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薦讀 | 勤奮刻苦的好領導崇禎皇帝,是怎么被員工坑死的?

    第 1204 期

    他身為帝王,作風優良,不斷學習,雷打不動地早起早睡,辛苦工作。

    他決然殉國的一幕,是中國古代史上公認虐心的時刻。祭奠儀式上,百姓為他哭泣,連對手李自成讀過他“不要傷害百姓”的遺囑都唏噓不已。

    然而,他生前高官厚祿恩寵的臣子們,去祭拜的沒幾位,要么膽小躲貓貓,要么補刀踩兩腳。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崇禎感動了敵人和百姓,卻感動不了這群臣子?或者換個更有現實意義的問法:一個勤奮刻苦的好領導,是怎樣被員工坑死的?

    1

    “完美領導”

    喜歡讀歷史的人常說:大明官僚體制本就極度敗壞,長期以來的逆淘汰,崇禎接手時已無力回天。至于崇禎本人,后人更熟悉的,是他各種優良品質。

    優良的生活作風。他極少近女色,衣服破了都是周皇后親自補,十七年來雷打不動早起晚睡辛苦工作,布衣素食的簡單生活。

    勇于擔當。遇到大災難大事故,第一時間出來擔責,下了好多次深刻自我批評的罪己詔,還請求老天爺有事降罪自己,千萬不要為難百姓。

    強大的工作能力。再冗長空洞的奏折拿到手,他都能快速抓住要點且批復精到;初次了解的大臣,僅憑一封奏折甚至幾句對答,就常準確摸透水平,一旦認定立刻果斷提拔。大明最后十七年為數不多的實干派,比如楊嗣昌孫傳庭,都來自他的慧眼識金。

    鐵腕執行力。登基初牛刀小試,他就團滅了九千歲魏忠賢一干強敵;后來剛猛治國,每逢大事都強硬追查到底,從一品大員到九品小官打包一起狠揍。大學士陳演曾嘆息說:在崇禎面前,每句話都要思前想后,稍微一句說錯,能嚇得后脊梁都濕。

    相當熱愛學習。每天再忙他也要讀書,定期召開國事討論會經筵,會上總熱情鼓勵大家發言,還特別留意來自民間的聲音。

    縱觀崇禎十七年執政生涯,舉手投足頗有歷代明君之風,比起后世那些遇事就扔下京城“西狩”跑路的帝王太后,十足的擔當。這些優良表現貫穿始終。連清朝道光皇帝有次也忍不住向身邊大臣嘆息:這么好的皇帝,怎么叫奸臣欺負成這樣?

    這樣一位“完美領導”,為什么卻得不到員工的心?

    |領導力要點

    為什么越追求完美的領導越沒人緣?

    世上沒有絕對的完美,極力要求完美的結果必然會帶給自己及別人壓力,極有可能破壞身邊的平衡與和諧,搞得下屬緊張兮兮。

    最優秀的領導者不會極力追求個人的完美——他們會集中精力仔細打磨自己的優勢,同時物色其他人才來彌補自身的局限性。竭力成為全能型領導者只會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讓組織陷入危境。

    2

    骨子里的軟弱

    如此鐵腕帝王怎么會軟弱?但事實證明,外表剛猛的崇禎,內核里卻是性格軟弱。

    成功的帝王都有一項必備技能:堅強。拿捏臣子的權謀,勤奮工作的習慣,好比武術招式,而堅強,卻是根基上的內功。往遠一點說,變法的秦孝公,逐匈奴的漢武帝,都是此中高手;往大明先輩們說,遷都北京的明成祖,改鹽法的明孝宗,廢海禁的明穆宗,能在既得利益集團阻礙中掃平四海。支撐他們各種謀略的,就是這強大內功。

    剛登基的時候,崇禎曾經以為自己足夠堅強,談笑間掃平魏忠賢余黨。可直到遇見韓一良事件,他才明白自己有多慫。

    這件事的起因很荒唐,窮得掉渣升遷沒路的韓一良,為搏出位亂噴,寫奏折大罵朝政腐敗,還標榜自己廉政。一下引得朝野嘩然,卻叫崇禎喜上眉梢:正想反腐敗樹新風,打瞌睡韓大人送來枕頭。

