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第1160期
▼
2009年的秋天,艾?里斯(定位之父)和勞拉(里斯伙伴總裁、《視覺錘》作者)乘車穿過陸家嘴,勞拉指著窗外密密麻麻的餐飲招牌說,她想不明白為何中國連鎖品牌的店招都傾向于用文字而非圖案? “中國品牌要取得成功,不僅需要‘語言的釘子’(定位),更需要‘視覺的錘子’。” 7年過去了,大多數餐廳還在用傳統的文字店招,而少部分先進餐企已經或正在打造自己的“視覺錘”。眼下,餐飲業就正在流行一輪“VI升級運動”:呷哺、宴遇、云味館、樂凱撒……乃至51歲的賽百味,前些日子也換掉了15年沒變過的logo。 把潮牌們的新logo放在一起看看,你或許就知道,自家的店招是不是也該換換了。
■餐飲老板內參|王瑛 發于成都
1
這些logo升級,效果你怎么看?
▽
宴遇創始人傅乙晟告訴內參君,他們最近花了30萬換logo。
無獨有偶,以高坪效和強組織力著稱的云味館,也升級了自己的logo。而樂凱撒創始人陳寧透露,2017年他們也將推出全新設計的店面VI。
再往前,是呷哺呷哺。剛剛過去的2016年,51歲的賽百味也換掉用了15年的logo……
話不多說,先看圖。
來說說你的第一觀感:
不管你更喜歡誰,在內參君看來,比起那些毫無品牌意識,或者審美還停留在石器時代的土老帽們來說,他們都是成功的。
2
時代在變:好logo的5個新標準
▽
一個沒有高辨識度logo的公司就像一個沒有面部特征的人。內參君搜集了20家潮牌餐企的logo(據官網或官微),你能看出他們有哪些共同特征嗎?
在此之前,每一個logo都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演變。為什么變?變向哪里?怎么變的?傳遞了哪些設計風向標?
內參君從中梳理出了一個好logo的5個特征。各位可以對照一下:你家的logo是不是也該換了?
【 關鍵詞1 】——時代化
連51歲的老牌餐企都在“整容”,你呢?
“最新的設計語言升級很大膽,大膽到我自己都害怕,就是我們最后要換logo。”宴遇創始人傅乙晟說。
過去的logo到現在都還有人“抄”,為什么要換?
“因為每個時代消費者的審美觀念都不一樣,蘋果都在變,你怎么可以一個logo用20年。”
縱使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這樣歷史悠久的品牌,也在不斷更新自己的形象。
時代在變,消費者在變,審美在變,沒有一個logo可以一勞永逸。看蘋果和肯德基就知道了,雖然被奉為經典的logo內核一直沒變,但是不是也在表達上不斷微調以迎合時代?
【 關鍵詞2 】——符號化
你至今還沒有一個視覺錘?
賽百味的視覺升級,一個重要變化是設計出一款更為簡單的圖形符號,來用于社交媒體。其品牌發言人曾表示:這是為了賦予品牌新鮮、現代的辨識度。
而宴遇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提煉出一個品牌符號“Y”。
“未來我們希望logo應該是移動化、符號化、國際化的。”傅乙晟說,不久的將來宴遇是要開到國外去的,所以英文要大。還有符號化,就是一個Y,就像星巴克的綠色圖形一樣,希望未來大家看到“Y”就知道是宴遇。
作為小資風格的米線餐廳,云味館原來的logo是一個云南風情的女性頭像,這種表達雖然契合其“世界很大,云南不遠”的表述,但是識別度卻不夠高。改變后的logo,直接換成簡潔有力的“云”字,亦文亦圖,品牌表達更為符號化,令人記憶深刻。
而樂凱撒創始人陳寧透露,他們也將升級自己的VI,把三角形作為自己的視覺符號。
肯德基之所以將山德士上校的logo一再簡化,向符號化演進,是因為曾經做過一份市場調查:18歲—25歲的青少年,有61%不知道山德士上校。所以,山德士上校的演進,一是符號表達需求,二來更能突出山德士上校的形象認知。
1、越是超級符號,越方便記憶。很多情況下,人們只有一瞥的時間來注意你的logo。你的目的是抓住這一瞥,讓人再次看見品牌標識時立即回憶起來。 LV與阿瑪尼同為奢侈品牌,但LV的知名度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就是LV的logo符號足夠簡潔。越簡單,越容易被發現、被記住,認知成本就會變低。 2、要想將產品銷售到海外去,產品的logo需要會說很多種不同的語言,而那些容易辨認的簡單符號是不需要翻譯的,這樣企業可以不受語言的限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品牌推廣,在不同的媒體傳播途徑中保持品牌一致性。
【 關鍵詞3 】——中性風
你還停留在大紅大紫?
