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品牌該如何漲價才能不被罵?這里有4點建議

    廳復業,堂食受限,客流量少,運營成本卻一天比一天高。當食材和經營成本上漲的時候,漲價就成為了餐飲老板的眼前選項。
    到底要不要漲?以及怎么漲才不會讓消費者反感呢?其中的講究,可大了去。
    進入四月后,疫情防控的形勢依舊嚴峻,但全社會工作的重點已經逐漸轉移到了經濟的恢復中。
    對于餐飲行業來說,更是刻不容緩!
    最近,我們看到包括海底撈、西貝莜面村在內的餐飲品牌,不約而同選擇了漲價,也都引發了輿論的強烈關注。對此,有人表示支持和理解,有人表示反對和憤怒。
    那么,不妨就讓我們站在品牌的角度,探討究竟該不該漲價,該怎么樣漲價?
    01
    究竟該不該漲價?
    餐飲品牌們都有這樣的困惑:
    如果不漲價,在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下,門店維持生計變得越來越困難,尤其在疫情的打擊下;如果漲價,則擔心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得罪老客戶的同時又將新客戶擋在門外,最終喪失市場份額。
    導致進退兩難!
    客觀的說,消費者自然是不喜歡漲價,但是從品牌的角度而言,還是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完成漲價目標。

    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漲價是品牌價值的體現,代表的是高價高質的消費認知。
    一直以來,小米手機都以“性價比”著稱。但是,前不久發布的小米10還是采取了漲價的策略,將起售價足足提高了1000元,并且覆蓋4000-6000元的價格區間。
    為何?
    因為在消費者的認知里,好的產品必然要求是高價,而高價的東西往往也是高品質的!
    餐飲行業也是如此。
    第二、長期來看,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會越來越強,年輕消費者也愿意為高價買單。
    實際上,很多消費者外出就餐的預算都在100元甚至是200元以上。而這時候,假如你的餐廳門店只能提供人均50元的花費,那么這部分人勢必離你而去。
    也就是說,漲價本身只是過濾消費者的行為,而不會將目標消費群體拒之門外。更何況,長期來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都是在不斷增長的。
    尤其是年輕消費者。
    第三、漲價行為盡管會遭到消費者的不滿,但疫情這個“理由”能夠極大的降低這種不滿。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盡管沒有誰喜歡漲價,但是在不同的時期內對漲價行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以海底撈為例。
    盡管海底撈最終在輿論和監管的壓力下放棄了漲價,但是漲價本身并沒有問題,一個關鍵性的指標就是客流量并未因漲價而減少。
    那么,為何消費者會一邊表示抗議,另一邊又難逃真香定律呢?
    一方面,是因為海底撈的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在疫情和物價上漲的雙重打擊下,外界對漲價早已經有了預期!
    也就是說,反正早晚要成本的壓力下實現漲價,不如趁著疫情的影響,盡可能的降低消費者的抵觸情緒。
    第四、漲價能夠維護與供應商的伙伴關系,獲取更多的市場利潤。
    眾所周知,餐飲門店遭受損失,餐飲行業的上游自然也會遭受更大的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門店漲價意味著利潤空間的增加。如此一來,便能夠維護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
    當然,漲價本身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市場利潤。
    02
    餐飲品牌該如何漲價?
    “動感單車普拉提,保溫杯里放枸杞”這樣的生活場景,如今對很多人來說,都再熟悉不過了。這樣的現象,反映在餐飲消費上,其實代表的就是每一個消費者都希望成為精致的消費主義者。
    也就是說,漲價行為絕不是薅羊毛 ,它不僅包括了價格因素也包括產品、環境、服務和售后等環節。換言之,漲價絕不只是價格的上調,而是一系列的配套工程。
    該怎么漲價呢?
    首先,正如前面提到的,漲價需要相關配套實現全面升級。
    比如,門店裝修;比如,產品研發;再比如,相關服務內容。簡單的說,餐飲門店需要給出足夠的“理由”,讓消費者感受到“漲價后”和“漲價前”的不一樣,以幫助消費者說服自己。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品牌需要對自身的競爭力有清晰的了解和認知。
    其次,推出“限時限款產品”,制造出足夠的優惠和噱頭。
    以麥當勞為例。
    相信很多麥當勞的粉絲都知道,從3月25日到4月14日,麥當勞重磅推出了麥辣雞腿堡,售價僅為9.9元,而且沒有套路不限次。
    面對這個價格,作為消費者的你,是不是特別的心動?
    但實際上,這是麥當勞刻意制造出來的“優惠”。

    正常情況下,消費者前往門店絕不會只點一個麥辣雞腿堡,如果要填飽肚子的話,他還需要一杯可樂、一份薯條和一份雞塊。如此一來,客單價便達到了33元。
    甚至比一個傳統的套餐組合售價更貴!
    也就是說,餐飲門店需要一個引流款產品,盡可能的給消費者制造出“實惠”的錯覺。如此一來,即便漲價也不會太敏感。
    再次,通過新產品新定價的方式,達到漲價的目標。
    還是以麥當勞為例。
    眾所周知,麥當勞主力產品套餐的價格都集中在20-25元區間。但是,很多新品的價格卻超過了30元。比如,安格斯厚牛培根堡,價格為30元;比如,雙層安格斯厚牛培根,價格為42元。
    但是,作為消費者的你,有明顯的抵觸情緒嗎?
    最后,通過套餐組合的方式,降低消費者對菜品價格的敏感度。
    比如,高價與低價款的搭配;比如,一個套餐系列的搭配;再比如,高毛利產品和低毛利產品的搭配組合等等。
    目的就是降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讓消費者和品牌是實現雙贏!
    03
    不同品牌段位,不同的漲價訴求
    在回答了餐飲品牌為什么要漲價,以及怎樣漲價的問題后,我們還需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結合自己門店的實際,想要通過漲價達到怎樣的目的。
    在我看來,不同的品牌段位,漲價訴求也是各不相同的!
    先說頭部品牌。
    除了謀求更多的市場利潤之外,頭部品牌還應該有更多的訴求。比如,通過漲價測試消費者對品牌的承受度,印證品牌的真正價值;比如,通過率先漲價,成功的從競品種脫穎而出,獲取超額品牌溢價。
    如此一來,品牌便成了餐飲門店的“護城河”,成功的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據“第一品牌”的稱謂。
    再說中間品牌。
    中間品牌無論在門店數量還是品牌知名度上,都難以與頭部品牌相抗衡。因此,中間品牌在漲價上更應該采取務實的做法。
    怎么理解呢?
    簡單的說,中間品牌應該將更多的目光放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需要對周邊競爭對手的菜品口感、菜品價格、服務等相關信息做到通盤了解,最后再實現精準打擊。
    因為,餐飲門店的覆蓋半徑,決定了你只要強于周邊競爭對手,那么就能夠獲得消費者的光顧,也能夠在漲價的謀劃中占據主動的地位。
    最后說尾部品牌。
    由于整體來說缺乏競爭力,因此品牌在漲價的過程中絕不能得罪原有的用戶,否則新用戶沒爭取來,老用戶全部跑光了。
    該怎么辦呢?
    一方面,高頻消費菜品盡可能不要漲價,低頻消費菜品漲價空間可以大一些,中間菜品略有浮動,盡可能的降低消費者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像前面提到的“限時限款產品”和“組合套餐”,要制造起強烈的優惠感,滿足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理。
    當然,關鍵還是得在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
    來源:品牌頭版(ID: ceozhiku),作者:林川
    疫情之下,餐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相關專題內容。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601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21日 20:21
    下一篇 2020年4月21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