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21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一些行業黑馬正在爆發新能量,產品的新秩序正在建立,餐飲人應以奔跑的姿態在路上。
| 大蔬無界產品戰略 |
摧毀舊概念,創造新概念
▼
市場需要創新和顛覆的力量,對于產品來說亦是如此。
提到素食,一般人認為就是青菜豆腐、蘿卜白湯,索然無味、缺少營養。
大蔬無界摧毀了這個用戶固有思維,圍繞宋淵博提出的“飲食美學”概念,打造出了別具一格的創意菜品。
△
大蔬無界創始人宋淵博
為了能做出心中的極致素食,宋淵博一直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尋找天然、優質的綠色食材,包括崇明島的自然時蔬、云南的野生竹蓀、高黎貢山上的有機咖啡、黑龍江五常縣的綠色稻米等等,找到后就想法拿回來,讓最好的廚師進行藝術的演繹。
同時,他從廚魂、廚德、廚技、廚政、廚藝這五個方面對廚師提出了嚴格要求,“你必須要把原料當顏料、把刀鏟當畫筆、把餐盤當畫布,用菜品來成為作品,用作品來呈現人品。”
△
大蔬無界菜品如藝術品一般,十分精美
正是因為這樣的高要求,大蔬無界的每道菜品都融合了東西方各種菜系文化,制作十分精美,擺盤也獨具匠心。
| 巴奴產品戰略 | 焦點清晰,死磕到底 ▼ 有時候菜品品類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菜品數量多而復雜,意味著工作內容增加,自然管理者的培訓、監督、檢查等工作內容也隨之增加,也從多個方面導致了營業費用增加。
只選擇一個最核心的品類,然后專注于做深做透,單品逆襲,越窄越有力,少反而能成多。
巴奴毛肚火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杜中兵想通了產品聚焦這條路:業績上的加法,往往取決于操作上的減法。
△
巴奴創始人杜中兵
2011年,巴奴的宣傳語是“本色本味”,并無出彩之處。
而后,巴奴slogan升級為“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立足于產品——“毛肚、菌湯”。
2013年,巴奴戰略性舍棄菌湯,聚焦毛肚,“巴奴火鍋”更名為“巴奴毛肚火鍋”,這次變更讓一盤毛肚在業界徹底火了,也成為了巴奴的爆款。
△
巴奴毛肚火鍋店面
焦點清晰之后還要有死磕到底的決心,為把毛肚做到極致,巴奴還制定了一系列復雜的支撐體系:圍繞毛肚這個主角,崗位設計上了“毛肚特崗”,企業文化提倡“人人都是毛肚火鍋專家”,并加以相應的組織考核體系以及品牌形象推廣等。
今天一盤60元,250克的毛肚,能占巴奴總銷售額的20%。
△
巴奴爆款產品--毛肚
那么產品對于品牌有多重要?
杜中兵提出的“產品主義”有以下解讀:消費的路徑就是品牌打造的路徑,產品就是品牌的“1”,裝修、服務、互聯網等流行化趨勢都是后面的“0”,這個“1”是根本,沒有這個“1”后面再多的“0”都毫無價值。只有具備了這個“1”,后面不斷增多的“0”才有價值,品牌才有生命力。
先把“1”做好才是第一位!當然,霧里看花,只知道表面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系統性地學習才能掌握方法,為此,內參君特邀宋淵博和杜中兵在“中歐餐+心傳工坊”的課堂上深度分享“產品領先”模塊有關內容。
本期“中歐餐+心傳工坊”共包括產品、服務、場景三大模塊學習內容(點擊了解詳情),9月9日-11日,3天21小時的高密度學習,給你帶來最燒腦的餐飲大課。
9月,我們一起研修餐飲心法!
了解詳情請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添加課程助理微信。
咨詢電話:15701218313(張老師)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中歐餐+心傳工坊”!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