    崇禎帝立刻先在御前會議上公開誦讀,通報學習,又將韓大人提成右僉都御史,回饋超大禮包。并當場派了任務:朝中誰是你奏折里說的貪官,誰給你送過錢,一五一十給本君說清楚。

    韓一良內心一下子崩潰了,沒轍了也得死扛到底。崇禎皇帝連番威逼,他卻搖頭晃腦的裝糊涂不肯指認到人,最后還干脆認了欺君罪:皇上您別問了,要罰就罰我一個。韓一良為何如此?腐敗發展到這時,就是千百人的食物鏈,輕易碰不得,寧可罷官回家,也不能碰這霉頭。崇禎氣炸了肺,只能把他罷官回家。

    類似情況,先輩明孝宗十八歲上臺時就遇到過,三個閣老號稱紙糊,啥事不管不說,聽說要整頓,立刻串聯了集體撂挑子。可明孝宗絲毫不慌,借力打力中收編有能力的劉吉,干掉最無恥的萬安,韓一良這一類冒頭了更別想躲,軟硬兼施弄出了“弘治中興”。

    而在韓一良鬧劇面前,崇禎的處理方式堪稱“領導力反面教材”——開始是誤判局面,毫無準備的就把韓一良捧上去;不想這廝放了大鴿子,更叫皇帝看到了群臣抱團掩蓋貪腐真相的現狀;最后,崇禎認慫,只把惹事的韓一良罷官,本打算高調開場的反貪運動卻翻篇了。

    |領導力要點

    上述事件,會給下屬們留下這么一個印象:這位新領導表面霸道,其實很慫。領導力開始嚴重打折。此后只要領導打算重大整頓,下屬們就敢抱團反對(內心OS:你總不能把大家的頭都砍了,誰來干活?)。而一反對領導就退讓妥協,從此陷入惡性循環。

    堅強,這個詞看似簡單,技術含量卻高,既不是霸王舉鼎的武勇,也不是豪氣千云的長嘯。大BOSS的堅強,意味著一種承擔重負的擔當。放在經濟下行人心動蕩的時代,更是迎著重重阻礙披荊斬棘的勇氣。

    3

    不撐事

    崇禎在知人善任上并不差。他從小受過良好教育,懂得明辨是非,天分也十分不錯。幾位干將比如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這三位單在能力上毋庸置疑),樣樣都選得準。

    說崇禎“不撐事”,源于他在“用人不疑”上的公認差評。他在選兵用將時講究各種制衡,杜絕某人獨大。結果,他執政十七年間,明朝各條軍事戰線的主旋律就是“打”。還沒和敵人開打,自己人先掐個沒完。

    比如大凌河戰役,巡撫邱禾嘉與經略孫承宗掐,后來的巨鹿大戰,又是督師盧象升與兵部尚書楊嗣昌掐,結果就是互相坑,自毀長城兵敗如山。

    再有一個典型是盧象升,與其說抗清殉難,不如說被楊嗣昌坑死。而且殉國四十多天,還被楊嗣昌扣押奏折不上報,各種造謠誣陷通敵,給崇禎盡忠的結果,就是這么慘。這事雖說是楊嗣昌搞鬼,但根子還是崇禎。

    |領導力要點

    一個老板的“撐事”水平,體現在大膽授權,用人不疑。可某些老板心胸狹隘,遇到能征善戰的干將,不讓其一展拳腳還預設各種制約,大玩“制衡之術”唯恐功高震主。

    “制衡”一不小心玩過了頭,就會變成內耗。一匹原本能日行千里的馬,放他手上也就跑百步,企業做不大甚至做死也在情理之中。

    4

    瞎指揮

    比猜忌更可怕的,就是瞎指揮。崇禎對于前線戰事的心里承受能力,從來都是有限的。每次戰事進行,都是各種催促,越到關鍵時刻,就是各種死催。萬一催不動,就會各種瞎猜疑。

    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常把穩贏的仗,也都猜成敗仗。最讓后人痛惜的,就是松錦大戰。

    后人每當復盤此戰時,稍有軍事常識就可得出結論:洪承疇的明軍,已經以步步為營的穩守反擊,把清軍逐漸逼入不利局面。就好比一場球賽,分明本隊比分領先,鐵桶陣穩守反擊就贏,卻偏被領導電話死催,要求必須壓出去進攻再打進一個,然后悲劇發生了……

    本來已被戰局急的流鼻血的皇太極,意外發現明軍作戰計劃突變,鋒銳齊集,后方漏洞大開,立刻抓住這意外之喜,襲擊了明軍糧道,戰局驟然逆轉。一場清王朝賭上國運的仗,清軍在崇禎的“助推”下贏了!

