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7月出臺了《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對社保征收問題進行了重要改革:自2019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商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值得我們注意的有兩個重點:
(1)全員交社保,也就是企業有多少員工就要有多少人交社保;
(2)繳納社保的基數是按照工資總額,包含了基本工資、崗位工資以及各種補貼,還有加班工資、年終獎、提成、獎金等,完全合法的做法是基于工資總額和全體員工總數去繳納社保。
在2019年1月1日起,社保費用將改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很多餐飲人對此茫然,不清楚社保新規帶來的行業變化。貼心的玩家小編為了讓大家少走彎路特意就此問題詳細地為各位解讀!
首先我們談談現在餐飲企業的用工狀況。
做餐飲的都知道,每個月有兩座大山壓在身上:房租、員工工資。先要把這兩大費用賺出來,才能談利潤。據統計,近十年來,房租平均上漲了5倍以上,遠遠高于正常遞增,人工成本也增長2-3倍。
那么一個基層員工的用工成本到底是多少?僅以上海地區為例,服務員的基本工資在3300~3800左右。但一個員工的用工成本還不僅限于此:
1、食宿
幾乎所有餐飲企業都為員工提供食宿,保障員工的基本生活。做生意講究地段,餐廳愛扎堆開在熱鬧繁華的地點。因為餐飲行業的特殊性,餐飲員工的上班時間長(早10晚10)、工作強度大,下班既晚又累,為了體恤員工,宿舍也不得不承受高房租就近租用。租用宿舍的花費平攤到每個人身上至少200~300元。員工餐一般提供2~3頓,按每人每天最低15元的成本計算,每月的的成本扣除休息時間成本在400左右。
2、各類獎金補貼
餐飲行業的服務員行業流動性高,年紀小。根據走訪調查,30歲以下的餐飲業服務人員占比高達72%。“00后”已經成長為餐飲業服務員的主力軍。年輕有活力是“00后”的優勢,沒有職業責任感也是這一群人最大的劣勢。年輕員工因為沒有家庭壓力,隨意的請假、離職常常讓管理者措手不及。調查數據顯示,30歲以下的從業者近期考慮換工作的比例高達67%,并且在過去一年平均每人變換工作數1.08次,其中有近31%的新生代就業者在過去一年里變換工作數達2次及以上。為了提高員工到崗率,增加員工的穩定性、積極性。不得不巧立名目眾多獎金比如:全勤獎、工齡工資、菜品推薦提成等。每種名目的獎勵金額也在30~100元。
3、社保及商保
一個行業內默認的操作,為了降低用工成本,以及餐飲業員工的高流動性,很多餐館并未與服務員簽訂正規勞務合同。
九月末上市的餐飲行業火鍋龍頭海底撈IPO招股書中,補交了過去三年的五險一金合計人民幣8800多萬。海底撈在餐飲業內與它超強的盈利能力和優質服務質量齊名的是它遠高于業界的員工福利。如果海底撈都有這么大的社保繳納問題,可以推斷國內的餐飲行業都可以認為沒有什么完全合規的企業。甚至社保有繳納的員工占比不會超過20%,80%以上是沒有交。更多的餐飲企業只為其中高層工作人員繳納五險一金。
以上海為例,如果完全嚴格執行社保新規,按最低基數繳納,一個月薪3500的服務員自己需繳納610元,到手工資僅有2889.7元。九成員工寧愿放棄社保福利換取更多的到手工資。而單位則需繳納1496.06元,這幾乎占了員工基本工資的40%,用工成本瞬間提高28%。所以,在員工和雇傭者共同的默契下,造成了現在這種餐飲業員工普遍不繳納社保的現象。
如果再算上公積金則一個稅前3500元的服務員的用工成本瞬間飆升至白領水平。參見下圖:
以我們的一個規模中型的傳統餐館客戶為例,平均的員工人數在30人左右,去年凈利潤接近18萬。只有廚師長及前廳經理等中高層3人按最低基數繳納了社會保險。如果全部員工足額交五險一金,那么這家餐館的用工成本一個月要額外增加4萬。這是一個盈利狀況相對較好的個例。近年來餐飲行業并不景氣,對于更多微利、甚至徘徊在生死線的餐廳來說,足額繳納社保就是壓死餐飲的最好一根稻草。
為了應對社保新規,各種餐飲企業在如何減少用工成本上可謂各顯神通,就下面幾種用工情況給各位餐飲同仁提供三種操作性強上得了臺面的操作思路(各地實操有差異,僅供參考):
一:短時間內不改變用工人數和用工構成
為了減少用工成本,簡單粗暴的減少人數顯然是不可能的。短時間也無法調整用工構成,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減少社保支出?
