • 陶陶居開放堂食首日一波三折!
    • 官宣!廣東率先打響餐飲復業集結號!
    • 復業復工,拯救疫情下的餐飲業!
    • 全國10大城市餐飲現狀調查:太難了!
    • 多地叫停餐飲堂食,千萬餐飲人路在何方
    • 復市時間一再推遲,餐飲老板說撐不住了
    • “野味”風波下,餐飲老板的生死15天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86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5日 20:15
    下一篇 2020年5月5日 21:1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