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億年輕人都愛熬夜,為啥宵夜生意卻那么難做?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而“夜間經濟”則成為消費領域新的增長點。

    種種跡象表明,消費者的生活時間正在延長,這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對夜宵需求的增加。

    有需求,就有市場。看到機會的餐飲商家,自然不肯放過夜宵外賣這塊兒大蛋糕。不過,宵夜外賣的生意并非想象中好做,這是為什么呢?

    “你在半夜12點之前睡過覺嗎?”
    記者利用中午吃飯的時間,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上隨機抓了十幾個路人,問了這個問題。
    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沒有。
    雖然這不是一個很嚴謹的調查,但也能從側面反應出一個現象:現代人的休息時間越來越晚,特別是85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基本很少有人在晚上12點前休息的。
    不管干什么,熬到這么晚,差不多也都餓了,不來一份夜宵,祭奠一下陪自己熬了一晚上的肚子怎么行。
    無論大小,許多餐飲從業者,把目光瞄向了夜宵外賣市場,都想來分一杯羹。夜宵外賣,已經成為餐飲行業又一個殘酷廝殺的戰場。

    01

    晚睡的年輕人撐起了夜宵外賣的市場
    需求決定市場,因為年輕人睡的越來越晚,才給了餐飲行業拓展夜宵外賣的機會。
    這一屆年輕人,晚上9點之后,才是一天生活的開始。因為白天都在上班,到了晚上總要放松一下,熬夜追劇、看直播打游戲、刷抖音逛淘寶,總之除了睡覺,干什么的都有。
    因為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壓力,這些熬夜的年輕人,愿意多花一些時間和金錢,來滿足自己內心對精神娛樂的小小需求。
    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21點到22點是淘寶成交的最高峰,超過36%的網購都發生在夜間。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而“夜間經濟”則成為消費領域新的增長點。
    種種跡象表明,消費者的生活時間正在延長,這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對夜宵需求的增加。
    有需求,就有市場。看到機會的餐飲商家,自然不肯放過夜宵外賣這塊兒大蛋糕。
    最先看到夜宵外賣這個需求的,是拼豆夜宵的創始人李哲。
    2013年,當時正在做拼車項目的李哲想要重新創業,他發現每天晚上加班的時候,點外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到了晚上,商家都關門了。
    評估了一下當時北京每天加班的人數,李哲認為,夜宵外賣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空白市場。于是李哲在中關村開了一家快餐店——拼豆小廚,并且開發了拼豆夜宵APP。白天做普通快餐,晚上專門做夜宵外賣。
    APP一上線,李哲忙壞了,訂單多到忙不過來。這充分說明了,他的判斷很正確,需要點夜宵的人很多,市場需求量很大。
    2015年,逐漸完善的拼豆夜宵,營業額做到了2000萬。雖然和今天整個外賣市場的規模比起來,2000萬并不如何突出。但是在當時,是很不錯的成績。
    拼豆夜宵作為外賣行業的先行者,為餐飲行業探索出了一個新的細分領域。
    面對這么一塊兒巨大的蛋糕,不可能只讓拼豆夜宵一家獨享。眾多商家紛紛加入夜宵外賣的行列,就連肯德基這樣的快餐巨頭,也要來分一杯羹。
    去年世界杯期間,肯德基推出了夜宵板塊。今年夏天,這個以炸雞聞名,但從不肯專心賣炸雞的品牌,推出了肯德基串串,而且只針對夜宵檔宅急送。
    深度本土化的肯德基,確實最懂中國人的胃,什么火就賣什么。作為夜宵檔的爆款產品,串串成了肯德基拓寬夜宵外賣市場的首選。
    依托強大的后端供應鏈和完善的配送體系,肯德基切入夜宵外賣市場,分走一大塊兒蛋糕,幾乎是必然的事情。畢竟這個品牌,在年輕的群體中還是有很多忠實用戶的。
    大牌的入局,讓夜宵外賣的競爭更加激烈,但同時也從側面說明,夜宵外賣確實是餐飲行業的又一個細分市場。
    但是,夜宵外賣真的那么好做嗎?