選擇社保的洼地,異地繳納社保。
由于全國社保繳費基數不一樣,部分公司選擇基數較小的異地繳納社保,在本地繳一些個人所得稅。這個涉及到勞動關系建立地跟薪酬的支付單位不一致。勞動關系跟社保可能A地區,薪酬支付是B地區。這個需要和當地社保局溝通,比如發了工資沒有交社保,企業提供證明在另外一個地方交,說明為什么在那個地方交。
以圖中為例,同樣為3500的稅前工資,在寧波繳納社保的話比在上海,員工到手工資多127.36元,公司社保費用減少578.99。
二、用工人數不變,豐富用工構成
首先要重新分析餐廳各個崗位的特性,為公司制定合理的用工方式,靈活用工也是有效降低社會保險的方法之一。針對核心崗位,應當采用標準勞動關系;對于其他崗位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外包協議:
以餐飲業為例,現在越來越多的商家為了提高顧客的用餐質量和每一餐的毛利率,除了提供常規的可樂、啤酒等商品外,提供一些成本低、側重于創新的花式飲品。與其專門高價請經驗豐富的調酒師不如把水吧的業務外包出去,簽訂專業的外包協議,可以以實際銷售金額進行提成。這樣既減少了管理成本,同時也能夠分享到紅利,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2、小時工
對于小時工的靈活應用,我們可以像先進成功的同行學習,比如海底撈就把一些可替代性比較強的基礎崗位,像洗碗間、保潔、洗毛巾、洗杯間、傳菜等崗位使用了鐘點工。
有一個細節在招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協議中約定清楚餐廳招的是“鐘點工”而不是“某個崗位的鐘點工”,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是防止遇到較真兒的員工,超出職責范圍外的其他活兒不干;二是防止極少部分小時工離職的時候耍賴,偏說自己是正式員工要求索賠加班費、社保費等,要是缺乏有力的證據你很可能會敗訴,增加了用工風險。
3、根據具體狀況啟用退休人員和協保人員
在上海,“紅寶石”、“凱司令”“光明邨外賣”這種老字號餐飲企業更青睞一些本地的女性退休人員,一方面這些“大媽”服務更熱情親切,和本地人交流更順暢,另一方面作為退休人員返聘就是一個勞務,不會是勞動關系,不用交社保。
以上的用工方式都是拋磚引玉,不同的餐飲類型和所在城市的勞動力充沛程度適合不同的用工方式。
三、優化餐廳動線,升級科技含量,減少用工人數。
隨著開放式廚房風潮的興起,廚房離顧客的距離越來越近了,通過餐廳動線的合理優化,傳菜這個動作逐漸可以由服務員部分承擔,減少傳菜崗位,在一些中小型餐廳甚至可以達到取消傳菜崗位。
除了傳菜崗位,像收銀和點菜這兩個動作隨著手機點單和支付的普及,不少商家引進了智能的點餐收銀系統,比較有名的像:客如云、二維火等。除了部分年紀大的客人和一些高端餐飲不適合使用二維碼點餐和結賬外,年青一代的消費者大部分已經養成了用手機來完成一切的習慣。引入智能系統后,雖然前期由硬件投入成本,但從長遠來看,機器成本和穩定性是遠優于人力的。
這幾年餐飲業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有數據顯示,2017年只有20%的餐廳能夠盈利,上半年關了21萬家店,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個月10%的餐廳倒閉,餐飲企業的平均壽命還不到2年。面對著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房租成本、能源價格的不斷翻升,菜品價格的上漲遠遠望塵莫及,餐飲行業的利潤不斷攤薄。在無法改變外部環境的情況下,如果想繼續在餐飲這條路上走下去,升級自身的素質,提高效率是唯一的出路。
最后分享一句話: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與各位餐飲業同仁共勉!
各位老板:我們的代運營服務10月份優惠特價,詳情請咨詢我們下方的客服微信!外賣淡季已經到了,這個階段想要逆襲商圈的老板們,快來勾搭我們吧!
往期文章:
滿減設置技巧 提高轉化率 詳解流量入口
搜索優化 搜索優化2 微信運營
玩轉團餐? 差評回復模板 滿減小套路
單量之王 提高排名幾個小技巧 排名規則
拯救轉化率 小程序+外賣 競價的技巧
2018,外賣賺錢機會 純外賣還能做嗎?
外賣選址選品(一) 選址選品(二)
……
外賣·賺錢·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