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高手的5個段位,你在第幾段?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1175

    冬天來得再猛烈,也是一天天來的。有些企業非但沒有被凍死反而活成一道風景,是因為人家段位比你高。

    高在哪?

    今天,聽內參道哥為你分析。

    餐飲老板內參 |王新磊發于上海

    過去,餐飲業是“打群架”式的混戰。現在,餐飲業已經進入到“段位競爭”。

    誰跟上節奏升級快,誰就是勝者。反之,就要被淘汰。

    道哥覺得,餐飲業的“段位競爭”,可以用下面這個圖來說,共分為5個階段。

    1

    一段|

    搭上外部環境的順風車,干掉隔壁老王

    創業者都想當風口上的豬,風口在哪兒?就是外部環境的順風車。

    2014年6月,《舌尖上的中國》讓“重慶小面”一夜之間火遍中國。市場已經火爆到缺少理性。有些餐館老板自己都沒有吃過“重慶小面”,就把門店換成重慶小面,加一把辣椒,就可以顧客爆滿。

    當時,遇見小面的創始人還在廣州開著一個30平米的小店賣餃子,連虧幾個月。在絕望的時候,就試著做“重慶小面”,結果一試就火了,之后又遇到了資本的順風車,在幾個月后拿到天圖投資合伙人的天使投資。

    如今,“遇見小面”在2年里4次融資。

    另一個同樣順風起舞的是一家叫北59號的包子鋪。

    老板是專業人士,五星級酒店行政大廚出身。他曾創業做高端飯店,遇到大形勢不好,果斷轉型。也是借了外部環境的順風車,做了一家“不正宗但好吃”的重慶小面,用10個月發展了60多家店。

    生意火了,他又做了“燜炒雞”。結果發現翻臺率太低,又把店關了。

    受到這些刺激和啟發,他又做了北59號牛肉包子鋪:店面只要25平,主打牛肉包子+八寶粥。另外用12元臊子面和28元的牛肉面來提高客單價。

    把人減到最少,店面壓縮到最小,用產品配合拉高客單價,這個25平小店,一天營業額最高達到5000元。

    目測,這個包子鋪又跟上了新一輪順風車。(相關閱讀:餐飲業突然流行跳蚤鋪:你猜20平能折騰出多少利潤?)

    |道哥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當然,這些企業未來的路還很長。

    不過,這個階段的打法就是要跑起來,做出規模。規模做大之后,會帶來“從量變到質”的變化。比如品牌知名度、人才號召力。

    在餐飲業,有一個說法,從1家到10家店,要過產品規模化的坎;從10家到50家店,要過組織力和供應鏈的坎;從50家店到100家店,要過企業文化形成戰斗力的坎。

    2

    二段|

    換賽道,摘桃子

    必須說明,這個階段的玩法,不是多品牌。多品牌有可能是從自己的火坑跳到別人的火坑。

    這個階段的變革就是換賽道。

    比如“必勝客宅急送”是必勝客衍生的獨立品牌,它只設店面,不設就餐區,菜單也是專門為了外送而設定,旨在為顧客打造專業美食外送專家。這是一個典型的換賽道的玩法。

    2001年6月,“必勝客宅急送”第一家店在上海古北開設。比餓了么外賣早了七年。

    當前,餐飲業的“三高一低”(高物料成本、高人力成本、高房租、低利潤的壓力),成為一種自然淘汰的殺傷力,把一大批餐飲企業淘汰,也讓一些餐飲企業在危機中找到新方向。

    比如“彼得家的廚房”模式創新動力,就是為了應對“三高一低”而生,它的每個競爭力都針對大店的優勢而來。

    還有一種玩法就是“摘桃子”。

    在廣州,九毛九創始人管毅宏“連續性”投資了一批新興餐飲企業。有風口上的“遇見小面”,有區域熱門品類“牛腩煲”、酸菜魚,還有蓄勢爆發的新疆菜。善于“摘桃子”的管毅宏,被餐飲人稱為“培養餐飲老板的老板”。

