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花的不是錢,是寂寞”…
每一種生活方式背后,都蘊藏著不可估量的市場潛力。隨著高齡化、少子化和網絡化的連鎖效應,曾經“得屌絲者得天下”的經濟潮流風向,如今也開始轉向“一人經濟”。
2011年,日本某經濟學家出版了一本書叫《一個人的經濟:成熟市場也有大金礦》,提出了“一個人的經濟”這個概念即:一人獨自消費和體驗,除了狹義的單身消費,還包括一個人獨立消費的行為。
波士頓咨詢(BCG)與阿里巴巴共同發布的《2017中國消費趨勢報告》中也顯示,中國社會正在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波“單身潮”:目前中國的單身人口數量已近 2 億,相當于俄羅斯和英國全部人口的總和,其中 35 歲以上依然單身的人群比 10 年前上漲了 4 倍多,達到21%,約為 5000 萬人。
單身群體擴大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對個人價值的追求與探索”日漸成為主流,即從被動單身到選擇單身。在國內,36% 的單身女性表示,不結婚也很幸福;而高達 80% 的人表示,寧愿單身也不愿倉促結婚。
這部分人群除了基數大,其消費潛力也是不可低估的。據珍愛網 2016 年的調研顯示,超過五成的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 3000 ~ 5000 元,近三成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 5000 ~ 8000 元。另外約有10%的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 8000 元以上,而在這部分人群里,單身女性的占比高于單身男性。
就是這龐大的 2 億單身人群,助推了中國版“一人經濟”的發展。面對新的需求,各類消費場景和品類開始崛起。
從場景來看,無人便利店、單人KTV、餐廳單人座位、健身艙等消費場景遍地開花;
從品類上看,小型家電、進口零食與飲品、方便與速食食品、一人食外賣等大行其道。其中,中國小型家電市場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2%,市場規模有望于 2020 年達到 4608 億元;
從生活方式上看,包括獨食、獨住、獨樂,因此有單身公寓、小戶型、生活館等地產和商業空間出現,其中,女性情趣用品銷量增加11倍;
從服務上看,一人旅行正逐漸成為旅游業界的全新趨勢,一人旅行在 2014 年占比為8.3%,2016 年翻了近兩倍達到 15%。
曾經說到雙11大家會自嘲單身、孤獨,但如今更像是一人消費的狂歡。一人經濟的核心在于,他們最大的消費主張是:即使不便宜,也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在年輕人中,他們多半去購買了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則注定了“一人經濟”包含了各種消費場景和領域,背后不光是消費觀念的轉變。
針對這部分人群的特征,在《一個人的經濟》一書中,也點出這個時代消費市場上的五大新趨勢:
1.新族群
“核心家庭”越來越少。一個人戶逾三成,消費就此格差化;單身消費趨向極端。1、沒有中間地帶;2、消費者面貌更多元難測。
2.新通路
滿足“再貴也要愛自己”。消費者越買越精簡,講求對味而非便宜。
1、消費自主性高;2、極度要求便利,且善于多工作業、一心數用。
3.新行銷
虛擬商務主打真人實物。有學者將在哪里買都一樣的商品稱之為左腦型商品,而需確認試用的商品,則稱之為右腦型商品。大前研一發現,越來越多人“不要東西多,只要東西好”,因為人只要選擇變多,就會不想選擇。
4.新商圈
提供集中購物的附加樂趣。由于網絡的普及、電子商務的興起,消費者越來越熱衷于逛網絡商店,宅經濟當道。在一個人的生活中,為了消耗時間,移動電話、電視、相機、GPS、隨身音樂播放器、游戲機和電子錢幣等電子產品,都成為他們的數字樂園。而這些樂園目前正快速合二為一,形成一個商機無限的數字新大陸。
5.新價值
戒掉沒有為個人創造價值的精品。在一個人的經濟下,精致化、個人化的消費觀再度抬頭。想要取得顧客的信任,就必須去創造、并維持“價值感”,如注重材質、做工,打造專屬服務等。
1
外賣將持續火爆
第一財經聯合口碑發布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外賣訂單量比去年增長高達141%,注冊用戶數增長達98%。
現在大部分單身男女、空巢青年等都患有“懶系綜合癥”,宅成為日常。可以預見,外賣的需求量在未來會持續增加。
2
“一人食”走紅
“第二份半價”、“多人同行一人免單”曾經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促銷手段,但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更對“單身必備”、“單身之選”感興趣。
以小火鍋和“一人一鍋”為主要特色的呷哺呷哺,不僅2017年銷售業績遠超諸多上市餐企,股價更是上漲了近3倍。
而在北京,主營1-2人小火鍋的品牌淘汰郎,獲得了千萬級別的融資。由此可見“一人食”的前景。
3
場景設計更加追求私密性
緊跟“一人食”而來的,是餐飲空間設計上的變化。單身人群對空間私密性的需要增加,在日本已經有餐廳推出單人小隔間,并且收到不少女性和上班族的歡迎。
畢竟單身已經是夠悲慘的事情了,如果連吃飯都還要在熙熙攘攘的大廳中接受他人異樣的目光,還不如老老實實回家吃泡面。
4
養生和重口味兩極分化
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帶有刺激性口味的菜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釋放壓力的作用,因此很多年輕人都是“無辣不歡”的重口味愛好者,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崇尚養生和健身,每天泡一杯枸杞、健身房里揮汗如雨、人手一本防脫手冊,過著“中年少男少女”的日子。
當然 ,也有一部分無肉不歡、無辣不歡但卻口口聲聲喊著要健身的偽養生者。
5
寵物特色餐廳興起
單身青年的另一大愛好是養寵物,這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吸貓、吸狗”已經成為不少單身人士的生活習慣。
在大眾點評上以貓為關鍵字進行搜索,僅廣州地區就出現4576個結果,其中不乏各類貓咪主題餐廳、貓屋咖啡等特色餐飲店。
6
品牌淘汰速度加快
“需求強、忠實度弱”是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普遍心態。一個品牌從誕生到被市場淘汰,可能只是兩三年的事情,如同網紅餐飲品牌一般,正在不斷加速“前浪死在沙灘上”式的周期性循環。
7
餐飲零售化趨勢加劇
越來越越多的餐飲企業推出了零售化產品,原因不言自明。餐飲零售化正在成為許多餐廳的重要盈利部分,僅從方便火鍋來看,大龍燚、小龍坎、海底撈紛紛推出方便小火鍋……
僅僅在雙十一當天,海底撈線上銷售521716單,小龍坎天貓旗艦店的線上銷售更是突破1600萬元。
總 結
或許對于“一人經濟”,不同人還有不同的見解,但總的來說,由單身人群推動的“一人經濟”,是成熟市場的大金礦。
一個人,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種好生意。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自我標簽,讓很多單身花錢時無所顧忌。這一龐大的群體背后,蘊藏著驚人的消費潛力。
每個人,每天都會一個人坐公交、看電影、逛商超、吃晚餐、上網…每個人都是“一人經濟”的使用者和貢獻者。一面追求精致的享樂生活,一面精打細算地衡量物品的價值,解悶、獨樂、省時、療愈、限量成為熱賣的關鍵詞,形成“貴的要獨特,便宜的要超值”的消費觀。
誰掌握了這股商機,誰就能穩當做“一人經濟”的贏家。作為必不可少的飲食環節,身為餐飲老板的你嗅到了什么商機?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連鎖活字典
作者:清風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