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撈王沖刺上市,未來或將誕生140家火鍋上市企業!








    9月1日,撈王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如上市順利,將成為繼海底撈、呷哺呷哺之后,又一家在港IPO的火鍋企業

    而在此前,周師兄、巴奴、朝天門碼頭、京派鮮鹵等火鍋相關品牌紛紛融資,均有望沖擊IPO。

    火鍋資本化愈演愈烈,未來或將誕生140多家火鍋上市企業










     921 

    文丨亞飛

    1
    年收入超11億元,
    撈王赴港IPO

    低調的人,一出手就是王炸。
     
    9月1日,主打胡椒豬肚雞的撈王擬在港交所IPO上市的消息,燃炸餐飲界。
     
    誰能想到,這個粵派的清湯鍋突然殺將出來,似乎要向海底撈叫板。

    ▲ 圖片來源:撈王官網

     
    據其遞交的招股書顯示,按去年收入計算,
    撈王在中國粵式火鍋市場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7%。
     
    自2018年起,其門店數和年收入雙雙上漲。
     
    撈王門店數
    從2018年的76家增加到136家(含子品牌鍋季2家,撈王心靈肚雞湯2家),
    全部為直營門店
     
    年收入從2018年的8.71億增長到2020年的11.25億。另外,今年上半年收入6.47億,同比增長48.39%。
     
     
    ▲ 撈王門店及收入
    與此同時,撈王坐擁超860萬注冊會員,其中130萬人提供了年齡組別,這當中,約78.4%為18-35歲的年輕人。
     
    會員用戶90天內的再次就餐率達13.6%,可以說牢牢抓住了年輕人的心。(相關閱讀:靠一鍋豬肚雞從上海火到全國)
     
    2
    一劑強心劑!火鍋賽道成資本寵兒
     
    撈王赴港IPO的消息對火鍋賽道來說,可謂是打了一劑強心劑。
    這證明,
    火鍋賽道的天花板還很高,勢頭還很迅猛,仍存巨大發展潛力
    近年來,關于火鍋上市的消息從未間斷,
    呷哺呷哺、海底撈分別在2014年、2018年在港交所成功上
    市。在此之前,也有一大波前輩紛紛試水,徘徊在IPO的門前。



    因此,今年火鍋賽道的突然爆發,絕非偶然。事實上,今年以來,
    火鍋賽道也吸引到各方資本的注意力,融資消息頻頻登上熱搜
    火鍋品牌如周師兄、巴奴均融資過億。其中周師兄董事長周到表示,五年內計劃沖擊IPO,巴奴杜中兵也曾表示,會考慮上市,但還沒有具體計劃。
     
    此外,融資的還有專注于火鍋底料和方便速食的朝天門碼頭,專注鹵味火鍋的外賣零售品牌京派鮮鹵。
     
    不少知名火鍋品牌創始人均向餐見君透露,最近有嘗試在和資本接觸。
     
     
     
    ▲ 2021年融資的火鍋品牌

    分析發現,本次融資潮的火鍋品牌有四個特點——

     
    1、經營時間較長。無論是撈王、巴奴,還是周師兄,經營時間都不算短,短的如周師兄是5年,長的如巴奴已有20年。穩定持久的經營意味著企業處于良性發展階段。
     
    2、走直營模式。
    與第一波走加盟模式品牌的最大區別。直營模式下,各門店在產品、供應鏈、財務等方面高度統一,品牌方對門店的管控力度強。
     
    3、有細分賽道壁壘。撈王的豬肚雞、巴奴的產品主義、周師兄的大刀腰片,這些品牌在各自的細分賽道均有很高的競爭壁壘。
    ▲ 撈王、巴奴、周師兄各有特色
    4、資本與火鍋相互賦能。巴奴杜中兵曾表示,他需要的不是純資本,而是能長期并肩作戰的戰友,自己不會被資本左右,有自己的節奏。
     
    3
    火鍋為何會被資本盯著不放?
     
    1、成癮性、可持續性、剛需性
     
    隨著消費的升級,年輕消費者對顏值、口感、體驗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火鍋具有強社交屬性,“麻辣”又具有成癮性:高頻消費、需求量大
    幾乎是外出聚餐的首選。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6年-2025年,中國火鍋市場收入逐年上升,預計2021年末可達5218億,2025年可達8501億。
    2020年-2025年的CAGR(年復合增長率)可達14.2%
     
     
     
     
    ▲ 2016-2025年火鍋市場收入規模及年復合增長率
    種種跡象表明,火鍋發展潛力巨大,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每周吃兩次火鍋”將成為常態。
    2、標準化程度高,可復制性強

     
    相比其它餐飲品類,火鍋標準化程度高,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一旦有資本杠桿加持,就能更快地拓店和搶占市場。
    3、供應鏈愈發成熟,萬店時代來臨

     
    在標準化、數字化的加持下,火鍋品牌的供應鏈越來越成熟。有專業人士稱,海底撈之所以能上市,是因為它是一家生鮮供應鏈企業,而不是一家餐飲企業
     
    未來,
    隨著火鍋與資本的不斷聯姻,火鍋賽道的模式將不斷進化,專業人士預測,隨著供應鏈發展壯大,門店將成為供應鏈的“銷售渠道”,萬店時代有望來臨
    4、火鍋賽道仍是投資洼地

     
    今年以來,金融、互聯網、教培、房地產等行業被密集管控,資本熱錢開始謀求轉移,而火鍋賽道剛好是個很好的投資洼地。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餐飲業的連鎖化率僅為10%左右,產業集中度較低,對比美國的54%和日本的49%,至少還有五倍的上升空間。
     
    番茄資本CEO卿永曾預估,如果對照美、日兩個國家的人口與餐飲企業上市公司的比例來看,中國應該分別有約240家(對標美國)和1000家(對標日本)餐飲上市公司。
    目前,火鍋市場占比14.1%,若
    按此邏輯,未來
    火鍋上市企業應該分別有約34家(對標美國)和141家(對標日本)

    ▲ 番茄資本卿永
     
    最后
     
    截止到目前,國內已上市餐飲企業數只有49家(A股3家+港股46家),餐飲行業的資本化率僅為1.6%,想象空間巨大。
    您對火鍋走IPO路線有何看法?您覺得撈王能成功IPO嗎?歡迎留言討論。
    最后,為了解目前火鍋業的真實具體情況,全面客觀反映行業形勢,幫助品牌做出正確決策,《火鍋餐見》希望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在火鍋業來一場摸底調查。

    推薦閱讀:觸目驚心!餐飲“入殮師”9000元回收1家火鍋店

    END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田果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zhangsan426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94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3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