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正非:國外boss成天打高爾夫,中國老板卻每天累成狗,憑什么?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20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為什么國外的老板成天打高爾夫,中國的老板卻多數疲于奔命?
    在任正非看來,因為企業的競爭,已經從資本、技術、人才的競爭升級到管理和服務的競爭。
    跟不上這樣的變化,不能把生產要素靠管理將有機整合在一起,企業就難以發揮出系統效應。老板就會陷入這樣的窘境:“一邊救今天的火,一邊埋明天的雷”。
    周日,一起來看看正和島對任正非管理精髓的總結。
    這篇文章,值得各位餐友細讀8分鐘。

    01

    中國老板為什么累?

    為什么世界上出現了IBM、微軟,其實體現的不僅是技術,體現的是管理。

    互聯網不斷地往新的領域走,帶來了技術的透明、管理的進步,加快了各公司之間差距的縮短。因此,未來的競爭是管理的競爭,我們要在管理上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規模優勢的基礎是管理

    中國老板為什么累,因為西方已實現了企業家的更替不影響企業的發展。而中國企業的生命就是企業家的生命,企業家死亡以后,這個企業就不再存在,因為他是企業之魂。

    一個企業的魂如果是企業家,這個企業就是最悲慘、最沒有希望、最不可靠的企業。

    我是銀行,絕不給他貸款。為什么呢?說不定明天他坐飛機回來就掉下來了,你怎么知道不會掉下來?因此我們一定要講清楚企業的生命不是企業家的生命,我們一定要建立一系列以客戶為中心、以生存為底線的管理體系,而不是依賴于企業家個人的決策制度。

    這個管理體系在它進行規范運作的時候,企業之魂就不再是企業家,而變成了客戶需求。客戶是永遠存在的,這個魂是永遠存在的。

    管理學上有一個觀點:

    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達到目標。這實際上就是老子所說的那句話:“無為而無不為。”基本法就是為了使公司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好像我們什么都沒做,公司怎么就前進了?這就是我們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為什么成功的外國公司的大老板成天打高爾夫球,而我們的高層領導疲憊不堪?就是因為我們還未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不控制也能達到目標是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

    我們不是靠人來領導這個公司,我們用規則的確定性來對付結果的不確定。

    人家問我:“你怎么一天到晚游手好閑?” 我說,我是管長江堤壩的,長江不發洪水就沒有我的事,長江發洪水不太大也沒有我的事啊。我們都不愿意有大洪水,但即使發了大洪水,我們早就有預防大洪水的方案,也沒有我的事。

    02

    管理為什么難?

    單靠技術壁壘取勝的時代很快就要轉變成為靠管理取勝的時代。

    因為在互聯網時代,技術進步比較容易,而管理進步比較難。

    管理進步難在哪里?難就難在管理的變革,觸及的都是人的利益。

    我們的員工文化層次很高,很聰明,但如果不規范管理,那么,主意越多,人心越亂,管理就越沒有希望。

    中研部有人給我寫了個條:中研部必須要有很多活思想,規范化管理使我們效率降低,新突破降低。反對規范化管理。
    我就給他批了條:如果中研部的工具庫、數據庫,甚至每個功能模塊,每段程序都不規范,拿什么去拼出一個具有創造性思維的產品呢?不規范管理將導致公司越大,效益越低,矛盾越多,越沒有競爭潛力,最后就破產了。

    管理難就難在管的是一個個利益體

    華為曾經是一個“英雄”創造歷史的小公司,正逐漸演變為一個職業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淡化英雄色彩,特別是淡化領導者、創業者們個人的色彩,是實現職業化管理的必然之路。

    只有管理職業化、流程化才能真正提高一個大公司的運作效率,降低管理內耗。

    你們是否聽過,2002年華為快崩潰的時候,我們的主題還是抓管理,外界都嘲笑我們。

    某種意義上看某些公司不比華為差,為什么沒有發展起來,就是沒有融入管理,什么東西都是可以買來的,唯有管理是買不來的。

    現在社會大辯論,也說華為在這個時代必死無疑,因為華為沒有創新了,華為的危險就是抓管理。但我認為,無論經濟可以發展多么好,不管高鐵可以多么快,如果沒有管理,豆腐渣是要垮掉的,高鐵是會翻到太平洋的。

    03

    華為是怎么管理的

    華為與愛立信等大公司比什么?比效率,比成本,看誰能多活一口氣。

    簡化管理,去除不必要的重復勞動

    有些付出不叫努力,叫重復勞動。

    必須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益。怎么提高效益?就是簡化管理。有管理進步的愿望,而沒有良好的管理方法與手段,必定效率低下,難免死亡。

    華為公司的人均效益和西方公司比較至少要低2/3以上,那么我們浪費的是什么呢?是資源和時間,這是由管理無效造成的。

    有時我們對人力數量要求看得太重,還沒有學會把效率提高。

    當前公司有太多重復勞動,正如你們所提到的,運營商BG和企業網BG都在研究IP,一個容量大,一個容量小,界限上重復疊上去的一些人,可能就是浪費。如果把重復勞動人力釋放,就能增加很多利潤。

    在監控有效的情況下,縮短流程

    如果沒有規范化,隊伍則潰不成軍。

    流程、制度和結構的改革,這個是最重要的。流程改革以后,重復勞動才會減少,然后才會提升。而且我不是想增加勞動強度從而得到效益的提升,是要降低勞動強度得到效益的提升。

    要嚴格地確定流程責任制

    充分調動中下層承擔責任,在職權范圍內正確及時決策; 把不能承擔責任、不敢承擔責任的干部,調整到操作崗位上去。

    把明哲保身或技能不足的干部從管理崗位上換下來;要去除論資排輩,把責任心、能力、品德以及人際溝通能力、團隊組織協調能力等作為選拔干部的導向。

    提高人員效益,不主張加班加點

    公司必須在工資增長的同時,效益更快增長,而不是工資增長速度超過了效益增長速度。我們一定要保證個人收入增長率,不超過公司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這樣才能持續發展。

    個人收入增長率,不超過公司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

    華為一定要提高效率,并不是說埋頭苦干就行。 我們不主張加班加點,不該做的事情要堅決不做,這方面的節約才是最大的節約。

    算一算研發開發出來的功能,利用率不到22%,而通信行業電話功能的利用率更是不到千分之一,這個世界用來用去還是摘掛機,但我們公司過去就做不好。

    研發越高級的技術,大家就越興奮,越去研究,職務和工資也越來越高,簡單的技術反而不愿意去研究。如果我們減少20%的無效工作,那么既節約了成本,也不用加班加點。

    小結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這三年的進步, 我們從一個躁動的組織,漸漸變成一個靜水潛流、安安靜靜的組織。

    安靜下來以后,原子之間不再搞布朗運動了,摩擦沒有了、浪費沒有了,效率就提高了,成為一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商業目標明確、流程化的組織,保證每個扳道岔的人、上崗的員工都有任職資格體系去評價,整個環節是完整的。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起死回生的復盤術|高翻臺率的秘密

    提高員工執行力|玩轉直播|開店“掃雷”日記

    700億咖啡市場|711的營銷真經|肯德基沒人要

    營業提高20%張勇被洗腦餐廳“接盤坑”

    來源:正和島

    統籌:劉曉紅|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756.html

    (0)
    上一篇 2016年8月7日 00:41
    下一篇 2016年8月7日 08: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