    更可悲的是,崇禎接下來又再度糊涂:李自成風云再起后,只要名將孫傳庭守住河南,明朝就還有救!可又是崇禎撐不住,下死命令要還沒有完成準備的孫傳庭,放棄潼關天險,去河南決戰李自成。

    穩守就贏的仗,再次悲催大敗。大明最后的救命機會,就這么被崇禎瞎指揮沒了。

    比比他的前輩們: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歷皇帝,好些事情糊涂,卻唯獨用人精明。著名的“萬歷三大征”,從李如松到刑階鄭洛梁夢龍,發現一個軍事主官,就推心置腹信任到底,前線要人給人要槍給槍,群臣怎么閑話也不聽。這才有了三次輝煌完勝。

    雖說后人常說“明實亡于萬歷”,但僅以用人水平論,萬歷真心冤枉。

    |領導力要點

    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已經是企業管理公認法則。員工最怕的,就是老板屁股決定腦袋。

    但依然有老板堅信自己“無所不能”,說好讓手下放手執行,一到關鍵時刻就忍不住親自上陣,拿過去的成功經驗來套用現在的市場形勢,一旦出現問題還要把責任歸咎于團隊執行不力。企業慢慢人才凋零,自己只能處處去滅火。

    再重復一遍任正非的那句名言吧:讓聽得到炮聲的人來決策。

    5

    分不清好賴人

    軟弱性格造就了戰場上的悲劇,而管理上崇禎也分不清好賴人。

    這一短板的惡果,在北京淪陷后來了個大爆發:崇禎生前十分喜歡的學士周鐘,帶頭在崇禎靈柩前表達羞辱;格外信任的襄城伯李國貞,農民軍還沒攻城就主動帶兵投降;陳演和魏藻德兩位大學時深受信任,結果一個毫不猶豫拿出四萬兩白銀送給李自成,一個主動表白要投靠并且賭咒發誓大罵崇禎無道。

    一輩子勞心勞力,最為倚重的卻是這么一群人,寒心程度可想而知。

    而被崇禎斥責過“抗敵不力”的盧象升,浴血戰死巨鹿;被崇禎下牢獄拷打到耳聾的孫傳庭,壯烈殉國于潼關;直言進諫被趕回家的熊開元,明亡后出家為僧,拒絕入仕;被他罷官回家的劉宗周,則在南明時代毀家紓難,率領民團奔赴抗清前線,最終英勇就義……

    由于情商太低,崇禎選拔臣子的方式,越到后期越一刀切:最初還看能力,最后則是只看是否順自己的意。能夠為他所重用的,多半都是擅長作秀,說話能說到他心坎里的人。

    最終,相關人物的結局,也再次給崇禎的水平打臉:像李國貞、魏藻德和陳演等賣身投靠起義軍的,基本都被李自成追贓拷打處死。最有趣的一幕,發生在魏藻德受刑時,被李自成愛將劉宗敏連續幾個耳刮子打罵:崇禎有什么對不起你的,你竟然說他無道?

    可惜這一幕,崇禎再也看不到了。

    |領導力要點

    看到一個人的能力,需要的是智商,看到一個人的品質,需要的是情商。

    很多老板在創業期用人追求“德才兼備,能力為先”,也能公正公平虛心接納意見。一旦企業做大進入守業階段,往往因為膨脹而故步自封,更青睞“懂心思、眼皮活、會來事”的人,對于那些“逆耳忠言”習慣性屏蔽。最終劣幣驅逐良幣,企業人才生態日漸惡化。

    來源 :我們愛歷史 ID:his-tory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 視覺|阿部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小白開店攻略|16年餐飲路利潤去哪兒了

    第二家店超級店長制必栽的5個坑

    高手的5段位決戰20平2017生存法則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50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25日 06:58
    下一篇 2017年2月25日 08: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