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十年毛利率75%,這家餐企教你如何跨地域經營!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1107

    至今,中國還沒有出現一家能夠橫掃全國所向披靡的餐企。
    中餐跨區域經營難,究其原因,不外乎對當地市場不夠了解、品牌認知度低、經營不善等。
    有人說,那是因為在中國一地一味。可你別忘了這里還有沙縣小吃遍地開花的例子,只是沙縣小吃并非一家餐企。
    韓國餐企 THE BORN 卻將店開進了11個國家,并在華取得不錯的成績,近十年間一直保持75%的毛利率,且每年維持兩位數增長,旗下品牌本家在大眾點評”最好韓國料理排行榜”中排在第18位。
    THE BORN 的案例也能給嘗試跨區域經營的同學們帶來啟示。

    餐飲老板內參|段明珠 發于北京

    1

    用100種調料將口味標準化

    跨區域經營,特別是跨國經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產品和口味的標準化問題。

    THE BORN 經營的是韓餐,旗下有38個品牌。

    韓餐的核心在于醬料,只要保證每家店使用統一品質的醬料,甚至可以不需要廚師。這就解決了其標準化大規模復制開店的問題。

    2005年 THE BORN 進入中國,首先落地的就是建立調料工廠,2008年才成立管理公司。可見其標準化程度之高,出品之穩定。

    THE BORN 的調料大概有100多種,拿它旗下在中國擁有最多店鋪的本家料理為例,其菜品需要29種調料。

    本家的菜品操作有兩個要點:

    一,公司制作了廚房的作業指導書(SOP),每種調料都有自己的編號,甚至組成的食材也有編號,操作食物時,只要按編號來配比就可以了,這樣抄襲就變難了;

    二,標準化操作,不需要高薪聘請廚師,降低人工費,且每個城市可以做出一樣口味的菜。

    公司的定位是正餐+快餐,THE BORN 餐飲集團本部長李紅玫認為“菜可能不是最好吃的,但365天在每個城市任何一家店,口味都還可以。”

    2

    不論在何地,客戶感受都是第一位的

    THE BORN 的經營模式是連鎖+直營。

    連鎖店由投資者自己裝修,公司監管前廳和廚房,但并非為了檢查是否使用了公司產品,而是檢查菜品是否合格。

    公司采用“神秘顧客”的方式監控產品品質,先讓消費者申請,通過后公司給其發放餐券,然后他可以隨時去自己負責的區域門店消費,最后給總部提交消費者報告。從2008年至今已做了15期,總共有1700名消費者參與過這一活動。

    THE BORN 還設立了顧客之聲。很多做連鎖餐企的投訴停留在單店層面的處理,THE BORN 總公司專門設立處理投訴的部門,所有店鋪的投訴都會被反應到總公司。公司的原則是,在處理投訴時不允許對客戶發短信,必須親自給每個顧客打電話解決。

    3

    重新定位客群,重新定義菜單

    在韓國,THE BORN 的店鋪小,菜品少,裝修簡潔,服務較少,靠高性價比吸引客戶。客單價普遍在30-40元。

    在中國則不同,因為韓國文化影響,韓餐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還是個中高端的存在。于是 THE BORN 就把本家引入,打造成中高端品牌,客單價提高到90到110元。

    中國本家與韓國本家所提供的菜品出入不小。中國本家所提供的40道菜品分別選自 THE BORN 旗下38個品牌,公司將其中受到中國消費者歡迎的菜品結合在一起,重新構成了本家的菜單。

    4

    如何通過種子用戶引爆當地市場

    THE BORN 進入中國,就將在華韓國人當做種子用戶。其實海底撈進入美國,選的也是華人富人扎堆的區域開店。這是個有效的策略,降低了餐企打入當地的入門難度。

    在選址策略上,THE BORN第一步落點在韓國人聚居的區域。在北京,他們選擇的地點是望京,而非韓國學生扎堆的五道口。望京聚集了一批更有消費能力的韓國人,以及中國的白領階層。對于想做中高端品牌的本家,顯然望京更合適。

    剛進中國頭兩年,本家的消費者中,韓國和中國消費者的比例是7:3,其中望京店90%都是韓國消費者。

    這對于 THE BORN 而言,并不是個好消息。海底撈張勇就說過,本土化成功的標志是當地主流人群接受你,比如你去了美國,接受你的就應該是白種人,那你就算贏了。

    轉機反而出現在韓國經濟蕭條,在華韓國人數量減少之時——

    那時韓流席卷中國,中國消費者開始接受韓餐,在望京地區的中國白領們開始以口碑為本家帶動客流,THE BORN 也開始在網上平臺做出相應的推廣策略。漸漸的,THE BORN 在中國的主流消費群體比例變成了,韓國人和中國人的比例為2:8。

    THE BORN 的目標是,所有店鋪盡量把韓國人客人控制在10%到20%的比例,讓他們起到監督口味的作用,因為他們才知道正宗的韓餐是怎樣的。

    5

    根據客群調整裝修風格

    THE BORN 進中國時考慮,韓餐,賣的是韓國飲食文化,只有在韓國文化當中吃這個餐,才覺得這個菜是更正宗的。

    于是 THE BORN 讓中國迎賓穿上韓服,跟著裝修隊把韓國所有博物館都走遍了,把最傳統的素材拿到店鋪里去。

    THE BORN 開始把自己在中國的消費群體定位在40歲以上,有消費能力這群人,所以店鋪裝修色調偏昏暗。

    但顯然,備受韓流影響的中國年輕人更有意愿消費韓餐,以年輕人帶動口碑傳播也更加容易。為了迎合年輕人的風格,以及喜歡拍照分享的特性,THE BORN 將店面裝修風格也變得更加鮮艷。

    公司在中國有7個品牌,本家是做傳統的韓餐,因此沒有改良;其它品牌則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做了裝修上的調整。

    在中國其店鋪規模也有所改變。從最初每家店面積1000到1500平方,縮小到700平左右(2008年左右),最近新店面積都是400~450平左右。

    6

    想強行改變本地用戶習慣,只會失敗

    THE BORN 旗下有個品牌叫香港飯店,在韓國發展非常好,翻座率最高達到26次。

    2007年香港飯店開進中國,因為飯店的炸醬面在韓國最受歡迎且以外賣為主,就直接將此模式復制到中國。

    很快,公司發現行不通。外賣沒有吸引到原定的目標——中國消費群,反而全是韓國人來吃,而且客流量也不大,當時沒有好的外賣平臺,自己運營的成本太高,最后 THE BORN 只好關閉了香港飯店。

    THE BORN 旗下還有一個品牌,韓信大排檔,是各供韓國人飯后喝酒的地方,營業到凌晨4點。

    但中國人的習慣是吃飯喝酒一起解決,國情不同、消費習慣不同導致這個品牌最后也退出中國市場。

    ·END·

    統籌丨關雪菁

    主編|溫馨 段明珠 黃文瀟 視覺總監|阿部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標準之殤 | 員工激勵 | Eataly案例

    企業長不大| 餐廳動線 | 百勝中國上市

    改造菜單 | 九毛九升級 |中央廚房坑

    點擊“閱讀原文”,直接預約搶購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207.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11日 00:29
    下一篇 2016年11月11日 07: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