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月兩大牌關店!鼎泰豐、利苑們為何都折戟在這里?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第 1195 期

    1月27日,利苑成都店宣告倒閉。

    2月14日,鼎泰豐成都來福士店被證實關門。

    兩家都是頭頂米其林光環、擁有良好口碑和超過40年歷史的大品牌,都折戟在成都,這僅僅是巧合?

    解剖這個區域市場的獨特現象,對任何跨區域經營者都有啟發。

    餐飲老板內參王瑛 |發于成都

    2月14日,內參君來到鼎泰豐成都來福士廣場店。店門口的告示顯示,1月27日至2月4日休店,但顯然至今還沒有開張的跡象。

    1972年創立于香港的鼎泰豐享譽全球,很多國際名人如梅爾·吉普森、蘇菲·瑪索、成龍、鞏俐、周星馳等都是其座上客,店面遍及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全球各地以及內地眾多城市。來福士店是鼎泰豐2013年在成都開出的首店,開業之初受盡追捧,隨后又在太古里開出第二家店。

    鼎泰豐成都太古里店

    2月14日晚7點半左右,內參君來到鼎泰豐成都太古里店。經詢問,鼎泰豐太古里店某負責人告訴內參君,來福士店已經關閉,不再繼續營業。成都現在只有太古里這一家直營店了。

    問起關店原因,該人士表示,關店源于公司“策略調整”,而成都鼎泰豐相比于其他城市,因為整體菜品口味與成都本地口味有些許差異,所以經營狀況確實存在弱于北京、上海餐廳的情況。

    無獨有偶,1973年誕生于香港、在餐飲屆馳騁40多年、進入后被稱為“成都第一家米其林概念餐廳”的利苑,上月末也宣布關停。其公告稱,關店原因是嚴重虧損。

    再往前,中國會所、巴國布衣等在2016年陸續歇業。盡數盤點下來,有媒體甚至稱,“成都高端餐飲全軍覆沒”。

    高端餐飲遇冷是不爭的事實,大牌開店也不能100%成功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此密集而典型,就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葩”現象了。

    以鼎泰豐為例來“解剖麻雀”分析關店原因,不僅對折戟的高端餐飲,對于其他跨區域經營者同樣有價值。

    1

    各地評價懸殊,因品控難以高度標準化?

    內參君搜索大眾點評發現:其實國內的鼎泰豐與臺灣、香港、甚至國外的店面,評價是有明顯區別的。五味餐廳創始人王東烽表示:臺灣、香港、北京的鼎泰豐很不錯,其他城市一般。

    內參君發現,從口味、環境、服務來看,國外的鼎泰豐綜合評價要高于國內。而在國內,北京的評價最好,成都相對墊底。

    (數據來自大眾點評網,如有紕漏,請聯系小編)

    這種微妙的地域差異,從大眾點評上的消費評價也可見一斑

    在國外,很多人都覺得鼎泰豐的產品性價比合適,比較喜歡他們的菜品。

    ——洛杉磯格倫代爾店

    而臺灣、香港店,評論里很多表示比內地店面的產品更好:

    ——臺北101店

    而在成都,代表性的評價是這樣的。

    ——成都遠洋太古里店

    眾所周知,中餐最難的是品控標準化。鼎泰豐最早取得米其林授星的那家店,曾經收到較多客訴,被評和總店差異太大,之后在品質和管理上“奮起”才取得傲人成績。

    由于店面運營模式的區別,在品控管理上雖有嚴格標準,執行也會有相應差別。

    不管是直營店還是代理店,鼎泰豐臺灣總店會制定產品的原料和做法規則,精確到克,不同區域市場的店面會根據地方特色研發相應的特色菜。而原料則是各個地區有專門的原料基地,每天運送,保證新鮮。

    即便有嚴格的標準,在執行時也難免存在細微的結果差別,這也就導致了消費者的體驗不一,反饋上來的評價也就有了高低褒貶。

    2

    區域消費基因

    宅食送CEO穆楊認為,在成都這個小吃之城,30元以下的美食無論包子、蓋飯還是煎餅遍地都是,足以滿足口腹需求。而100元以上的客單價,選擇性就更廣了。

    對一個小吃遍地的市場,鼎泰豐的小眾消費群體與包子產品的大眾品類,出現了匹配上的不對等。

    也有人分析說,在成都這個無辣不歡的地方,米其林的評價體系以及鼎泰豐、利苑們的粵菜風格,注定了他們的“水土不服”。

    3

    牌再大也需推廣互動

    在成都本地社區論壇里,網友“半調子Y”發了一篇鼎泰豐、利苑關店的觀感。以上是他寫在文章中的“群眾反應”。

    在當地美食意見領袖、四川通吃幫幫主古倒吃看來,鼎泰豐關掉來福士店,源于它對成都餐飲市場不了解。一個餐飲品牌進入陌生城市,要和區域市場融合。但成都鼎泰豐與本土市場互動較少,外界對它的了解和接納也有限。

    相比之下,翠園做得較好,同樣是做高端,但和本地有較多互動。

    4

    如何管理消費者預期

    在很多消費者心目中,鼎泰豐、利苑是有“米其林”光環的。因為米其林評級,消費者對鼎泰豐的期望難免會比一般的餐飲品牌要高一些。鼎泰豐的產品一定是安全、標準、衛生的,肯定口味也是相對好吃的。但是會好吃到極致嗎?這個因人而異。

    鼎泰豐特色小籠包

    對于扣上“米其林”光環的鼎泰豐來說,很多抱著體驗高產品與高服務的人,形成反差是難免的。畢竟米其林的標準是國外的一套評分體系,這一套體系能否適應中國人的胃,那就仁者見仁了。

    結語|

    鼎泰豐對自身品牌的精準定位與布局是沒錯,其產品、服務等方面高標準、流程化也依然值得眾多餐企學習。只是面對區域市場的千差萬別,鼎泰豐們還需要“放下身段”進行適應調整,來平衡品牌與口碑的不對等。

    這不僅僅是對大品牌的考驗,也是擺在每個跨區域經營者面前的難題。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利潤去哪兒了|第二家店超級店長制

    必栽的5個坑好吃不貴高手的5段位

    決戰20平西貝裁判制2017生存法則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554.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16日 02:49
    下一篇 2017年2月16日 08: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