    2017年初,管毅宏對內參君說,這些投資讓他“有些”興奮,他將發現、投資更多年輕餐飲人。

    |道哥說|

    這個階段,規模化相對于管理水平,已經達到一定天花板,同時品類競爭在原有模式下達到白熱化。

    只有兩條路:要么創新,要么死。

    遺憾的是,很多成熟餐飲品牌,都在這個階段固化了,“混吃等死”。

    3

    三段|

    重新定位,煉成專家

    這個階段,企業需要重新定位。

    這對老板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一考驗智力,二考驗膽識。

    所謂“欲練神功,揮刀自宮”,老板首先要“自殘”,干掉貪欲,這可是干掉百萬千萬元的既得利益,不狠是不行的。

    “自宮”之后,企業開始提升境界,然后得大道:少即是多。

    這個階段,共同的特點是先跑出規模之后,再通過做減法,“改編”隊伍,實現“量變到質變”的變化。

    裝逼說,就是企業管理走向規范化、專業化

    比如,巴奴火鍋第一步是放棄發展加盟,全部改為直營模式。轉換之后,通過品牌定位,更名為巴奴毛肚火鍋。

    而西貝莜面村則是經過一路折騰,最近鎖定在“西貝莜面村”。

    |道哥說|

    為什么這些企業在這個階段都要重新定位?

    這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選題。餐飲要真正做成品牌,要在“價值觀,方法論,專業度”這三個維度形成影響力。

    因此,這個階段的關鍵詞是“權衡取舍”,通過舍棄提高自身的專業度。

    4

    四段|

    用“共同富裕”打造組織力

    賈國龍為了激發西貝13000多名員工的自我驅動力,花費3000萬,引入了“裁判制”。(相關閱讀:賈國龍首談西貝“裁判制”:如何讓1萬名員工持續高效?)

    而喜家德蝦仁水餃采用了不那么激烈的玩法:把企業轉向了“平臺化”,按業務鏈條的環節,建立多個不同的管理平臺。

    例如,采購平臺將近20人,實行“臺長負責制”,讓臺長帶著團隊去探討如何提高采購質量,嚴格把控食品安全等。包括薪水漲幅等,也是由薪酬平臺臺長決定。

    同時,還有股份分配制度。店長考核達標,可以獲得3%干股;如果店長培養出新店長,就有機會接手新店,并在新店投資入股5%;如果一名店長培養出5名店長成為區域經理,再開新店時就可以投資入股8%。

    喜家德創始人高德福說,“只要這些人才能干,在企業的平臺上就可以一直發展,沒有天花板。

    目前,喜家德有十個解決不同問題的平臺,讓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在這里不是領導說了算,而是平臺說了算。現在,這個多平臺運營方式在同行業當中仍是一個創新之舉。

    |道哥說|

    我把這種做法稱為“業務專業化,崗位職業化”。而喜家德通過組織變革和人力資源配置,在與競爭對手投入相同資源的情況下,能以更好的生產效率或更高的質量,將其投入的各種要素轉化為產品或服務。

    2017年,喜家德成立16周年。時間并沒有讓一個企業老化,相反,用“共同富裕”實現了組織的年輕化。

    再來看看餐飲百強企業,那些逐漸被邊緣化的,不是敗于對手,也不是敗于市場,而是敗于組織力。它們在企業段位升級的時候,仍然停留在一段、二段的玩法上尋找出路。

    5

    五段|

    隨心所欲,戰略延展

    星巴克、肯德基、海底撈、呷哺呷哺、王品這些餐企,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這種公司。

    比如星巴克,想當年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喊出“讓三明治滾出星巴克!”,而今,三明治又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星巴克的柜臺上。

    這就是這個階段的最好詮釋:裝逼裝得豪邁,妥協妥得優雅。隨心所欲。

    在另一個維度上,戰略延伸就是把自己變成八爪魚,吸納更多的資源,然后長成“航空母艦編隊”。

    比如,海底撈最具代表性的動作就是拆分內部部門。日本稱其為“阿米巴”。

    2016年7月13日,拆出來的公司頤海國際,已經在香港成功上市。

    目前,海底撈,還在持續進行部門分拆。

    |道哥說|

    來自海底撈內部的觀點是:拆分之后,海底撈的體系實現了重心轉移。過去海底撈以門店為核心,帶動其它業務發展;拆分之后,海底撈體系的重心轉移到供應鏈上,以供應鏈去整合更多資源。

    這個階段,基本上也就到了“掃地僧”的境界。企業的做法是在“順勢而為”的前題下,隨欲而安。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西貝裁判制|2017生存法則|找好鋪的秘密

    簋街拆了|甘其食|麥當勞“賣身”

    內部工作手冊|升級logo|老板當網紅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66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月21日 00:17
    下一篇 2017年1月21日 16: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