    02

    競爭大、品類少
    價格戰嚴重壓縮商家利潤
    只有真正做起來,才發現夜宵外賣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做夜宵檔,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成本增加。原本只需要營業到晚上十點,現在為了賣夜宵,不得不營業到凌晨兩點,延長了營運時間,照明設備、廚房設備都要延長運轉,水電、設備折舊的成本都會增加。還要增加相應的人員,人力成本也會增加。
    特別是一些傳統運營模式的飯店,原料采購與存儲、洗菜、切配、打包都在廚房完成,成本的增加更是成為了一大負擔。
    和增加的成本比起來,營收的增加并不理想。
    從供應端來看,餐飲行業,本身就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夜宵檔更是如此。
    今年7月24日,《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顯示,23點到24點之間,口碑餓了么上的餐飲商戶,有超過83%還在營業,過了24點之后,仍然在營業的商戶比例超過60%。
    夜宵外賣發展到現在,早已經變成了一片廝殺慘烈的紅海,大品牌和小商家,這么多參與者同時爭奪夜宵外賣這個大蛋糕。
    從需求端來看,盡管夜宵檔的需求在快速增長,但和其他時段相比,還是要小很多。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在全時段中,夜宵占比約為8%—9%。
    夜宵檔對品類的需求,也不如午餐豐富。盡管在外賣平臺上,夜宵檔的外賣,可選擇的品類也很豐富。但是數據顯示,在夜宵外賣的訂單中,以漢堡、炸串、地方小吃、米粉面等品類為主。對于其他的品類,需求較少。
    競爭大、品類少,為了提升銷量,打價格戰成為了夜宵檔的常態。
    晚上23點之后點開外賣平臺APP,客單價在人均15到30元之間的店鋪比較多,而夜宵檔的折扣力度一般在5—6折。低折扣的直接結果,增加了銷量,但銷售額的增加有限。
    而且大部分商家在包裝上,也都在不斷的創新,錫紙、無紡袋、紙盒包裝,雖然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餐品在配送途中的質量,也有助于提升用戶體驗,但包裝成本會更高。
    成本在增加,但銷售額卻沒有預期那么理想,如何在增加的成本和收益之間尋找平衡點,這對商家的運營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03

    城市半徑擴大,配送難度增加
    夜宵檔的外賣,除了品類少,在配送難度上和午餐檔也有不同。
    午餐檔的外賣訂單,主要是往公司送,商家大部分也都集中在商業中心,畢竟做的就是這些上班族的生意。
    所以午餐檔的外賣,配送范圍都不會特別遠。消費者為了減少等待時間,往往會選擇距離三公里之內的商家。
    但是夜宵檔的外賣,范圍相對比較分散,配送的難度更大。根據口碑餓了么公布的數據顯示,二線城市夜宵外賣的需求增速較快,而在一線城市,傳統“非中心城區”的夜宵檔外賣需求超過中心城區。
    城市半徑在擴大,增加了配送的難度。一些稍微偏遠的街區,外賣小哥取餐送餐都需要更長的時間,對于消費者來說,則需要更長的等待時間,這是非常糟糕的體驗。而且配送時間延長,如何保證餐品質量,也是對商家和外賣小哥的一大考驗。
    畢竟稍微不滿意,用戶一個投訴,損失是很大的。
    總結下來,盡管夜宵外賣是一大需求,已經形成了餐飲行業的細分市場。但餐飲行業本就競爭激烈,夜宵外賣更是如此,沒有強大的運營能力和獨特的競爭優勢,想要賺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來源:蛋解創業(manjiechuangye)

    編輯| 朱小斐

    紅 餐 精 選

    ↓↓

    (點擊以上圖片可閱讀)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41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1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11月1日 21: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