觀察上面20張logo的拼圖,你有沒有發現,餐飲業的店招也在悄悄刮起“中性風”?
比如,黑色系大行其道。
傅乙晟說,2011年做舊版logo的時候,當時整個世界有一個紅色的風潮,很流行紅色。紅色也是在物理光波里被人的眼球能接受的最長的一個光波。2011—2016年一直用這個logo。但是現在,審美變了,大家更喜歡“無印良品”式的極簡中性風。
新換的logo,是深藍色,整個線條非常簡單,也符合時下“中性風”的審美。
巴黎貝甜使用藍、白、黃三色的搭配,其中也以藍色為主色。劃分出巴黎貝甜目標消費群體,即都市、年輕、追求品質。讓消費者看見這一形象,就有一種精致感和法國甜品文化的感同身受。
賽百味用綠色、黃色來彰顯品牌的健康、新鮮特性;成都的自貢好吃客因為主打“成都第一辣”的品牌定位,就用辣椒、紅色,來表明自己的產品味型。
logo是一個圖形表達,從傳播角度來看,最先占領人們視覺高地的,就是顏色。 logo的色彩說白了是一種辨別品牌的氣場。像紅罐加多寶、洋河藍色經典,都在用顏色打造品牌區隔,讓色彩達到控制人眼球方向的目的。所以,logo顏色表達不需要復雜,精準與品牌、產品特性契合才是重中之重。
【 關鍵詞4 】——極簡化
你的logo能應用在任何地方嗎?
57度湘的董事長汪崢嶸有個觀點,一個完美的超級符號應該能經得起20年以上的審美,而往往越簡單的品牌越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比如蘋果、比如奧運會的五個環,可以一直傳遞下去。
簡單的設計能夠更好地適用于不同的情況,如名片、廣告牌、徽章、PPT角標等,甚至可以作為網站的地址欄圖標。應當能夠縮到很小而不損失任何細節。
簡單的設計還容易辨認,因此可以更持久。例如三菱(Mitsubishi)、三星(Samsung)、聯邦快遞(FedEx)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公司,它們的logo都十分簡單,因而也更容易辨認。
傅乙晟在解釋形象升級時也提到,之前的logo特別難應用,“似乎放到哪里都覺得不對”。
能夠用兩個顏色去表達的就盡量用兩個顏色,能用一個簡單的圖形就不要用復雜的。因為在后期應用的時候,很多時候會因為色差原因造成不完美。再小的尺寸和低像素情況下也能夠獨特清晰是比較重要的。
【 關鍵詞5 】——情感化
你能觸動顧客的情緒嗎?
西貝將logo化成一句朗朗上口的“I Love You”。既解決了消費者認“莜”字的問題,又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話語,將西貝的品牌情感化、人格化。從而塑造了一個具有超級傳播力的logo。
而王品的子品牌GǔN8辣椒,用年輕人酷愛的黑色,并搭配著十大必GǔN菜,幫消費者釋放負能量。
成都的大龍燚火鍋原來的logo用圖形表現“燚”,略顯隱晦,導致在傳播中,人們只記住了大龍二字。而升級后的logo,將“燚”以龍須觸角為延伸,并在門頭上為大龍燚三個字“正名”,解決了大龍燚品牌傳播不準確的問題。
而喜家德蝦仁水餃新logo的擬人化,小南國精致的印刷體,西少爺厚重的印章體,都是在強調自身的品牌風格。
logo的目的是闖進消費者的眼睛,形成品牌認知,塑造品牌“人格”,給人激情、溫暖或舒適等不同的感覺。
好的logo可以激起人們的情緒,比如朋友小聚,會選擇logo活力四射的店鋪,如果商務宴請,就選logo大氣嚴謹的餐廳。
3
|小結|
logo最終要服務品牌戰略與產品定位
▽
從logo上看出產品,并從設計上看出風格,這是傳播戰略的準確表達。現在市場的不少品牌名稱五花八門,但和自身產品定位、品牌戰略高度契合的,并不多。
汪崢嶸就舉例說,如果品牌很有特點,但你的logo表達中規中矩的,或者品牌很簡約,但logo畫面很豐富,這就不統一。
在品牌傳播前期,很多logo用文字傳達品牌屬性,核心價值;在品牌傳播中期,品牌會弱化文字的作用,突出圖形等傳達認知;在品牌傳播成熟期,成功的品牌都會將自己的價值觀與產品、logo融為一體,實現logo即品牌價值的轉化,最后用價值、意識實現加速傳播。
就像西南品牌設計人張小草所說:商業設計并非美學,其中一定要考慮符號與產品、品牌的匹配度,做到品牌價值的真實、有力傳達。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