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 No.902
1
一個組織里面,上下級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信任,也是一切關系的基礎。
你與員工,員工與員工,有了信任,就有了安全感,也就有了一起把事情做好的基礎。
如果沒有信任呢?整天勾心斗角,擔驚受怕,大量的精力都消耗在了“懷疑”上面,組織憑什么能有戰斗力呢。
信任,給組織帶來安全感,是凝聚力的關鍵基石。
你覺得,組織里面建立絕對的信任,難嗎?
你先琢磨,我說一個故事給你聽。
2
孔子最喜歡的弟子,叫做顏回,顏回小孔子三十歲,他和孔子的關系,即是師徒,又像父子。孔子也覺得,顏回將是他未來的衣缽傳人。但可惜的是,顏回英年早逝,白發人送黑發人。
顏回去世,孔子極度悲傷,論語里是這么記載的。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譯文:顏淵去世,孔子極度悲傷,旁邊的人說,老師你悲痛太過了。孔子說,有嗎?不為這樣的人悲痛,還為誰悲痛呢。
要知道,孔子的兒子去世,論語中都沒有記載,可見孔子對顏回的感情之深。
試想一下,曾被視為衣缽傳人的弟子,這種關系與感情下,孔子那么厲害的人,顏回這么優秀的學生,他們之間,應該是有著絕對的信任吧?
但事實未必如此
《孔子家語》中,有這么一段記載。
孔子周游列國的時候,被困在了陳國和蔡國之間的一塊地方,當時兵荒馬亂,只能以野菜充饑,生活非常艱難,孔子七天都沒吃過干糧了。
或許是為了抵抗饑餓,白天孔子在睡覺,顏回好不容易弄回來了一點米,馬上燒火開始煮飯。
飯快要好的時候,孔子聞到了香味,起身看了一眼,他發現,顏揭開鍋蓋,抓了一些米放進了嘴里,自己先吃上了。
孔子看到之后呢,也沒有直接說顏回,而是繼續閉上眼。
飯煮熟了,顏回來叫孔子吃飯,孔子對顏回說,“我剛才做夢,夢見祖先了,我想把這還沒有人動過的飯,先拿來祭祀祖先”。
顏回聽聞之后,連忙擺手說,“使不得,使不得啊,這一鍋飯,我已經動過了,不能拿來祭祀啊。剛才在煮飯的時候,不小心有一些鍋灰掉到鍋里面去了,我看飯都臟了,扔掉又可惜,于是我就挑出來吃掉了。”
孔子聽顏回這么說,自己也聽不好意思的,這不小心眼嘛。于是說“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看到的,可眼見也未必為實;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判斷,可判斷也未必可靠啊。弟子們,你們要記得,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
原文如下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后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你看,建立絕對的信任,圣人尚且如此,你我又能如何呢?
3
你和你的員工,能夠建立絕對的信任嗎?
你授權出去的工作,你能做到不瞎指揮嗎?
你能做到“用人不疑”嗎?
如果做不到,那么就千萬別抱怨,“這屆員工執行力不行”。
某著名餐飲企業老板曾說
在財務上,我充分授權,沒有資金需要我審批,財務總監就是最后一道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我的原則。
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擁有超過一般餐飲店員工所能得到的權力:200萬以下的開支,副總可以簽字;100萬以下的開支,大區經理可以審批;30萬元以下的開支,各個分店的店長就可以做主。
普通的一線員工也有一定權限:他們可以贈送水果盤或者零食;如果客人提出不滿,他們還可以直接打折,甚至免單。
以上這些形式,都是充分信任的表現。
那有人說了,這樣企業不都得亂了嗎,不怕下面人亂來嗎?
試問,如果是你,上級給了你如此充分的信任,你會亂來嗎?
咱丟不起那人,不是嗎?
建立充分信任,一定需要有一個人先行動,而這個人,更應該是老板,而不是等著員工先走出這一步。
4
如果你的員工信任你,那么他跟著你一起前進,一定是信心滿滿的,如果你信任你的員工,那么你領著他們一起前進,心里也一定是踏實的。
你的員工信任你嗎?你信任你的員工嗎?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280.html