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張勇:凡是吹自己口味好的,都會死得很快!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34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一位內參讀者說,做餐飲業只需要解決兩件事:一是讓人來,二是讓人再來。
    如何讓顧客來了再來?很多餐飲人說要靠口味。
    但在海底撈掌門張勇看來,凡是吹自己口味好的,都會死得很快。
    不只是張勇,在南北派多位餐飲大佬看來,單單執著于口味是99%的餐飲人都可能淪陷的常識盲點。

    01

    海底撈按味區做口味

    餐飲什么最重要?很多人會說好吃最重要。

    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海底撈掌門張勇的看法是:好吃肯定重要。但好吃并不值得拿出來說。

    以下是他對口味的理解:

    凡是吹自己口味好的,最后都會死得很快,因為沒有明白一個道理,世界上沒有一種東西是每個人都滿意的。

    比如一個四川人,跑到上海去吃海底撈,突然發現這跟他想象的火鍋不一樣。但是對于我們來講,不可能要求成都人、上海人、新加坡人和美國人都吃一樣的味道,沒有人做得到的。海底撈的具體做法是按照十一個味區,根據對油的接受程度,對辣的接受程度,根據味區來做。在口味研發上已經精細化了。

    所以口味這個東西必須要符合大多數。像海底撈這種企業是把美好的東西庸俗化了,就像麥當勞肯德基一樣,結果它就做大了。還有做米其林餐廳的,成天研究那些東西的基本做不到。

    我親自請了一個成都的朋友去吃紐約的米其林餐廳,吃完朋友當場就吐了,說實在忍不住了,太難吃了,他從來沒吃過生的。我覺得他太侮辱人均消費三百多美金的米其林餐廳了。

    我也不喜歡法拉力,它那個門是這樣開的,而且那么貴,送我都不要,很奇怪,但是有人喜歡。我寧愿買一個一般的車。

    |參中參|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說,“食無定味,適口者珍”,是說每個人對味道的偏好不一樣。

    這與孟子的“口之于味,有同嗜也”,與法國諺語“惟味與色無可爭”是一樣的道理:食物的味道都是隨人喜歡,沒有一定的美惡標準。

    所以,口味好是餐飲的核心競爭力嗎?

    張勇的答案是,口味這個東西你用心去做是沒有問題的,但不要拿出來說,“有些東西你不要在媒體上說,口味這種東西真沒辦法回應,別人都說你不好了,你非要說你好,你越回應越死得快,不理它就完了!”

    02

    當他們在說口味時,他們在說什么

    南派餐飲代表品牌云味館,多開在商超、綜合體、地鐵口等人流密集之處,其中一家200平米的店年營業額高達1000萬元。

    很多人對他家的評價是產品味道好,性價比高,認為口味是其核心競爭力。米線哥遲煥濤卻說得很實在。

    什么口味不口味的,供需關系是核心。當你剛從地鐵站奔波而來,我能把一碗熱騰騰的米線快速端到你面前,你是不是感動得快哭了?你要的其實是剛需,是高效。

    口味很重要,但這只是餐飲基本的、起碼的要求,不要把底線當成核心競爭力!

    云味館的核心競爭力是“搶鋪力”:如果門前總有3萬人經過,你有70個座位,能撈不著人么?如果沒有好鋪,白天千條計,晚上磨豆腐。沒用的。

    以“產品主義”名揚全國的巴奴毛肚火鍋掌門人杜中兵是不是特別強調口味呢?在一次公開分享會上,杜中兵曾這樣說過。

    一杯精品咖啡真的比一瓶北冰洋汽水好喝嗎?陜西的肉夾饃真的比麥當老的漢堡味道差嗎?鬼才知道!國人這么熱衷消費咖啡和漢堡,消費的其實是它們所承載的文化。

    |參中參|

    管理大師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曾提出一個概念“杠桿解”。

    指遇到棘手的問題時,找到癥結所在,只用關鍵的一招,問題就迎刃而解。就像一塊大石頭,本來搬不動,找到一個杠桿,石頭就可以搬動了。

    在不少老板眼里,口味是餐飲的“杠桿解”,能以不變應萬變。而在“企業化”道路上不斷進化的餐飲業,只談口味已單薄無力。

    海底撈掌門張勇早已開始用系統的眼光來審視口味:“如果一個菜好吃,但是這個菜的供應鏈太復雜的話,我會果斷放棄。”

    米線哥遲煥濤也感慨道:“做企業,你要有非常強的理論基礎、非常強的系統性、非常強的個人能力,還得有野路子。”

    03

    只抓口味不如抓綜合健康指數

    假如要做餐飲,你會選擇做什么?餐飲研究者孔令博的建議是:

    找一個你想做的業態,比如火鍋、快餐,或者某一個休閑餐,然后利用新美大等數據平臺把一個城市里面的前50名或者前100名選出來,看它的平均分數。看消費者對什么最滿意和對什么最不滿意。

    你只要能把最不滿意的解決掉,把最滿意的發揮好,立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在哪里。

    為什么找前50名和前100名?因為特別落后的那些都是干擾數據。

    分析排在前頭這一部分餐廳,你會發現很有意思的地方,口味是特別趨同的,但這一點恰恰是很多餐廳都在強調的,抓口味,抓產品,可能你的出發點就搞錯了。

    當然,口味是基礎條件,如果連這個都不具備,那就沒有辦法參與競爭。

    那么不抓口味抓什么?

    是綜合健康指數:拆分餐飲的鏈條,核心的就三大塊:

    以此為評分標準,假如三個企業的得分分別是:

    那么你覺得哪個企業會更加健康呢?顯然是C。

    |參中參|

    薩姆卡彭特在《用系統來工作》一書中說:太多的人在自認為世界應該怎樣的靜態畫面中麻痹,而不是順應世界真實的運作機制。成功的大生意和苦苦掙扎的小生意,最主要的差別是“程序化運作”。

    口味也是這樣,它是餐飲的基本面,但遠不是全部。

    一個企業要搞清楚什么是基本面,什么是核心競爭面。

    如果錯把基本面當做核心面,企業不可能效率高,更不可能脫穎而出。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絕味PK周黑鴨|5位老板的故事|顧客調查全攻略

    空姐開餐廳|餐飲業的底線|如何一夜爆紅

    干餐飲VS炒房|祖傳手藝只賣500|瘋狂烤魚

    高翻臺率的秘密|外賣“野蠻人”|南北派餐飲PK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中歐餐心傳工坊”!

    統籌:張琳絹|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657.html

    (0)
    上一篇 2016年8月21日 03:27
    下一篇 2016年8月21日 18:1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