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68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餐飲老板內參 王新磊 發于深圳
所謂的天賦,本質都是對經驗的神話。而真正的經驗,都是對規律的洞察。在餐飲中,更多這樣的例子。
57度湘董事長汪崢嶸在中歐餐+心傳工坊的深圳課堂上,分享了如何用人的6大潛意識來進行場景設計。 01
溫飽:餐廳的基礎
▽
人有六大潛意識,驅動我們產生一些行為上的變化,即溫飽、安全感、好奇心、歸屬感、炫耀感和陶醉。
餐廳的本質是吃,溫飽這個就不用多講了。
02
安全感:顧客進店的驅動力
▽
在溫飽之后,人們要的就是安全感。
“場景設計中的安全,并不只是指食品安全,而是你的餐廳、產品要給顧客有安全感。”
比如規模帶來的安全感。因為顧客需要的安全感是有這么多人選擇吃,我的選擇是安全的。
再比如爆品。大家都點,就會產生安全感。
因此,我們在設計餐廳的時候,會在很多店門口擺著第幾百家店的牌子,這也是規模感而產生的安全感。
另一個安全感來自“熟悉的感覺”。因此,餐飲當中比較多打“媽媽的味道”的口號,熟悉的家鄉食材,小時候吃過的東西,熟悉的東西,再加上一些奇特的東西,總會激發人消費的欲望。
“當我們知道顧客的潛意識當中的規模感和熟悉感是他邁入這家店的驅動力時,就會判斷別人的餐廳為什么吸引人,你的餐廳為什么人氣不足。我覺得跟安全感是有關系的。”
03
好奇心:顧客來一次還想來
▽
當人滿足了安全感以后,他就會有好奇心。
好奇是安全的另一面,人在安全的前提下都有愿意嘗試新東西的愿望。這對餐飲人來講非常難,因為顧客是16-35歲的群體,他們的信息量和他們行走世界的空間和時間已經是很開放的了。
餐企作為提供方,如果不能走在顧客的前面,就不能帶給別人好奇感,就會被顧客淘汰。
因此,在場景設計時一定要“埋伏驚喜”,如果一進到餐廳是一馬平川,沒有任何的神秘感,這樣的餐廳是不能滿足人們好奇心的,或者只滿足了顧客一次到店的好奇心。從空間的設計,從顧客體驗的設計當中,要保留顧客有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探知的過程。
04
歸屬感:讓顧客變成粉絲
▽
歸屬感是指一類人會用一種特定的行為找到自己的歸屬感。比如初中小男生用抽煙表達“我是一個男人”。以此類推,我們去星巴克,很多時候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小資。因此,我們在設計小豬豬時,就制造一種時尚小資的調性。
“在今天我們餐廳的客戶定位要精準,你的標簽越鮮明,顧客的歸屬感就越強,你就越有忠實的粉絲,而不是泛泛的,就看你餐廳的定位是什么。”
05
炫耀感:讓顧客體驗超預期
▽
炫耀是一種本能,買任何商品買的就是得瑟。大家覺得買奢侈品是一種得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財富。包括大家關注一下,現在淘寶買打折的商品,其實也是一種得瑟,得瑟就是自以為我是很會生活的,很精明的顧客,這也是一種得瑟。
所以,無論是商品還是營銷活動,如果能夠給到顧客得瑟的感覺,那么這個營銷和這個品牌的設計過程就贏了,就是你能滿足顧客得瑟的需求。因為每個人都有把好東西拿出來分享的心理需求。
06
陶醉:讓顧客對餐廳上癮
▽
最后一個很重要,就是能否給顧客提供陶醉、致癮的心情。陶醉就是要讓顧客上癮,什么商品能讓顧客上癮,能夠沉醉其中就成功了。
“我們走的路線一定是某個東西能讓人產生潛意識的習慣。從呈現上來講會讓人有一種緊迫感,這在我們開新店的時候,排隊排到第7個號的時候,這個顧客會有趕快進去的緊迫感。”
讓人上癮通常得滿足幾個特征,輕松感、舒適感、滿足感、緊迫感。如果能夠設計出以上4感的餐廳,肯定是一個有致癮性的餐廳。
這部分對我們的挑戰也是蠻大的,我們靠什么方式滿足顧客的需求?是產品還是顧客體驗?總而言之,顧客心理上是有這樣需求的。
▼ 戳我,大家都在看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如何讓員工死心塌地|小白開店記|搶奪大學生
最火高顏值餐廳|mall吸金王|服務員穿潮服
4個服務天條|好老板要吃到吐|牛逼流程控
50平年入200萬|麥當勞大數據|燒烤經營之道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