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91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日本除了“壽司之神”小野二郎,還有一個“服務之神”新川義弘,他被稱作“Global式服務的創立者”,在2002年日美首腦會談時被任命接待美國總統和日本首相。
他根據自己長時間的從業經驗,總結了三個“出人意料”的服務誤區,其中埋藏著經營的危機。
餐友們可以對照下,是否也陷入過這些“想當然”的服務套路。
?餐飲老板內參 溫馨 發自北京
01
以為“很好吃哦”是在表揚餐企
但實際很可能是“黃燈信號”
▽
大家身邊應該都都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一家當地經營多年的餐飲店有一天突然取下自己的招牌,換上了一家全國連鎖加盟店的牌子。之后,如果這家加盟店經營不下去,就再換成另一家加盟店的牌子。
我很想問問這些餐飲店的老板:“你們有沒有為店鋪的長期生存好好努力過呢?”
可能他們會將顧客減少的原因歸結到其他因素上。“那里的街道太偏僻了。”“加盟店沒有做到標準水平。”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這些老板本身沒有努力去了解當地顧客的需求是什么。
經營也好,服務也好,最重要的就是要傾聽顧客的心聲。這并不是指那些放在臺面上的好聽的話,而是應該聽一聽“初次光臨的顧客”、“比較挑剔的顧客”和“啰嗦的顧客”的心聲。
可能有的員工會很排斥這種做法:“顧客會發一堆牢騷,說不定還會發火。”但是請一定要放松心態。
△
不要給顧客籠統的問題
像“您對我們餐廳有什么意見嗎”這樣的問法是不行的!
這樣的提問才是合格的:“菜量怎么樣?”、“味道咸不咸?”。如果不是這樣具體地詢問,恐怕十個顧客中有九個都不會回答你的。
“今天的料理味道如何?”“很好吃哦。”“謝謝。”滿足于這種對話的餐廳,被淘汰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你的問題太籠統,所以顧客的回答很可能是敷衍的、客套的。應該把顧客說的“很好吃哦”當做是對店鋪評價的黃燈信號。
02
以為“不好意思”體現服務意識
但那才是真正的失禮
▽
前些天,我在自己的店中注意到了一名傳菜員的舉動。他在給每桌客人上菜時都會說同樣的話:“不好意思,讓您久等了。這是xxx。”
其實即使是相同的臺詞,也應該根據顧客狀態的不同在語調上有所變化。比如面對一桌熱鬧交談著的顧客,就應該采用較為高亢的聲音;而面對低聲交談中的顧客,聲音就要稍稍低沉一些。
即使是同樣的料理,也要稍稍加以生動的說明,讓顧客覺得很美味。“熱乎乎剛出鍋的,請趁熱品嘗吧。”“今天的八爪魚真大個兒啊!”
但是我所看見的這名傳菜員卻只是機械般地重復同一句話,沒有包含任何感情的“不好意思”才是真正的失禮。
△
抓住顧客最高興的瞬間,說一些得體的話
料理被端上來時是顧客最高興的瞬間,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說一兩句發自內心并且自然得體的話,那是非常可惜的。
你自己也會有這樣的體會吧。當你和朋友聊得投機,吃了被服務員默默端上來的料理卻完全沒留下什么印象。可能之后還會問:“剛剛上的那道料理是什么啊?”如果傳菜員機械式地服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此我給所有店員發了這樣一封郵件:“反復說‘不好意思’就是真正的失禮。要注意服務語言的微妙變化。請大家在自己的店中進行討論。”結果很多店員都和我有相同的感受,之后大家的服務應對變得更加靈活了。
不必將這一小小的語言變化看得多么難。店里的員工之間可以互相請教,也可以借用顧客的品嘗感受,例如“這道蘆筍很受歡迎哦”。
無論如何,一定要改變“不好意思”、“謝謝”這些例行公事般平時脫口而出的語言,我認為通過這一點實現店鋪的差別化對我們的將來是非常重要的。
03
以為“言聽計從”是尊重顧客
但這是最“自以為是”的服務
▽
紐約有一家我的理想中的餐廳。這家餐廳的名字叫“Gotham.Bar&grill”,客單價為80美元左右,主營美式料理。
△
Gotham.Bar&grill
我第一次去這家店是在17年前。我用并不熟練的英語點了海鮮沙拉作為前菜,烤龍蝦作為主菜。這時店員說:“您點的都是海鮮,所以主菜不妨選擇肉比較好。如果是我的話會點一份羊肉。”
一向習慣于對顧客“言聽計從”式服務的我對他的話倍感驚訝,但同時也覺得很高興,因為我覺得他的提議會使我用餐更為愉快。
這位服務員并不是將自己的意見強加于我,而是用一種“對等的關系”和我交談,使我感到非常親切。從那之后,我也立志要使自己的店鋪提供和顧客處于對等關系的“50對50型服務”。
要想提供這樣的服務,服務員和餐廳廚房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
△
服務員把自己對料理的理念傳達給顧客
服務員要充當“代言人”的角色,將初始對料理的理念傳達給顧客。要充分理解廚師對這道料理所花費的心思,然后用貼切而具體的語言向顧客進行介紹并推薦。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無法實現“50對50型服務”。
這種對等的關系是建立在顧客對服務員信賴的基礎上的。如果面對顧客的提問,服務員只是用“非常好吃”、“最好吃了”之類的話來應對的話,作為專業人員是非常不夠格的。
這樣的服務員即使對顧客提出了很多建議,顧客也只是隨便聽聽就算了。因此,作為服務員,也要拼命學習料理知識。
2003年,我和妻子帶著4歲的女兒去這家店。因為時差還未倒過來,我們非常疲憊,女兒顯得不太開心,撒嬌說:“如果不是加了蘑菇的意大利面我就不吃。”
“有沒有這道菜啊?”我們一邊想著一邊坐下來。這時服務員說:“今天的意大利面中加了五種蘑菇。”當時我們還沒開始點菜,所以這次的巧合純屬偶然。而且我發現,他居然就是17年前的那位服務員。
一個是長期在此工作的店員,一個是這家店多年的熟客,我們的相遇是一種偶然的緣分。所謂的“好店”正是如此。
▼ 戳我,大家都在看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90后追捧的品牌名|95%的回頭率|“減法之道”
最牛選擇策|780萬份肉夾饃|排隊王貼身肉搏
8個旺店經驗|如何面對質疑|免費引流工具
如何留95后|餐飲業低級錯誤|餐飲業稻盛和夫
統籌:關雪菁|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