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偏差》
剛才,一個身處地級市的餐飲同行問我如何做會員,他的餐廳復工后生意很不好,想開始做會員,我強烈推薦他的餐廳用掃碼點餐,他問有沒有其他方法?我說目前就這個最好,結果他說可能不行,我問為啥?他說很多人可能不會用!我問很多人是指多少?他說應該有接近一半!
無獨有偶的,讓我想起昨天另一個老板,這家餐廳的一家門店,使用小程序點餐后,90%的用戶都使用了微信支付,但還有10%的人有支付寶,銀聯和現金的需求,為此,這個老板十分焦慮,我問他店里提出用支付寶的有多少,他說每天有一兩個,我問為何眼睛里看不到其他幾百個,卻死盯這一兩個?
上述兩個例子,只是一個代表,在餐飲行業非常普遍,是我們絕大多數餐飲老板都在犯的錯誤,只是大家沒意識到而已,它是屬于典型的“認知行為偏差”,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認知上知道絕對做不到,但行為上卻不自覺的一定要去做到,而且陷入其中并不自知,今晚的日志,就以豪蝦傳為案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豪蝦傳是2017年中旬開始上掃碼點餐,當時我們算成都最早的一批使用掃碼點餐的餐廳,開始是用的上海一家公司的點餐系統,因為是H5,非常卡頓,直到2018年才改為微信小程序,這個過程我們遭受嚴重的消費者抗拒,有超過一半的客人不愿意用掃碼。
一些媒體也出來,看衰掃碼點餐,說這會降低服務溫度,讓餐廳變得冷冰冰,再加上豪蝦傳門店的一線工作人員,也不停的反饋意見,說這不好,那不對,客人意見很大,面對這樣的情況怎么辦呢?我不顧所有人的反對,讓門店繼續使用掃碼點餐,不允許走回頭路!
作為妥協,我們在掃碼點餐之外,同時配備了嘩啦啦點餐系統,讓客人自由選擇:我們推薦客人用掃碼點餐,不愿意用的客人,也不要去強求,員工就用嘩啦啦幫他們點餐即可,到現在三年過去了,餐飲行業幾乎全都使用掃碼點餐,消費者也不再對此排斥。
我們豪蝦傳在這三年中,積累起了好幾萬的會員消費數據:他們什么時候來吃的?來了多少次?每次消費金額是什么區間?最喜歡點什么菜?帶了多少其他客人來吃?幫我們推薦了多少龍蝦愛好者?一切數據都有,而且我們可以精準觸達和喚醒,這也是復工后豪蝦傳生意快速恢復到正常水平的主要原因!
借我自己餐廳的例子,是想告訴餐飲同行朋友們:我們必須從認知上正視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餐飲行業的真實復購轉化率只有不到30%,假設每天進店的客人數量是100人,最多也就只有30人還可能再次回來消費,不要奢望來100個留下100個回頭客,現實中絕大多數餐廳連10個人都做不到。
你可以不認同這個比例,但如果你恰好認同這個比例,那么問題就很明顯了:實際經營中,不要因為有一部分人不喜歡自家產品,不喜歡自家環境,不接受掃碼點餐,就覺得天要塌下來,不喜歡就不喜歡,要先看看比例是多少!連觀音菩薩都做不到每個人都喜歡,你的餐廳憑啥要追求每個進店的人滿意?
作為餐飲經營者,想讓每個人滿意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種行為是錯的,錯在你行為上追求一個不切實際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認知與行為偏差:問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餐廳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滿意度,和百分之百的復購率,但行為上呢?卻追求讓每個人都滿意,看每個人都像回頭客!
要想從這個坑里跳出來,必須要既要從認知上意識到這不行,而且也要從行為上做到“有的放矢”:拿我自己來說,我如果做一個產品,別說10%不接受,就算是70%不接受,我現在都無所謂,因為我的目標不是他們,而是那些愿意再次回來消費的20%~30%,圍繞他們下功夫,把數量擴大到我想要的基數總量即可。
因此,大家一定要分清楚“應然”和“實然”的區別:回頭客你當然可以追求100%,這是“應該如此”;但實際上呢?最優秀的餐飲企業,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就最多只能做到30%,只有明白這兩者的區別,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平時的精力花在不喜歡自家餐廳的人身上,是多么浪費!
回到前面的兩個案例:如果你想做會員,那就盯著愿意掃碼的會員而去,管那些不愿意掃碼的人干嘛?不愿意掃碼的人,以前不是你會員,現在也不是你會員,但未來,當他們接受掃碼點餐時,有可能變成你的會員,在這之前,能不能先把愿意掃碼點餐的人先變成會員?
如果已經有90%的人在結賬時都選擇了微信支付,那么其他那10%不愿意的,你何必如此在意呢?如果因為這10%的不愿意,就心力憔悴,那你為何不為其他90%都愿意的人而感到高興呢?不管承認與否,這就是在追求一個毫不存在的100%滿意度。
希望借此讓大家明白,我們平時在餐飲經營中的目標一定要很精準,知道自己做這件事的目標是什么?它是否切合實際?不要把精力陷入到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中去,那會讓你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單拿會員來說,如果你已經意識到會員的重要性,那就死盯那些愿意成為你會員的人,擴大他們的基數,提升他們的復購頻次!
在乎其他那些不可能成為你會員的人,完全是浪費精力和時間,而且遠離了自己的目標!很多朋友做生意,連復購轉化了和復購頻次的概念都沒有,店里生意只要一不好,就開始怪味道,怪廚師,怪位置,怪環境,怪天氣,怪社會,但就是不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你連路都偏了,方向都錯了!
不怪一下自己?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